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民生国家论——中国民生建设的广义政治分析
被引量:
18
1
作者
刘俊祥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6,共10页
民生国家,是中国民生问题逐渐上升为重大政治问题和重要国家现象的产物与表现。广义政治论是研究民生国家的重要理论和方法。根据广义政治论,在我国,提出和研究民生国家问题,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所...
民生国家,是中国民生问题逐渐上升为重大政治问题和重要国家现象的产物与表现。广义政治论是研究民生国家的重要理论和方法。根据广义政治论,在我国,提出和研究民生国家问题,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所谓民生国家,是指以民生利益需要为本原基础、以民生利益满足为动力原因、以民生幸福公平为目的价值、以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职能、以民生制度体系为表现形式的民生政治现象和社会国家形态。民生国家比之于西方福利国家,既有共同性也有中国特色。为了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必然要求在借鉴福利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走中国特色的民生国家建设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
建设
民生国家
广义政治论
本体五论
民生
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生国家的出场:中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与逻辑
被引量:
9
2
作者
高和荣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4-100,254,255,共9页
"民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福利概念。深入考察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民生事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民生国家不是天生就有的,他的出场有一个制度化过程,经历了区隔型、补缺型、维稳型以及制度型的制度变迁及逻辑演进过程。这一历...
"民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福利概念。深入考察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民生事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民生国家不是天生就有的,他的出场有一个制度化过程,经历了区隔型、补缺型、维稳型以及制度型的制度变迁及逻辑演进过程。这一历程也体现了国家对民生事业建设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一方面,国家作为民生事业的决策、规划与组织者,充分考虑到中国民生事业的建设离不开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另一方面,国家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诉求,成为民生事业的推动者与建构者。因此,国家是我们理解民生事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是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集中体现与逻辑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
民生
改善
民生
民生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政府公平施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机理分析——兼论民生国家视阈下的新型社会管理
3
作者
刘俊祥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36,共6页
公平施政意味着政府机关要通过内在的政治公平推进外在的经济社会公平,和谐稳定则意味着社会利益关系的公平均衡状态。因此,公平施政与和谐稳定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即正向作用关系。这意味着,社会的不和谐不稳定与政府没有公平施政之间具...
公平施政意味着政府机关要通过内在的政治公平推进外在的经济社会公平,和谐稳定则意味着社会利益关系的公平均衡状态。因此,公平施政与和谐稳定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即正向作用关系。这意味着,社会的不和谐不稳定与政府没有公平施政之间具有内在的相关性,政府公平施政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这种正向作用关系的作用机理表现为:利益均衡是沟通政府公平施政与社会和谐稳定的中介因素;政府应该并能够通过公平施政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政府公平施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实现机制是民生国家建设。在现阶段的我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路径与措施,是建设民生国家,落实政府公平施政,推进民生导向的新型社会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公平施政
社会和谐稳定
作用机理
民生国家
新型社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生-国家:现代国家建构的一个重要维度
被引量:
5
4
作者
申恒胜
王玲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13,共3页
“民生-国家”概念是近几年才提出的,但民生问题却存在于几千年的王朝统治中,并为当权者所高度重视。在中国现代国家的建构过程中,民生-国家的建构必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目标。本文着重从民生-国家的角度对中国与西欧的现代国家建构的差异...
“民生-国家”概念是近几年才提出的,但民生问题却存在于几千年的王朝统治中,并为当权者所高度重视。在中国现代国家的建构过程中,民生-国家的建构必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目标。本文着重从民生-国家的角度对中国与西欧的现代国家建构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阐述民生-国家建构与民族-国家、民主-国家建构的相互促动与对立、依赖与冲突的关系,提出中国现代国家的建构应在注重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的相对均衡性发展和良性互动的同时,还应关注民生-国家这一重要的建构维度。从“民生-国家”的角度来探讨现代国家建构的路径,为解释中国现实问题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国家
国家
建构
民生
-
国家
民族-
国家
民主-
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强社会管理基础性制度建设——基于民生政治的视角
被引量:
5
5
作者
刘俊祥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3-65,261-266,共19页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从根本上加强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就是要加强社会管理主体对社会事业、社会事务、社会秩序和社会福利等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管理过程中的根本的、基本的和主要的制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根据中国特色民生政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从根本上加强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就是要加强社会管理主体对社会事业、社会事务、社会秩序和社会福利等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管理过程中的根本的、基本的和主要的制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根据中国特色民生政治建设的需要以及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和公平执政的要求,加强中国特色社会管理基础性制度建设的四项任务,就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制度建设,其重点是加快一体多元的社会管理体制格局建设;加强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其重点是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加强依法管理制度建设,其重点是健全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依法维稳与依法维权相协调的制度机制,以及加强公平管理制度建设,其重点是推进中国特色的民生国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
政治
社会管理
四项基础性制度
民生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民生到民主的转型:中国民主选择的突破口
被引量:
1
6
作者
陈毅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5-89,共5页
基于选举的西方式民主暴露出不少弊端和危机,具有民本主义传统的中国应基于国情大力推进民生民主,以生存权和发展权为基础向民主政治过渡。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民生多是从民众的物质需求和生存出发,但我们也不能狭隘地理解民生。...
