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用散煤污染治理(Ⅰ)不同炉具燃烧特性的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梁斌 宋华 +4 位作者 白浩隆 武琼 柏奖枝 杨晓辉 蓝天 《洁净煤技术》 CAS 2017年第4期89-94,共6页
为了提高市面上炉具的燃烧效率,降低民用煤散烧污染物排放,获取市面上不同燃烧方式民用炉具的燃烧特性,考察了兖矿集团研制的高效改性烟煤型煤在兖矿蓝天解耦燃烧炉具和市面上6种典型的民用炉具中的燃烧特性,包括上火速度、火力强度、... 为了提高市面上炉具的燃烧效率,降低民用煤散烧污染物排放,获取市面上不同燃烧方式民用炉具的燃烧特性,考察了兖矿集团研制的高效改性烟煤型煤在兖矿蓝天解耦燃烧炉具和市面上6种典型的民用炉具中的燃烧特性,包括上火速度、火力强度、烟气温度、热负荷、CO排放浓度等。根据燃烧方式可将炉具分为3类,分别是正烧类炉具、反烧类炉具及解耦燃烧炉具。结果表明,正烧类炉具具有较高的上火速度及火力强度,分别达到8℃/min和2 kW以上,但使用过程中烟囱有大量黑烟冒出,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高,并且排烟温度较高,平均达到300℃左右,导致炉具热效率低,热负荷难以控制,需频繁加煤,导致炉具燃烧和污染物排放具有极强的周期性;反烧类炉具因其多回程的炉膛结构原因,大部分不具备炊事功能,炉具使用过程基本无烟,减少了PM_(2.5)以及有机挥发分气体的排放,运行过程较为稳定,但由于其贯穿炉膛的送风及燃烧方式,导致料层容易烧穿,冒出大量黑烟。解耦炉具的上火速度与火力强度分别可达到6℃/min及2 kW以上,具有较好的炊事能力,使用过程无烟,且平均烟气温度不超过250℃,热效率高,热负荷易于调节,加煤周期较长,燃烧、供热稳定。同时,解耦炉具通过合理的一、二次风配比,使型煤充分燃烧,CO排放浓度低于普通正烧及反烧类炉具。通过"煤炉匹配"在实现烟煤无烟化燃烧的同时,达到上火快,火力强,好使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 炉具 燃烧特性 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民用散煤燃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2
作者 陈传敏 刘春雨 +2 位作者 刘松涛 张茹婷 周卫青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5-39,共5页
为了研究天津市民用散煤燃烧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情况,采用排放因子法,结合散煤燃烧活动水平,建立了2019、2020年天津市民用散煤燃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并根据排放清单对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民用散煤燃烧量相比... 为了研究天津市民用散煤燃烧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情况,采用排放因子法,结合散煤燃烧活动水平,建立了2019、2020年天津市民用散煤燃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并根据排放清单对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民用散煤燃烧量相比2019年减少约61万t,细颗粒物(PM_(2.5))、CO、SO_(2)、氮氧化物(NO_(x))分别减排1010.33、38070.69、904.16、824.68 t。其中,污染物排放贡献最大的区为蓟州区。各区显示出明显的污染物排放空间差异,未来应推进清洁能源的使用,加快清洁能源政策的推广,以减少民用散煤燃烧的污染物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市 民用燃烧 排放清单 大气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及周边民用散煤燃烧控制对北京市PM_(2.5)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徐双喜 张众志 +5 位作者 杜晓惠 李洋 张树宪 续鹏 张博雅 孟凡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876-2886,共11页
为评估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农村居民面源污染控制成效,揭示其对北京市秋冬季重污染天气PM_(2.5)污染的改善作用,及其对PM_(2.5)组分硫酸盐形成机制的影响,采用空气质量模型对北京市2018—2019年秋冬季5次重污染事件进行了模拟.结... 为评估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农村居民面源污染控制成效,揭示其对北京市秋冬季重污染天气PM_(2.5)污染的改善作用,及其对PM_(2.5)组分硫酸盐形成机制的影响,采用空气质量模型对北京市2018—2019年秋冬季5次重污染事件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①在“2+26”城市平原地区民用散煤削减90%的控制情景下,区域PM_(2.5)浓度最大值由324μg/m^(3)降至251μg/m^(3),下降了23%.北京市城区PM_(2.5)浓度由139μg/m^(3)降至124μg/m^(3),下降了11%;同时,北京市城区SO_(2)、硫酸盐浓度分别降至6.2、14.9μg/m^(3),分别下降了45%、24%.