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功率TEA CO_2激光器气体循环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4
1
作者 邵春雷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阐述了气体循环系统对高功率TEA CO2激光器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系统参数、结构组成及其设计。以体积流量法确定放电区气体流速,采用对称式的结构布局,选用轴流压气机和板翅式热交换器,加入系统附加阻力以确定风机静压参数。研究出的气体... 阐述了气体循环系统对高功率TEA CO2激光器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系统参数、结构组成及其设计。以体积流量法确定放电区气体流速,采用对称式的结构布局,选用轴流压气机和板翅式热交换器,加入系统附加阻力以确定风机静压参数。研究出的气体循环系统,放电区气体平均流速84.8 m/s,流速不均匀度纵向4.2%、横向0.38%;光学支架振动加速度4×10-2m/s2,振动位移2.6×10-7m。在放电体积2.5×10-3m3、单脉冲注入能量276 J、放电脉宽150 ns条件下,实现了重复频率400 Hz均匀稳定的持续辉光放电,输出了高平均功率激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 CO2激光器 气体循环 风机 热交换器 流场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的简易气体循环流程 被引量:2
2
作者 孔晓鸣 许敬德 +3 位作者 樊海彬 岳海兵 汪扬帆 何亚峰 《制冷与空调》 2014年第2期57-60,共4页
为解决现有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中气体冷却法存在的设备尺寸较大、吸气温度调节速度慢、系统管路相关阀件较多的弊端,本文提出2种简易气体循环流程,将压缩机排气口的气体冷却到过热区或两相区而后节流到需要的吸气状态,工质相变量少,同... 为解决现有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中气体冷却法存在的设备尺寸较大、吸气温度调节速度慢、系统管路相关阀件较多的弊端,本文提出2种简易气体循环流程,将压缩机排气口的气体冷却到过热区或两相区而后节流到需要的吸气状态,工质相变量少,同时满足纯工质与混合工质的测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循环流程 制冷压缩机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气体循环泵多叶转子腔内部气动性能数值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黎义斌 李龙 +2 位作者 刘建峰 杨悦民 冯德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56,共11页
为了研究转子间隙、转子叶数与凸轮式气体循环泵气动特性曲线之间的定量关系,并获得不同叶数转子径向激励力的分布规律,基于对称性原理,采用数学分析法和坐标变换法推导了3~6叶的圆弧渐开线圆弧型转子型线方程,并分别选择5种不同的转子... 为了研究转子间隙、转子叶数与凸轮式气体循环泵气动特性曲线之间的定量关系,并获得不同叶数转子径向激励力的分布规律,基于对称性原理,采用数学分析法和坐标变换法推导了3~6叶的圆弧渐开线圆弧型转子型线方程,并分别选择5种不同的转子间隙加以研究。基于动网格技术和RNG k-ε湍流模型,对不同间隙、不同叶数的转子进行三维非定常数值分析,揭示转子间隙、叶数对气体循环泵流量/压力特性、激励力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随着转子间隙由0.1 mm增大到0.3 mm,不同叶数的转子出口平均流量、容积效率均呈下降趋势,且3叶转子的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下降了0.0094 kg·s^(-1)、28.6%;3叶、4叶转子在0.15 mm间隙时流量脉动强度相对最低,5叶、6叶转子在0.25 mm间隙时流量脉动强度相对最低;泵出口平均流量、出口平均总压均与转子叶数呈反比关系,随着叶数的增加,转子腔内压力分布得到改善,内部增压过程更为稳定;随着叶数增多,转子径向激励力的x轴分量Fx的脉动幅值和脉动强度显著降低,但叶数对转子径向激励力的y轴分量Fy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轮式气体循环 转子间隙 气动性能 径向激励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临界CO_2进行气体循环钻井的技术构想
4
作者 朱忠喜 康博微 帅建军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4年第5期34-36,78,共3页
超临界CO2流体既有液体的高密度又有气体的低黏度和高扩散系数等特点,采用超临界CO2作为钻井液相对普通钻井液具有很大的优势。采用超临界CO2作为钻井液能够有效提高射流破岩效率,提高钻速,并且能够有效保护油气藏,减少井下事故。气体... 超临界CO2流体既有液体的高密度又有气体的低黏度和高扩散系数等特点,采用超临界CO2作为钻井液相对普通钻井液具有很大的优势。采用超临界CO2作为钻井液能够有效提高射流破岩效率,提高钻速,并且能够有效保护油气藏,减少井下事故。气体循环利用钻井技术是利用地面气体回收处理设备将从井口中返出的携岩气体进行分离和精细过滤,然后经过压缩增压循环注入井下,大大降低了钻井成本。介绍了超临界CO2的性质以及超临界CO2在钻井过程中的优势,气体循环利用钻井工艺系统的原理及流程,提出了将超临界CO2钻井与循环钻井技术相联合的技术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气体循环钻井 气体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循环钻井气量补充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晓光 柳贡慧 +1 位作者 李军 陶谦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0年第4期53-55,共3页
