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及民生实践 被引量:8
1
作者 左玉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17,共7页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核心理念“以民为本”包含三层含义:民为国本,体现了对民众地位的认识;立国为民,体现了对统治者与民众关系的认知;政在养民,体现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基于传统民本思想提出的一系列“以厚民生为本”的富民之策,...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核心理念“以民为本”包含三层含义:民为国本,体现了对民众地位的认识;立国为民,体现了对统治者与民众关系的认知;政在养民,体现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基于传统民本思想提出的一系列“以厚民生为本”的富民之策,要求统治者采取相应政策,关心民众生计,使民众生活富足。历代统治者推行的改善民生举措主要有重农抑商、务本兴农,轻徭薄赋、体恤民力,不违农时、使民以时,以及约束官吏、勿使扰民等。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及民生实践促进了近代以来民主思想的发展,对当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亦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本思想 民生实践 德治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民生观的河北实践 被引量:3
2
作者 唐任伍 李楚翘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0期50-51,共2页
在正定工作的三年时间里,习近平怀着对基层群众的拳拳情意,深入探访百姓疾苦;以人民利益为先,减轻征购粮负担;大力推行改革、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增加人民获得感;超前发展教育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提升群众幸福感;招贤纳士,重视育才留才... 在正定工作的三年时间里,习近平怀着对基层群众的拳拳情意,深入探访百姓疾苦;以人民利益为先,减轻征购粮负担;大力推行改革、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增加人民获得感;超前发展教育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提升群众幸福感;招贤纳士,重视育才留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习近平在主政正定时推行的一系列改革与民生发展实践,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民生观得以形成的重要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民生实践 农村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民生观的福建实践
3
作者 唐任伍 李楚翘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1,共7页
福建工作时期是习近平政治生涯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其为民情怀在实践中得以充分彰显。从厦门的特区规划与山区脱贫共同推进,到带领宁德人民开创摆脱贫困的“宁德模式”,再到福州的政府作风转变和打造服务型政府,以及从省委省政府的高... 福建工作时期是习近平政治生涯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其为民情怀在实践中得以充分彰显。从厦门的特区规划与山区脱贫共同推进,到带领宁德人民开创摆脱贫困的“宁德模式”,再到福州的政府作风转变和打造服务型政府,以及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着力推动事关人民群众安危冷暖的民生工程等,都深刻践行着“发展为民”的思想信念,并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民生观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民生实践 宁德模式 摆脱贫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应性治理视角的城乡社会保障 被引量:5
4
作者 钟洪亮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3期125-127,共3页
现阶段,回应性治理表现出与城乡社会保障实践高度的内在契合。针对社会保障的碎片化困境,应在回应性治理上嵌入前瞻性因素,从碎片化走向一体化。进而建立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回应性治理 碎片化 民生实践 前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