基于选举的西方式民主暴露出不少弊端和危机,具有民本主义传统的中国应基于国情大力推进民生民主,以生存权和发展权为基础向民主政治过渡。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民生多是从民众的物质需求和生存出发,但我们也不能狭隘地理解民生。尤其随着时代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民生内容也包括对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的满足,最终走向人的全面发展。我国目前的民生制度还多是自上而下推动的制度,公民民主参与方面的制度还明显不足,而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确保分配更加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形成"自由人联合体",这些都离不开公民积极主动参与制度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
民主
民生国家
人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国家构建中的均衡性分析:三维视角
被引量:
29
7
作者
叶本乾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34,共7页
现代国家渊源于西方国家,是针对传统国家而言的,也是广大后发国家政治发展的目标和指向。现代国家与传统国家具有不同的特性,现代国家是民族—国家、民生—国家和民主—国家三者的统一体。西方现代国家的生成逻辑具有协同性与独特性,而...
现代国家渊源于西方国家,是针对传统国家而言的,也是广大后发国家政治发展的目标和指向。现代国家与传统国家具有不同的特性,现代国家是民族—国家、民生—国家和民主—国家三者的统一体。西方现代国家的生成逻辑具有协同性与独特性,而后发国家的现代国家构建出现矛盾并发性与非均衡性。本文认为,现代国家构建应该是民族—国家、民生—国家和民主—国家三者的均衡性,形成三足鼎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局面,否则,整个现代国家构建的历程就没有完成,三足鼎立局面就会打破,从而整个国家就会出现不和谐的局面。针对中国国情与国家生成的特殊性,那么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路径选择应该是民族—国家、民生—国家和民主—国家之间的均衡性和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国家
构建
民族-
国家
民生
-
国家
民主-
国家
均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政治传播与现代国家成长的三重建构
8
作者
庞金友
赵洁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4-44,F0002,共12页
国家成长是民族—国家、民主—国家和民生—国家的三重建构,政治传播于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民族—国家成长阶段,政治传播既在客观上推动了国家权力在时空维度上的延伸和扩展,又在主观上促进了国家认同的形成和巩固。在民主—...
国家成长是民族—国家、民主—国家和民生—国家的三重建构,政治传播于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民族—国家成长阶段,政治传播既在客观上推动了国家权力在时空维度上的延伸和扩展,又在主观上促进了国家认同的形成和巩固。在民主—国家成长向度,政治传播一方面通过构建制度主体、营建共识环境和提供参与渠道等,全方位推动民主制度的完善;另一方面通过培育公民意识、开展公民教育、倡导公民义务和塑造制度权威等,多维度激发民主价值的内化。在民生—国家成长层面,政治传播通过作用于政府的组织结构、行为方式和外在形象,不断优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同时通过消解民众的疏离感、冷漠感和不信任感,持续提升政治参与的回应性、科学性与交互性。在现实政治的语境中,政治传播的诸多作用往往重叠交叉甚至相互龃龉,最大程度发挥政治传播正向作用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政治传播所蕴含的沟通与协调功能,而不是仅仅将其视为一种策略选择或权宜之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传播
国家
成长
民族—
国家
民主—
国家
民生
—
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生国家论——中国民生建设的广义政治分析
被引量:
18
1
作者
刘俊祥
机构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6,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AZZ002)
文摘
民生国家,是中国民生问题逐渐上升为重大政治问题和重要国家现象的产物与表现。广义政治论是研究民生国家的重要理论和方法。根据广义政治论,在我国,提出和研究民生国家问题,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所谓民生国家,是指以民生利益需要为本原基础、以民生利益满足为动力原因、以民生幸福公平为目的价值、以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职能、以民生制度体系为表现形式的民生政治现象和社会国家形态。民生国家比之于西方福利国家,既有共同性也有中国特色。为了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必然要求在借鉴福利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走中国特色的民生国家建设之路。
关键词
民生
建设
民生国家
广义政治论
本体五论
民生
政治
Keywords
livelihood construction
people's livelihood state
broad sense on politics
five topics on ontology
livelihood politics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生国家的出场:中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与逻辑
被引量:
9
2
作者
高和荣
机构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厦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4-100,254,255,共9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时代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研究"(项目号:18JZ04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民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福利概念。深入考察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民生事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民生国家不是天生就有的,他的出场有一个制度化过程,经历了区隔型、补缺型、维稳型以及制度型的制度变迁及逻辑演进过程。这一历程也体现了国家对民生事业建设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一方面,国家作为民生事业的决策、规划与组织者,充分考虑到中国民生事业的建设离不开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另一方面,国家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诉求,成为民生事业的推动者与建构者。因此,国家是我们理解民生事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是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集中体现与逻辑必然。
关键词
保障
民生
改善
民生
