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体绝缘介质C_4F_7N的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祎 张晓星 +3 位作者 陈琪 肖淞 傅明利 高亚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9-116,共8页
目前针对新型气体绝缘介质C_4F_7N毒性的报道较少,为科研及工程应用的安全带来了隐患。利用气体绝缘介质毒性测试平台,研究了不同C_4F_7N体积分数下C_4F_7N和空气作为混合气体的急性吸入毒性,分析了大鼠在接触C_4F_7N气体后的生命体征... 目前针对新型气体绝缘介质C_4F_7N毒性的报道较少,为科研及工程应用的安全带来了隐患。利用气体绝缘介质毒性测试平台,研究了不同C_4F_7N体积分数下C_4F_7N和空气作为混合气体的急性吸入毒性,分析了大鼠在接触C_4F_7N气体后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合测试结果给出了科研及工程运维中C_4F_7N气体的防护建议。研究发现,大鼠在接触体积分数为1.5%的C_4F_7N气体后表现出由平静到活跃,再到亢奋、不安等症状,在该环境中暴露1h左右后丧失运动能力,眼睛微闭且无法自主活动,同时呼吸减慢、伴有抽搐等症状。大鼠在C_4F_7N体积分数为1%~1.5%的气体环境中暴露4 h后转入饲养环境观察,96 h后所有样本呼吸及运动系统恢复正常;大鼠在C_4F_7N体积分数为2%的气体环境中暴露4 h后转入饲养环境观察,14 d内有死亡个体出现。基于该研究得出的实验数据,C_4F_7N气体的LC50值(4 h,大鼠)在1.5%~2%之间。基于4 h的LC50值结果,C_4F_7N气体的急性毒性被归类为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中毒性最低的第4类。另外,目前在电力工业系统中对于SF6分解产物的工业卫生操作同样适用于C_4F_7N混合气体的分解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介质 C4F7N 毒性 大鼠 SF6替代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绝缘介质C_(4)F_(7)N在Al(110)表面吸附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林莘 钟建英 +2 位作者 王强 张佳 徐建源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3-88,共6页
气体绝缘介质C_(4)F_(7)N在电气强度和环保方面表现优异,但对C_(4)F_(7)N气体与材料相容性的研究相对鲜见。金属材料铝(Al)广泛应用于气体绝缘设备,故文中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对C_(4)F_(7)N分子在Al(110)表面进行吸附仿真研究。首先,对C_(... 气体绝缘介质C_(4)F_(7)N在电气强度和环保方面表现优异,但对C_(4)F_(7)N气体与材料相容性的研究相对鲜见。金属材料铝(Al)广泛应用于气体绝缘设备,故文中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对C_(4)F_(7)N分子在Al(110)表面进行吸附仿真研究。首先,对C_(4)F_(7)N和Al(110)表面结构进行计算分析,讨论C_(4)F_(7)N在Al(110)表面吸附的初始结构;其次,对初始结构进行仿真计算,通过计算吸附过程中的吸附能、转移电荷、差分电荷密度和态密度,分析C_(4)F_(7)N在Al(110)表面吸附过程,探究C_(4)F_(7)N与Al(110)表面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表明,C_(4)F_(7)N分子的CN基团具有较强的反应活性,易吸附于Al(110)表面的顶位和长桥位,CN基团中N原子、C原子的s和p轨道与Al(110)表面上Al原子的s和p轨道之间发生杂化,使C_(4)F_(7)N与A(110)表面之间产生化学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介质C_(4)F_(7)N Al(110)表面 吸附特性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气对C_(5)F_(10)O/N_(2)混合气体绝缘介质局部过热分解的影响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曾福平 陈日荣 +4 位作者 李昊天 李祎 代靓君 姚强 唐炬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305-312,共8页
C_(5)F_(10)O因其优异的环保性能和绝缘特性,在中低压气体绝缘设备中具有替代SF_(6)气体的极大潜力,是近年来国内外共同的研究热点之一。当设备内部存在接触不良时,不可避免地会诱发气体绝缘设备内部发生局部过热故障,C_(5)F_(10)O将会... C_(5)F_(10)O因其优异的环保性能和绝缘特性,在中低压气体绝缘设备中具有替代SF_(6)气体的极大潜力,是近年来国内外共同的研究热点之一。当设备内部存在接触不良时,不可避免地会诱发气体绝缘设备内部发生局部过热故障,C_(5)F_(10)O将会发生分解。当使用空气作为缓冲气体时,C_(5)F_(10)O混合气体中含有高含量的O_(2),在局部过热的条件下,O_(2)的存在可能会显著影响C_(5)F_(10)O分解的特性和机制。该文在气体绝缘设备过热性故障模拟实验平台上进行不同O_(2)含量下的C_(5)F_(10)O/N_(2)混合气体绝缘介质局部过热分解实验,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主要分解产物(CO、CO_(2)、CF_(4)、C_(2)F_(6)、C_(3)F_(6)、C_(3)F_(8))浓度进行定量检测,研究O_(2)对C_(5)F_(10)O/N_(2)混合气体绝缘介质局部过热分解的影响特性,从而探讨局部过热过程中C_(5)F_(10)O/空气混合气体中O_(2)的作用,结合实验结果,对C_(5)F_(10)O的工程应用提出相关的建议。总分解量和主要分解产物组分含量两个方面的分析结果都表明,O_(2)的加入会促进C_(5)F_(10)O的分解。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从过热分解特性进行考虑,N2更适合用作C_(5)F_(10)O的缓冲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5)F_(10)O 过热分解 氧气 气体绝缘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板电极下的低压CO_2绝缘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满林坤 肖登明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2-54,61,共4页
在球板电极下对CO2在不同气压、不同气隙距离下的工频击穿电压和雷电冲击电压进行测试和分析,并与同实验条件下的N2工频击穿电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工频耐压实验,CO2的击穿电压值随气体压力和气隙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对于雷电冲击... 在球板电极下对CO2在不同气压、不同气隙距离下的工频击穿电压和雷电冲击电压进行测试和分析,并与同实验条件下的N2工频击穿电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工频耐压实验,CO2的击穿电压值随气体压力和气隙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对于雷电冲击实验,气隙距离是影响CO2耐压水平的主要因素,气压对CO2绝缘性能的提升作用并不明显;在稍不均匀电场中,CO2的耐压水平约为N2的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介质 低压CO2 绝缘性能 工频耐压实验 雷电冲击实验 稍不均匀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中SF_6气体水分含量测试分析及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5
5
作者 严文群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4-57,共4页
通过对GIS中SF_6气体水分含量测试结果分析,说明SF_6气体中水分含量的存在对设备的危害情况,及在测试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GIS 六氟化硫 气体绝缘介质 水分含量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频检测技术在线检测GIS局部放电
6
作者 袁科伟 《农村电气化》 2012年第2期11-12,共2页
封闭式组合电器打破了传统变电站的概念,把除变压器之外的变电站所使用的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母线和出线套管等组合在一起,把高压带电体密封在充以0.3~0.4 MPa的SF6气体绝缘介质的金属罐内... 封闭式组合电器打破了传统变电站的概念,把除变压器之外的变电站所使用的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母线和出线套管等组合在一起,把高压带电体密封在充以0.3~0.4 MPa的SF6气体绝缘介质的金属罐内。根据GIS的结构特点,GIS在维护和检修方面具有以下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局部放电 在线检测 检测技术 超高频 封闭式组合电器 气体绝缘介质 电流互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