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传佛教对藏族民间习惯法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索南才让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57-61,共5页
通过对我国藏族民间习惯法中"希董"法所受藏传佛教思想的影响以及与他国宗教有关命价的法律关系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藏族民间习惯法在我国藏区当前的双文明建设中,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积极的补充作用,我们可以用"扬弃... 通过对我国藏族民间习惯法中"希董"法所受藏传佛教思想的影响以及与他国宗教有关命价的法律关系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藏族民间习惯法在我国藏区当前的双文明建设中,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积极的补充作用,我们可以用"扬弃"的思想方法对其加以继承和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藏族 民间习惯法 “希董”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惯法/民间法研究范式的批判性理解——兼论社会控制概念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可能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启梁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9-27,共9页
概念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分析工具,同时具有促进和制约研究的辩证属性,因此需要对概念进行反思。“习惯法”、“民间法”这两个概念对于挑战和批判“法律中心主义”具有重要学术贡献。但是“习惯法”、“民间法”概念定义过于宽泛,使... 概念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分析工具,同时具有促进和制约研究的辩证属性,因此需要对概念进行反思。“习惯法”、“民间法”这两个概念对于挑战和批判“法律中心主义”具有重要学术贡献。但是“习惯法”、“民间法”概念定义过于宽泛,使其作为一种研究范式不能很好地对不同性质和不同运作方式的规范进行必要的区分,从而导致这种研究范式具有局限性。在法学研究中,可以尝试用“社会控制”概念来弥补习惯法/民间法研究范式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民间 律中心主义 社会控制 范式 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习惯法视角看明清徽州乡土社会自治--兼论对当前村民、社区自治和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2
3
作者 杜敏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08年第9期38-43,共6页
明清徽州地区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在以国家法为主要调整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特点,形成了以民间习惯法为主要补充规范的乡土社会自治模式,为明清徽州地区经济、社会繁荣和徽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明清徽州民... 明清徽州地区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在以国家法为主要调整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特点,形成了以民间习惯法为主要补充规范的乡土社会自治模式,为明清徽州地区经济、社会繁荣和徽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明清徽州民间习惯法文化和当时国家法在功能上的互补和冲突,对当前我国村民自治、社区自治和新农村建设具有某种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徽州 乡土社会 民间习惯法 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徽州村规民约和国家法之间的冲突与整合 被引量:25
4
作者 卞利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7-83,共7页
明清时期徽州的村规民约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本文以明清徽州村规民约为例,全面探讨了村规民约的性质,以及村规民约与国家法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村规民约是国家法的必要补充和延伸,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构成了国家和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石... 明清时期徽州的村规民约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本文以明清徽州村规民约为例,全面探讨了村规民约的性质,以及村规民约与国家法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村规民约是国家法的必要补充和延伸,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构成了国家和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石。但两者之间的抵触与冲突也是经常存在的,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政权统治,在发生抵触与冲突时,国家法通常采取妥协和让步的路径寻求消弭冲突、进行整合之道,而村规民约则采取主动“邀请”国家权力进入的方式,从而实现与国家法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代 徽州地区 村规民约 民间习惯法 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的省思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忠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6-79,共4页
晚清民国以来,近百年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基本上局限于官方资料和精英思想,讨论的对象也局限于国家颁行的法律典章,并且不自觉地把法律文化视作铁板一块的东西.然而,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事实"果真如此吗?最近几年,研究中... 晚清民国以来,近百年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基本上局限于官方资料和精英思想,讨论的对象也局限于国家颁行的法律典章,并且不自觉地把法律文化视作铁板一块的东西.然而,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事实"果真如此吗?最近几年,研究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学者开始着意弥补这种缺陷.由此显露出了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研究"范式转变"的某些迹象.其中,最为值得关注的是"法律文化小传统"的研究--民间(习惯)法和民间法律意识.随之而来的景象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的资料范围开始得到拓宽,不仅涉及国家法律典章、正史记载,而且包括档案、民间法律文书、日用杂书、野史笔记、戏曲小说,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律文化 民间(习惯) 区域 实践 百姓律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纠纷解决研究的法社会学维度:述评及展望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勤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5期1-9,161,共9页
进入21世纪以来,纠纷解决研究逐步转入以中国本土为主要对象的新阶段,其中基于定量和定性方法从法社会学角度展开的实证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纠纷解决方式、纠纷解决途径偏好、法律意识及权威认同与纠纷解决途径的选择、纠纷解决中... 进入21世纪以来,纠纷解决研究逐步转入以中国本土为主要对象的新阶段,其中基于定量和定性方法从法社会学角度展开的实证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纠纷解决方式、纠纷解决途径偏好、法律意识及权威认同与纠纷解决途径的选择、纠纷解决中的民间法与习惯法四个方面梳理该领域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通过梳理发现,本领域的研究不仅在研究方法上有很大的进步,而且在理论创新方面也产生了一系列有推动意义的观点和学说。这些学术努力均有助于建立既扎根于中国本土,又能和国际展开对话的综合性学科“纠纷解决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 纠纷解决研究 纠纷解决方式 纠纷解决偏好 民间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践行“枫桥经验”赋能村规民约 被引量:2
7
作者 赵选智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9期111-113,共3页
村规民约是乡土社会在互动中逐步形成的,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行为规范,是民间习惯法的重要表现形式,也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保持乡土秩序方面发挥“主心骨”作用。巧用以村规民约、公序良俗为代表的民间传统文化,对于司法机关践行... 村规民约是乡土社会在互动中逐步形成的,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行为规范,是民间习惯法的重要表现形式,也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保持乡土秩序方面发挥“主心骨”作用。巧用以村规民约、公序良俗为代表的民间传统文化,对于司法机关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柔性手段融入基层治理,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司法机关应当结合民法典规定,提取村规民约中公序良俗的有益内容,发挥多元主体和本案有关人员的促进作用,达到法、理、情有机统一,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达到基层“良法善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序良俗 民间习惯法 村规民约 基层治理 善治 枫桥经验 民间传统文化 自我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