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式微方言的现代化出路及民系文化传承——以客家方言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麦剑芬 温昌衍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1-166,共6页
人类文明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相互比较和竞争的多样性文化,民族方言正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语言环境的深刻变革,使包括客家方言在内的多种民族方言出现了成分流失、传承中断的衰变态势。保护客家方言文化遗产须立... 人类文明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相互比较和竞争的多样性文化,民族方言正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语言环境的深刻变革,使包括客家方言在内的多种民族方言出现了成分流失、传承中断的衰变态势。保护客家方言文化遗产须立足于生态语言学视角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将保护纳入教科文机构的工作范畴并使其常态化;弘扬方言作为文化载体的资源价值和作为客家民系存在标志的民系认同价值;区分"保存"和"保护";结合数字化手段推进客家文化的立体传播;使其从内涵到外延与现代化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方言 式微 民系文化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系文化交汇地区的民居建筑适应性初探——以粤中客家民居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杨鑫 汤朝晖 《南方建筑》 2019年第5期12-19,124,共8页
广府民系与客家民系是岭南地区非常重要的两大汉系分支,粤中地区作为广府文化和客家文化交汇的地带,其民居建筑类型受到了来自两种文化的双重影响,产生了不同于典型广府民居或客家民居的民居建筑变异体。选定广客交汇的粤中惠阳、龙岗... 广府民系与客家民系是岭南地区非常重要的两大汉系分支,粤中地区作为广府文化和客家文化交汇的地带,其民居建筑类型受到了来自两种文化的双重影响,产生了不同于典型广府民居或客家民居的民居建筑变异体。选定广客交汇的粤中惠阳、龙岗及坪山等地区的20余座客家民居为研究对象,探求了客家与广府文化的交融之中该地区客家民居建筑所产生的适应性衍化及变异。归纳总结出民系文化交汇地区的民居建筑的适应性规律,以丰富民系文化范畴的民居建筑研究。由于研究对象仅局限于惠阳和深圳,在结论的普适性上还亟待研究地域范围的扩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系文化 适应性 客家 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系文化景观在乡镇森林公园规划设计中的运用——以兴宁市径南月形山乡镇森林公园为例
3
作者 王晓华 唐远强 +3 位作者 胡新将 陈远忠 隆少秋 谭鹰 《绿色科技》 2016年第15期174-176,共3页
指出了具有典型民系文化代表意义的月形山乡镇森林公园融入了客家文化的特色,充分展示了民系文化。剖析了该公园融入地域文化景观的手法运用,以期为该地区今后的乡镇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点缀民系文化,提升景区亮点,提供可资参考样板。
关键词 民系文化 月形山 乡镇森林公园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汉民系服饰文化景观比较与地理分异 被引量:7
4
作者 许桂香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5-90,共6页
根据服饰文化与环境相感应原理,即是在以湿热气候为主和地理区位、社会经济条件差异的背景下,岭南汉民系服饰各有其独特的文化风格。文中通过对其服饰文化景观横向比较,析出其差异,即分布在江河丘陵地区的广府人服饰文化景观具有多元化... 根据服饰文化与环境相感应原理,即是在以湿热气候为主和地理区位、社会经济条件差异的背景下,岭南汉民系服饰各有其独特的文化风格。文中通过对其服饰文化景观横向比较,析出其差异,即分布在江河丘陵地区的广府人服饰文化景观具有多元化特征;深处山区的客家人服饰文化景观特征单一;居住在沿海的福佬人服饰景观特征是精细、耐水。根据以上这些景观差异,划分出广府、客家、福佬三大民系服饰文化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文化景观比较 地理分异 岭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