气体循环钻井是一项新的钻井工艺,该项技术能重复循环利用携岩介质气体,从而大大降低了钻井成本;由于气体循环钻井与常规气体钻井在工艺上有较大的差异,因此需要对循环钻井压力分布、井筒气量及补充气量等因素进行研究,并且根据理论分... 气体循环钻井是一项新的钻井工艺,该项技术能重复循环利用携岩介质气体,从而大大降低了钻井成本;由于气体循环钻井与常规气体钻井在工艺上有较大的差异,因此需要对循环钻井压力分布、井筒气量及补充气量等因素进行研究,并且根据理论分析和现场实践对气量进行控制,以满足正常钻井的需求。通过井深、回压等因素分析了循环钻井注气量的变化规律,并为气体循环钻井气量补充给出了工艺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循环钻井 最小注气量 补充气量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环境下的气体循环净化装置
6
《低温与特气》 CAS 2016年第4期7-7,共1页
申请(专利)号:201410634520.8公开(公告)日:2016-04—20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压环境下的气体循环净化装置,包括通过循环管路依次连通的蠕动泵、钛泵和负压工作系统;蠕动泵依靠两... 申请(专利)号:201410634520.8公开(公告)日:2016-04—20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压环境下的气体循环净化装置,包括通过循环管路依次连通的蠕动泵、钛泵和负压工作系统;蠕动泵依靠两截带挡片的波纹管做压缩、拉伸的动作实现气体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化装置 气体循环 负压 环境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循环管路 工作系统 气体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钢厂110t/h干熄焦工程气体循环风机安装方案
7
作者 白伟松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年第20期56-56,共1页
本文详细论述了民用某钢厂110t/h干熄焦工程气体循环风机安装步骤,对气体循环风机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重点均作出了重点介绍,为以后同类设备的安装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气体循环风机 安装 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循环制冷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8
作者 陈宝根 《航空科学技术》 1993年第4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气体循环 制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快流CO_2激光器循环工作气体参数控制系统设计
9
作者 文捷 李适民 +3 位作者 邬鹤清 左都罗 韩晏生 周新军 《激光技术》 CAS CSCD 1995年第5期264-266,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于CO_2激光器的气体循环控制系统。该系统所采用的可编程序控制方法和系统结构不仅能够精确地控制激光器的工作气压,而且可以根据激光器不同的工作状态和功率输出,选择不同的混合气分比和换气量。系统所有的参...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于CO_2激光器的气体循环控制系统。该系统所采用的可编程序控制方法和系统结构不仅能够精确地控制激光器的工作气压,而且可以根据激光器不同的工作状态和功率输出,选择不同的混合气分比和换气量。系统所有的参数不仅可以预先设定,也可在激光器运行中方便地进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循环控制 二氧化碳激光器 轴快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循环气体钻井压力计算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朱丽红 殷琨 +1 位作者 刘建林 黄勇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09年第4期34-37,共4页
气体反循环钻井在中国刚刚起步,很多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尚未形成,急需开展气体反循环钻井理论方面研究,为气体钻井的设计、设备选型、工艺参数优化提供理论保证和技术支持。气体体积流量是保证欠平衡钻井施工的关键,由于采用具有极大压... 气体反循环钻井在中国刚刚起步,很多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尚未形成,急需开展气体反循环钻井理论方面研究,为气体钻井的设计、设备选型、工艺参数优化提供理论保证和技术支持。气体体积流量是保证欠平衡钻井施工的关键,由于采用具有极大压缩性的气体作为循环介质,循环系统的体积流量与压力变化密切相关,因此空气钻井压力计算成为研究重点。对钻柱和环空处分别进行了压力公式推导。以空气钻井为例,求出各处公式通解。根据边界条件确定常数,获得压力随温度和井深变化的规律,进一步计算即可确定体积流量,为选择钻机设备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气体钻井 压力计算推导 公式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冲气体对循环流动铯蒸汽激光器气体温度分布和输出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万浩华 何洋 +1 位作者 季艳慧 陈飞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7-115,共9页
