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井参数检测系统
1
作者 何亚平 秦晓明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3-54,共2页
为了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油气田建设,针对油气井口参数进行检测,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油气井参数检测系统。系统通过采用多种传感器可以实现气井参数的检测,利用FPGA作为主控处理器实现了采集后数据的预处理,并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进... 为了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油气田建设,针对油气井口参数进行检测,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油气井参数检测系统。系统通过采用多种传感器可以实现气井参数的检测,利用FPGA作为主控处理器实现了采集后数据的预处理,并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进行无线数据的传输。本系统设计中采用了FPGA,其具有可编程性、设计灵活的特点,丰富的I/O接口可满足大量传感器的检测与控制,可扩展性强。ZigBee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整个系统具有分布性广的特点,适合于油气田系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参数 多传感器 FPGA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水盆地煤层气田与苏里格气田的集输工艺对比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红霞 陶永 +3 位作者 杨艳 王遇冬 许茜 张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4-108,共5页
我国煤层气蕴藏量丰富,沁水盆地煤层气田是我国煤层气田开发建设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目前地面集输工程一期已基本建成。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该盆地煤层气田地面集输工艺特点,通过与已取得成功经验的苏里格气田天然气集输工程的对比,分析了... 我国煤层气蕴藏量丰富,沁水盆地煤层气田是我国煤层气田开发建设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目前地面集输工程一期已基本建成。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该盆地煤层气田地面集输工艺特点,通过与已取得成功经验的苏里格气田天然气集输工程的对比,分析了该盆地煤层气田开发方案所提供的气井基本参数、地面建设采用的井场、采集系统、集气站场及处理厂工艺。进而提出了如下建议:我国煤层气田开发建设还应加强集输工艺、气田动力供应方式、采出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工作,合理选择采集气管线材质,加快煤层气田开发的标准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煤层气 苏里格气田 气井参数 地面建设 集输工艺 对比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节流效应及在天然气集输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董海生 卢宝春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节流效应 天然气 集输工艺 冷凝分离 冷凝温度 气井外输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structural curvature of coalbed floor on CBM development in the Zaoyuan block of the southern Qinshui Basin 被引量:2
4
作者 SHEN Jian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0年第6期886-890,共5页
Based on controls of structural style and the position in coalbed methane (CBM) development, we used a method of curvatures to study its relations with CBM development parameters. We calculated structural curvatures o... Based on controls of structural style and the position in coalbed methane (CBM) development, we used a method of curvatures to study its relations with CBM development parameters. We calculated structural curvatures of contours of the No.3 coal seam floor of the Shanxi Formation in the Zaoyuan block of the Qinshui Basin and analyzed its relations with development parameters of coalbed methane wel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tructural curvature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coal reservoir pressure, while positively related to permeability. With an increase in structural curvature, the average production of coalbed methane wells increases at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reaching the highest production at 0.02 m–1 of structural curvature. Therefore, structural cur-vature can be an important index for potential evaluation of coalbed methane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siting coalbed methane w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bed methane structural curvature PERMEABILITY prod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