②农村居民面源污染控制前北京市硫酸盐浓度的正贡献来源主要受水平平流输送过程影响,控制后水平平流输送过程仍起主导作用,但该过程在水平平流输送、垂直平流输送、水平扩散、垂直扩散这4个物理过程中的绝对重要性上升了2%;此外,农村居民面源污染控制后垂直扩散清除过程对硫酸盐浓度的贡献下降了33%,气溶胶二次转化过程的贡献下降了25%,但SO_(2)向硫酸盐转化的速率加快,其小时转化率上升了1.44%.③ISAM源解析方法结果表明,控制情景下区域工业过程是影响北京市SO_(2)浓度的最主要行业源因素,平均贡献率为65%,硫酸盐工业过程源的平均贡献率为82%.区域来源分析表明,北京市SO_(2)来源主要为外地源输送,硫酸盐主要来源与SO_(2)一致,其中河北省贡献较大,其对SO_(2)、硫酸盐的平均贡献率分别达43%、40%.研究显示,控制情景下污染期间北京市PM_(2.5)污染改善,且污染物浓度、形成过程和来源贡献均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 PM_(2.5) 硫酸盐 过程分析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长春民用散煤燃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洋 神祥金 +1 位作者 陈卫卫 鲍秋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11-1217,共7页
民用散煤燃烧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由于民用散煤活动水平获取难度较大,目前有关民用散煤燃烧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研究较少。计算了2016年长春6个城区内民用散煤燃烧产生的CO、SO2、NOx、PM2.5、PM10、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量,... 民用散煤燃烧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由于民用散煤活动水平获取难度较大,目前有关民用散煤燃烧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研究较少。计算了2016年长春6个城区内民用散煤燃烧产生的CO、SO2、NOx、PM2.5、PM10、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量,编制了民用散煤燃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并分析了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春城区燃煤棚户区共计287处,总面积26.64km2,棚户区户均燃煤量约为2.1t/户,住户燃煤比在0.6~0.8;2016年长春城区民用散煤CO、SO2、NOx、PM2.5、PM10、VOCs的排放量分别为12462、329、142、961、1201、356t,CO为长春地区民用散煤燃烧主要污染物,占民用散煤燃烧污染物总排放量的80.7%;长春各城区民用散煤燃烧总排放量为绿园区>宽城区>朝阳区>双阳区>二道区>南关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日变化峰值在6:00—7:00、12:00、19:00;民用散煤燃烧污染物排放的周变化差异不大,周末排放量较工作日稍高;采暖期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月变化与气温的变化同步,排放量呈现1月>12月>2月>11月>3月>10月>4月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清单 民用 大气污染物 时空分布 长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散煤燃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被引量:9
5
作者 吴华成 张茹婷 +2 位作者 陈传敏 周卫青 李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547-4555,共9页
为研究京津冀地区民用散煤燃烧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情况,结合散煤燃烧活动水平与燃用特征,根据排放因子法自下而上建立了2018年京津冀地区民用散煤燃烧污染物排放清单,研究了污染物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使用蒙特卡罗方法对排放清单进行了... 为研究京津冀地区民用散煤燃烧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情况,结合散煤燃烧活动水平与燃用特征,根据排放因子法自下而上建立了2018年京津冀地区民用散煤燃烧污染物排放清单,研究了污染物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使用蒙特卡罗方法对排放清单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京津冀地区民用散煤燃烧量共计3799.22万t,PM_(2.5)、CO、SO_(2)、NO_(x)的排放量分别为9.27,341.31,5.17,5.44万t.污染物排放集中在11月份~次年3月份,大多数地区呈现出相同的日排放趋势.8:00、11:00、18:00、21:00左右出现污染物排放峰值,小时排放系数平均值分别为11%,6%,7%,13%.PM_(2.5)排放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北部、东部及部分南部地区,CO主要集中在北京和天津地区,SO_(2)和NO_(x)主要集中在天津和承德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民用燃烧 排放清单 高时空分辨率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东北地区平原型城市空气质量重度污染预测模型构建——以吉林省白城市为例