为研究缓冲气体对循环流动半导体泵浦碱金属蒸汽激光器(DPAL)气体温度三维分布和输出性能的影响,将光束传播方程引入循环流动DPAL理论模型,仿真分析了高功率泵浦情况下缓冲气体配比和压强对端面泵浦横向流动铯蒸汽激光器(Cs-DPAL)输出... 为研究缓冲气体对循环流动半导体泵浦碱金属蒸汽激光器(DPAL)气体温度三维分布和输出性能的影响,将光束传播方程引入循环流动DPAL理论模型,仿真分析了高功率泵浦情况下缓冲气体配比和压强对端面泵浦横向流动铯蒸汽激光器(Cs-DPAL)输出性能的影响,获得了蒸汽池内工作气体温度的三维分布和对应的输出功率。结果表明,使用纯烷烃作为缓冲气体时,相比于CH_(4),相同压强的C_(2)H_(6)对应的蒸汽池内温度更低,激光输出功率更高;使用烷烃气体和惰性气体的混合物作为缓冲气体时,若烷烃的压强较低,加入适量的He或Ar可降低蒸汽池内温度并提升激光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金属蒸汽激光器 气体循环流动 高功率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重整催化剂再生过程循环气体水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志海 师峰 赵仁殿 《炼油设计》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36-39,共4页
以再生气体的热循环工艺为研究对象 ,对烧炭过程再生循环气体水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分别建立了不稳态和稳态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实例说明 :不稳态过程是短暂的 ,而稳态过程的平衡水含量是再生循环气体水含量的真实体现。另外 ,讨... 以再生气体的热循环工艺为研究对象 ,对烧炭过程再生循环气体水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分别建立了不稳态和稳态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实例说明 :不稳态过程是短暂的 ,而稳态过程的平衡水含量是再生循环气体水含量的真实体现。另外 ,讨论了降低再生循环气体水含量的方法及其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重整催化剂 再生过程 循环气体 含量 研究 催化重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气体组成对闭式循环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贺跃箭 张卫东 欧阳光耀 《武汉造船》 2001年第2期37-39,共3页
从循环气体组成出发 ,综合分析了各组成气体特性对闭式循环柴油机 (CCD)设计的影响 ,以及系统在适应和处理循环气体时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柴油机 闭式循环 循环气体 系统分析 潜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团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连续循环气体钻井现场试验成功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斌 董仕明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0-90,共1页
由川庆钻探公司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牵头,联合多家单位承担的“连续循环气体钻井系统现场试验”是集团公司2012年启动实施的重大科技攻关现场试验项目。连续循环气体钻井系统主要由连续循环短节和连续循环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连续循环... 由川庆钻探公司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牵头,联合多家单位承担的“连续循环气体钻井系统现场试验”是集团公司2012年启动实施的重大科技攻关现场试验项目。连续循环气体钻井系统主要由连续循环短节和连续循环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连续循环短节接在钻杆上,接单根、起下钻时,通过连续循环控制系统切换循环通路,从而实现井下连续循环,避免由于停止循环而造成的井下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攻关项目 连续循环 集团公司 试验成功 气体钻井 钻井系统 循环气体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干熄焦循环气体分析装置稳定性的研究与探索
15
作者 亓爱峰 张弘弢 +1 位作者 章博 李涛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09年第3期117-118,共2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循环气体分析装置的工艺流程,对日常工作中常见的故障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改进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干熄焦 循环气体分析 工艺流程 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循环气体压缩机停车事故的处理程序
16
作者 姜洪涛 《石油化工安全技术》 2005年第1期41-42,52,共3页
