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联络通道高压气体膨胀法开挖施工安全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敦文 邱丰恺 +2 位作者 贾昊然 张兆令 黄迪辉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11-1517,共7页
针对近两年逐渐兴起的新型破岩技术--高压气体膨胀法应用于隧道工程施工时可能存在的诸多安全风险问题,结合高压气体膨胀法的施工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模型理论的地铁联络通道高压气体膨胀法开挖施工安全评价方法。综合考虑爆区环境、... 针对近两年逐渐兴起的新型破岩技术--高压气体膨胀法应用于隧道工程施工时可能存在的诸多安全风险问题,结合高压气体膨胀法的施工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模型理论的地铁联络通道高压气体膨胀法开挖施工安全评价方法。综合考虑爆区环境、爆破参数、施工过程及安全管理4个影响因素建立了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基于正向云发生器生成云滴图对高压气体膨胀法施工安全等级进行评价。以长沙市某地铁联络通道开挖施工为实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云模型所得评价结果与现场振动监测判定结果一致,表明云模型评价方法是合理有效的,能够为地铁联络通道高压气体膨胀法施工提供安全风险预判,保障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联络通道 云模型 高压气体膨胀法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孔隙度测量实验方法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9
2
作者 杨巍 薛莲花 +4 位作者 唐俊 吕成福 徐勇 杨爽 陈国俊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58-1264,共7页
页岩气是目前国内外非常规油气领域研究的热点,有效的页岩孔隙度值是评价页岩储层物性的重要参数。由于页岩本身具有易碎的特点,导致钻取柱体样品难度大,很多学者采用碎样法计算孔隙度,但碎样法与柱体法的差别及测定结果的有效性并未见... 页岩气是目前国内外非常规油气领域研究的热点,有效的页岩孔隙度值是评价页岩储层物性的重要参数。由于页岩本身具有易碎的特点,导致钻取柱体样品难度大,很多学者采用碎样法计算孔隙度,但碎样法与柱体法的差别及测定结果的有效性并未见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对相同样品通过三种不同方法:氦气膨胀法测孔隙度(柱体),真、视密度法及低温氮气吸附实验法(样品粉碎至40~60目)分别计算孔隙度。结果发现三种方法测定的三组孔隙度数值不同,每种方法在样品制备上及实验方法的差别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为检验三组孔隙度值的有效性,采用数理统计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页岩柱体与粉碎至40~60目范围内的页岩样品测量的孔隙度值虽有差别,但在有效范围内,具有一致性。但是将页岩粉碎后,页岩中的有效孔隙变化程度较大,故用柱体测定的有效孔隙度法优于其他两种碎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孔隙度 气体膨胀法 密度 低温氮气吸附 单因素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