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民生满意度调查的北京市民生发展指数编制 被引量:6
1
作者 姚丽芳 赵彦云 乌日力嘎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7-104,共8页
民生问题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关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一贯目标,但是如何客观量化民生工作状况,鲜有公认的方法。以北京市为例,依据扎根理论,构建系统的民... 民生问题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关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一贯目标,但是如何客观量化民生工作状况,鲜有公认的方法。以北京市为例,依据扎根理论,构建系统的民生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市民进行民生满意度测度的基础上,编制民生发展指数。应用结构方程模型证实各个维度对民生发展指数均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东城区民生发展水平最高,高学历和高收入的群体民生满意度较高,中年群体民生满意度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发展指数 结构方程 民生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民生满意度视角的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来自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伟同 汤雨萌 魏胜广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1-56,共6页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公众的公共服务需求,评价公共服务效果的最直接指标是公众对于民生状况的满意度评价。本文基于2012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从民生满意度的视角重新考察了各地区及不同人群间的公共服务绩效情...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公众的公共服务需求,评价公共服务效果的最直接指标是公众对于民生状况的满意度评价。本文基于2012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从民生满意度的视角重新考察了各地区及不同人群间的公共服务绩效情况,研究发现:(1)地区间基于满意度指标度量的公共服务绩效与基于人均公共支出水平度量的公共服务绩效水平不存在明显相关性,更高的公共支出不一定带来更高的民生满意度。(2)不同人群间的民生满意度存在较强异质性,表现为户籍人口满意度普遍高于非本地户籍人口满意度,高学历人口、女性人口、身体健康的人群普遍具有更低的民生满意度。(3)我国整体公共服务投入产出绩效水平较高,大多数地区实现了较少投入和较高的满意度水平,但北京、上海、天津等公共服务高投入地区,存在投入效率偏低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满意度 基本公共服务 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保障水平、社会公平感知与民生满意度:来自CSS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8
3
作者 杨赐然 张璐 +7 位作者 孙奕萱 任俊名 何雪 滕彩霞 王瑞 刘韵绪 罗银 崔丹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79-585,共7页
基于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调查数据,文章使用OLS估计实证分析了医疗保障水平对民生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医疗保障水平对民生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经中介效应分析后发现,社会公平感知在医疗保障水平对民生满意度的作用关系中存... 基于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调查数据,文章使用OLS估计实证分析了医疗保障水平对民生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医疗保障水平对民生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经中介效应分析后发现,社会公平感知在医疗保障水平对民生满意度的作用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相关估计和测量结果均通过了稳健性检验。结合异质性分析可知,社会公平感知的中介效应表现出一定的城乡区分。由此,文章提出了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和统筹做好医疗保障资源城乡分配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障 社会公平感知 民生满意度 中介效应 城乡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政府如何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基于民生满意度视角 被引量:7
4
作者 孙计领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0,共10页
"新常态"下,如何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摆脱"Easterlin悖论"的发展困境,是政府面临的一大问题。利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13年的微观数据,通过构建民生满意度指数,实证分析了民生满意度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以及民生... "新常态"下,如何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摆脱"Easterlin悖论"的发展困境,是政府面临的一大问题。利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13年的微观数据,通过构建民生满意度指数,实证分析了民生满意度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以及民生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提高收入水平并不一定会持续提高居民的幸福感,但提升民生满意度是提升居民幸福感的一个非常稳健的途径,民生满意度指数每提高0.1,幸福感将提升0.0675,大致相当于阶层认同上升一个等级、人均住房面积增加1.6倍;对于收入水平、阶层地位和经济地位较低的群体,民生满意度的幸福效应更大。在影响民生满意度的微观个体因素中:公共服务充足度、均衡度、便利度、普惠度的满意状况对民生满意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相互之间几乎不存在替代性,充足度的影响最大;收入与民生满意度呈倒U型关系;受教育程度、阶层认同和主观家庭经济地位对民生满意度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满意度 幸福感 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流动人口民生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民生入户调查”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宏 姚梅新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87,共12页
基于中国民生入户调查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Ridit方法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广东省流动人口民生满意度的异质性,探究民生满意度的影响效应与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本地人口与流动人口在民生总体满意度、医疗卫生和养老保障方... 基于中国民生入户调查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Ridit方法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广东省流动人口民生满意度的异质性,探究民生满意度的影响效应与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本地人口与流动人口在民生总体满意度、医疗卫生和养老保障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流动人口的满意度较全样本人口的满意度更高;不同年龄层流动人口的民生总体满意度具有显著异质性。从影响效应来看,年龄层、收入改善、就业和职业类型等个人特征与经济能力对民生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政府服务与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对民生总体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因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流动人口民生保障满意度,对于广东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民生满意度 公共服务 广东省 政府服务 医疗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gistic模型下民生满意度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国有林区的调研数据 被引量:6
6
作者 蒋云亮 耿玉德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8-103,共6页
利用东北、内蒙古森工企业职工980份民生改革监测数据,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森工企业职工的民生改善状况的满意度评价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收入层面,家庭总收入与收入满意度的提高对职工民生改善有正向影响... 利用东北、内蒙古森工企业职工980份民生改革监测数据,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森工企业职工的民生改善状况的满意度评价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收入层面,家庭总收入与收入满意度的提高对职工民生改善有正向影响;(2)在就业层面,岗位编制的改革和多种经营的模式提高了林区职工的民生满意度,其中多种经营对于提升职工生活幸福感仍有很大潜力;(3)在公共服务层面,行政服务的改良和居住条件的提高有效提高了民生满意度,但是当地医疗和教育水平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基于此,文章从森工企业职工的收入、就业及社会保障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改善满意度 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 重点国有林区 森工集团职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人口较少民族民生发展研究——以土族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何锋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4期149-156,共8页
西北人口较少民族近年来民生水平得到较大改善,但整体而言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城乡差距明显,尤其农村更是民生发展的"短板"。调查发现约六成的土族居民对生活持满意态度,城镇居民的民生满意度高于农村居民。夯实民生保障基础... 西北人口较少民族近年来民生水平得到较大改善,但整体而言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城乡差距明显,尤其农村更是民生发展的"短板"。调查发现约六成的土族居民对生活持满意态度,城镇居民的民生满意度高于农村居民。夯实民生保障基础、拓宽民生改善渠道、累积民生提升内力是持续提升西北人口较少民族民生水平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较少民族 土族 民生满意度 城乡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江北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菲华 王能洲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30,共9页
文章构建了由31项指标组成的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选择19个国家级新区中2018年经济总量排名前十的新区进行定量对比分析,并结合民生幸福建设群众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对南京江北新区新型城镇... 文章构建了由31项指标组成的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选择19个国家级新区中2018年经济总量排名前十的新区进行定量对比分析,并结合民生幸福建设群众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对南京江北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1)南京江北新区新型城镇化整体发展处于中上游水平,与发达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产业结构亟需优化;(2)发展增长方式、资源利用率、环境保护类指标明显落后;(3)科教文卫、居民生活等指标具有比较优势。文章最后提出新型城镇化提升路径为加快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建设,积极提升科教和生态示范效应,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促进城乡特色均衡发展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评价指标体系 民生满意度 南京江北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