循环气体压缩机的紧急停车,是烷基苯联合装置非计划停车中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事故案例。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便于我们了解和掌握脱氢装置的操作要点。
关键词 循环气体 紧急停车 脱氢装置 压缩机 联合装置 烷基苯 浅析 事故案例 操作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从合成气去除酸性气体成分的方法及用于产生再循环气体的装置
17
《齐鲁石油化工》 2020年第2期161-161,共1页
本发明涉及用于通过在物理洗涤介质中吸收从合成气去除酸性气体成分的方法和设备。将至少负载有二氧化碳的来自第一和第二吸收装置的第一和第二洗涤介质经由单独的管道供应到减压容器中用于降压。在所述第一经负载的洗涤介质中的二氧化... 本发明涉及用于通过在物理洗涤介质中吸收从合成气去除酸性气体成分的方法和设备。将至少负载有二氧化碳的来自第一和第二吸收装置的第一和第二洗涤介质经由单独的管道供应到减压容器中用于降压。在所述第一经负载的洗涤介质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在所述第二经负载的洗涤介质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根据本发明,提供了在所述减压容器中进行所述第一经负载的洗涤介质和所述第二经负载的洗涤介质的至少部分混合,其中所述混合和降压提供了经部分再生的洗涤介质并且将所述管道布置成使得通过所述降压从所述第一经负载的洗涤介质解吸的二氧化碳至少部分地被所述第二经负载的洗涤介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浓度 酸性气体 介质吸收 循环气体 合成气 管道布置 吸收装置 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循环流动型半导体泵浦碱金属蒸汽激光器研究进展(特邀) 被引量:3
18
作者 季艳慧 何洋 +2 位作者 万浩华 孙俊杰 陈飞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4-154,共11页
半导体泵浦碱金属蒸汽激光器(DPAL)兼具半导体激光器和气体激光器的技术特点,具有量子效率高、受激发射截面大、折射率扰动较小和热管理便捷等优势,可实现高效率、高功率和高光束质量近红外激光输出,在工业制造、军事、医疗和科研等领... 半导体泵浦碱金属蒸汽激光器(DPAL)兼具半导体激光器和气体激光器的技术特点,具有量子效率高、受激发射截面大、折射率扰动较小和热管理便捷等优势,可实现高效率、高功率和高光束质量近红外激光输出,在工业制造、军事、医疗和科研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封闭静止型DPAL,在高功率泵浦情况下,蒸汽池内工作气体温度升高,热效应严重,造成DPAL性能下降。而循环流动型DPAL利用气体流动带走废热,可显著缓解工作气体的热效应,从而实现高功率激光输出。目前,循环流动型DPAL已成为实现高功率激光输出的主要技术路线,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文中将介绍循环流动型DPAL的基本原理,概述其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其高功率运转情况下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并对循环流动型DPAL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泵浦碱金属蒸汽激光器 气体循环流动 高功率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热膨胀-放气回热式制冷循环及其热力学分析
19
作者 万威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19-126,共8页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闭式气体膨胀循环——绝热膨胀-放气回热式制冷循环,或者称改进型G-M循环,采用该循环的制冷机具有Gifford-McMahon(G-M)循环制冷机的结构简单、无维修运转周期长、振动较小等优点,而该循环的效率比G-M循环高。与G-M制...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闭式气体膨胀循环——绝热膨胀-放气回热式制冷循环,或者称改进型G-M循环,采用该循环的制冷机具有Gifford-McMahon(G-M)循环制冷机的结构简单、无维修运转周期长、振动较小等优点,而该循环的效率比G-M循环高。与G-M制冷机相类似,采用该循环的制冷机也可以做成多级。本文叙述了循环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循环的热力学分析及新循环与G-M循环的性能比较,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果。这些结果可供制冷机的设计和实验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制冷循环 回热式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液化理论最小功与过程无关的一种严格证明方法
20
作者 李宏顺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5年第6期739-740,共2页
国内一些关于低温原理的教材中,在推导气体液化的理论最小功时,往往只选取了一条或两条特定的热力过程,由此得出"气体液化的理论最小功与过程无关"的结论,这在理论上不够严格。选择任意的可逆过程使气体液化,在理论上更严格... 国内一些关于低温原理的教材中,在推导气体液化的理论最小功时,往往只选取了一条或两条特定的热力过程,由此得出"气体液化的理论最小功与过程无关"的结论,这在理论上不够严格。选择任意的可逆过程使气体液化,在理论上更严格地证明了上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气体液化循环 理论最小功 证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