6
作者 秦杨 翟帅 +2 位作者 石博文 张梅 陈卫卫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0-1732,共13页
本研究以东北地区平原型城市——吉林省白城市为例,采用2015—2022年多源数据(空气质量、气象、卫星、遥感),在系统分析重度污染事件形成成因的基础上,筛选了重度污染事件PM_(2.5)质量浓度预测的最佳机器学习算法。结果显示,在2017年以... 本研究以东北地区平原型城市——吉林省白城市为例,采用2015—2022年多源数据(空气质量、气象、卫星、遥感),在系统分析重度污染事件形成成因的基础上,筛选了重度污染事件PM_(2.5)质量浓度预测的最佳机器学习算法。结果显示,在2017年以前,白城市重度污染发生频率较高,主要发生在秋末冬初和深冬;2017年以后重度污染天数显著减少。重度污染主要分为4种类型,即本地排放型、传输主导型、气象诱导型、复合污染型,其中复合污染型比例最高。本文构建了重度污染发生期间的空气质量、气象、遥感数据为基础的机器学习预测算法,对白城市PM_(2.5)质量浓度进行了预测,XGBoost算法表现最优,R^(2)为0.92,均方根误差(RMSE)为24.6μg/m^(3),显著优于随机森林(R^(2)=0.87)和支持向量机(R^(2)=0.67)等算法。本研究为东北地区平原型城市重度污染的预测提供了一种简洁、易掌握、精度高的流程和算法,有利于大气环境日常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秸秆焚烧 民用 区域传输 XG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以电代煤”替代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朋 吴华成 +5 位作者 周卫青 张子健 汪美顺 张茹婷 刘松涛 陈传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89-1497,共9页
本研究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民用散煤燃用量估算模型,得到了京津冀地区“以电代煤”替代民用散煤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结果表明:截止到2018年,京津冀地区“以电代煤”替代散煤用户约259万户,每年可减少散煤燃烧约706.6万t,减少PM2.5... 本研究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民用散煤燃用量估算模型,得到了京津冀地区“以电代煤”替代民用散煤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结果表明:截止到2018年,京津冀地区“以电代煤”替代散煤用户约259万户,每年可减少散煤燃烧约706.6万t,减少PM2.5、NOx、SO2的排放量分别约为2.81,0.76,2.17万t.其中,北京市和天津市实施效果较为明显,占京津冀地区“以电代煤”散煤替代总量的62.01%和22.82%.基于调研数据得到京津冀各市燃煤量月分布系数,1月份分布系数最大,燃煤量占比为27%~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电代 人工神经网络 民用 排放清单 月分布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地区农村家庭清洁取暖政策的汞减排效益评估 被引量:1
8
作者 方培 张伟 +7 位作者 宋玲玲 徐曾 吴兆明 雷至宇 胡桐嘉 李明洋 陈龙 李佳硕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81-992,共12页
为评估北方地区农村家庭清洁取暖政策的汞减排效益,本文综合运用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方法和GEOS-Chem大气化学传输模型,编制了中国北方重点地区农村家庭清洁取暖汞减排清单,并分析因政策而产生的大气汞沉降削减效益.结果表明:“十三... 为评估北方地区农村家庭清洁取暖政策的汞减排效益,本文综合运用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方法和GEOS-Chem大气化学传输模型,编制了中国北方重点地区农村家庭清洁取暖汞减排清单,并分析因政策而产生的大气汞沉降削减效益.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重点地区共计替代民用散煤59.65×10^(6)t,其中,Hg^(0)、Hg^(Ⅱ)和HgP三种不同汞形态的减排量依次为8.64,1.79和0.11t,由此避免10.54t(不确定性区间:-9.65%~6.94%)大气汞排放.“煤改气”,“煤改电”和“其他改造方式”等不同方式的汞减排贡献率依次为51.20%、38.02%和10.78%.同时,清洁取暖政策使重点地区避免了0.49t大气汞沉降.研究还发现,清洁取暖政策的外溢效应使非重点地区削减了0.66t汞沉降.据此,本文提出清洁取暖政策的优化策略,以期为促进农村地区能源转型和汞减排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取暖政策 农村家庭 民用散煤替代 汞减排 大气汞传输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