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里格气田气井配产与递减率关系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鹏 范倩倩 +2 位作者 霍明会 郑腊年 岳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6-132,共7页
为确定气井在满足一定初期递减率条件下的合理配产,在假设气井初期配产不影响最终累积产气量的前提下,利用Arps衰竭式递减分析理论,明确了新井配产与初期日递减率成正比的关系,将初期日递减率转换为初期年递减率,最终确定了气井配产与... 为确定气井在满足一定初期递减率条件下的合理配产,在假设气井初期配产不影响最终累积产气量的前提下,利用Arps衰竭式递减分析理论,明确了新井配产与初期日递减率成正比的关系,将初期日递减率转换为初期年递减率,最终确定了气井配产与初期年递减率的关系,并建立了气井配产降低程度与初期年递减率降低程度的理论图版。同时运用图版可指导新投产气井合理配产并确定气田产能建设工作量。研究认为,通过降低配产达到降低气井递减方式中,气井递减率降低幅度与初期年递减率大小及配产降低幅度有关,而与配产降低的绝对数值无关;初期年递减率越大的气井,通过降低配产而达到降低气井递减的效果越明显;而对于初期年递减率较小的气井,通过降低配产而降低递减的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衰竭式递减 气井配产 理论图版 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藏出砂判别方法探讨及其在东海平湖油气田气井配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范学平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5年第3期183-186,共4页
东海平湖油气田气藏出砂主要是由于井筒附近气藏储层岩石的剪切破坏所引起的。采用岩心流动实验数据与出砂井产气剖面和采气强度资料相结合的方法,综合确定出了平湖油气田气藏出砂判别指标和气井出砂极限产气量。由于岩心流动实验条件... 东海平湖油气田气藏出砂主要是由于井筒附近气藏储层岩石的剪切破坏所引起的。采用岩心流动实验数据与出砂井产气剖面和采气强度资料相结合的方法,综合确定出了平湖油气田气藏出砂判别指标和气井出砂极限产气量。由于岩心流动实验条件和气井井筒附近气体的渗流条件不同,实验数据往往不能直接用于气井配产,为此首次导出了实验数据与生产参数之间的相互转化公式。将上述气藏出砂判别方法应用于东海平湖油气田F1断块气井配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出砂判别方法 东海 平湖油气田 气井配产 采气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深气田气井多因素动态配产方法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庆波 单高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2-116,共5页
火山岩气藏储层岩性岩相变化快,气水关系复杂,若配产不合理,会造成能量损失、储层伤害、井底积液甚至水淹等问题,严重影响气井产能和气藏采收率。徐深气田单井控制储量小,产能低,开采过程中压力下降快,产量递减快,产水现象普遍。传统的... 火山岩气藏储层岩性岩相变化快,气水关系复杂,若配产不合理,会造成能量损失、储层伤害、井底积液甚至水淹等问题,严重影响气井产能和气藏采收率。徐深气田单井控制储量小,产能低,开采过程中压力下降快,产量递减快,产水现象普遍。传统的单因素配产方法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根据系统试井产能分析、节点系统分析、出水动态分析、单井动态储量分析以及携液临界流量和底水锥进临界产量的计算,以能量合理利用、压降均衡、采气速度均衡、有效控水、携液安全为原则,综合考虑地层压力、井底流压、生产水气比等对配产界限的动态影响,对气井配产进行优化,形成了一套适合火山岩气藏气井开采的多因素动态配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深气田 火山岩气藏 气井配产 多因素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井开井瞬间井筒积液液面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柏志 袁世昌 +2 位作者 田相雷 吴婷 曲占庆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6-91,共6页
井筒积液是产水气井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深入了解其开井生产过程中液面的变化规律,对选择合理的排水采气工艺是非常必要的。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产水气井开井后液面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开井瞬间井筒液面距井口高度随... 井筒积液是产水气井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深入了解其开井生产过程中液面的变化规律,对选择合理的排水采气工艺是非常必要的。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产水气井开井后液面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开井瞬间井筒液面距井口高度随开井时间的变化关系,采用油田现场数据对该变化关系进行了计算验证。计算发现,该变化关系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现场生产实际情况,在该前提下对影响气井开井瞬间井筒液面变化的各因素(操作因素、气藏因素和流体因素等)分别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为含水气井在实际生产中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对现场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井筒积液井口压力地层压力油管地层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