民生国家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政府公平施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机理分析——兼论民生国家视阈下的新型社会管理
3
作者
刘俊祥
机构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36,共6页
文摘
公平施政意味着政府机关要通过内在的政治公平推进外在的经济社会公平,和谐稳定则意味着社会利益关系的公平均衡状态。因此,公平施政与和谐稳定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即正向作用关系。这意味着,社会的不和谐不稳定与政府没有公平施政之间具有内在的相关性,政府公平施政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这种正向作用关系的作用机理表现为:利益均衡是沟通政府公平施政与社会和谐稳定的中介因素;政府应该并能够通过公平施政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政府公平施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实现机制是民生国家建设。在现阶段的我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路径与措施,是建设民生国家,落实政府公平施政,推进民生导向的新型社会管理。
关键词
政府公平施政
社会和谐稳定
作用机理
民生国家
新型社会管理
分类号
D035.1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生-国家:现代国家建构的一个重要维度
被引量:
5
4
作者
申恒胜
王玲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
出处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13,共3页
文摘
“民生-国家”概念是近几年才提出的,但民生问题却存在于几千年的王朝统治中,并为当权者所高度重视。在中国现代国家的建构过程中,民生-国家的建构必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目标。本文着重从民生-国家的角度对中国与西欧的现代国家建构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阐述民生-国家建构与民族-国家、民主-国家建构的相互促动与对立、依赖与冲突的关系,提出中国现代国家的建构应在注重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的相对均衡性发展和良性互动的同时,还应关注民生-国家这一重要的建构维度。从“民生-国家”的角度来探讨现代国家建构的路径,为解释中国现实问题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
关键词
现代
国家
国家
建构
民生
-
国家
民族-
国家
民主-
国家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强社会管理基础性制度建设——基于民生政治的视角
被引量:
5
5
作者
刘俊祥
机构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3-65,261-266,共19页
文摘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从根本上加强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就是要加强社会管理主体对社会事业、社会事务、社会秩序和社会福利等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管理过程中的根本的、基本的和主要的制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根据中国特色民生政治建设的需要以及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和公平执政的要求,加强中国特色社会管理基础性制度建设的四项任务,就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制度建设,其重点是加快一体多元的社会管理体制格局建设;加强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其重点是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加强依法管理制度建设,其重点是健全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依法维稳与依法维权相协调的制度机制,以及加强公平管理制度建设,其重点是推进中国特色的民生国家建设。
关键词
民生
政治
社会管理
四项基础性制度
民生国家
Keywords
people ' s livelihood politics
social management
fundamental systems
people ' slivelihood state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民生到民主的转型:中国民主选择的突破口
被引量:
1
6
作者
陈毅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
复旦大学
出处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5-89,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14AZD133)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2015MZD004)
文摘
基于选举的西方式民主暴露出不少弊端和危机,具有民本主义传统的中国应基于国情大力推进民生民主,以生存权和发展权为基础向民主政治过渡。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民生多是从民众的物质需求和生存出发,但我们也不能狭隘地理解民生。尤其随着时代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民生内容也包括对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的满足,最终走向人的全面发展。我国目前的民生制度还多是自上而下推动的制度,公民民主参与方面的制度还明显不足,而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确保分配更加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形成"自由人联合体",这些都离不开公民积极主动参与制度的构建。
关键词
民生
民主
民生国家
人的全面发展
分类号
D6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国家构建中的均衡性分析:三维视角
被引量:
29
7
作者
叶本乾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34,共7页
文摘
现代国家渊源于西方国家,是针对传统国家而言的,也是广大后发国家政治发展的目标和指向。现代国家与传统国家具有不同的特性,现代国家是民族—国家、民生—国家和民主—国家三者的统一体。西方现代国家的生成逻辑具有协同性与独特性,而后发国家的现代国家构建出现矛盾并发性与非均衡性。本文认为,现代国家构建应该是民族—国家、民生—国家和民主—国家三者的均衡性,形成三足鼎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局面,否则,整个现代国家构建的历程就没有完成,三足鼎立局面就会打破,从而整个国家就会出现不和谐的局面。针对中国国情与国家生成的特殊性,那么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路径选择应该是民族—国家、民生—国家和民主—国家之间的均衡性和良性互动。
关键词
现代
国家
构建
民族-
国家
民生
-
国家
民主-
国家
均衡性
分类号
D03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政治传播与现代国家成长的三重建构
8
作者
庞金友
赵洁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4-44,F0002,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西方国家政治极化的现状与趋势研究”(21&ZD159)。
文摘
国家成长是民族—国家、民主—国家和民生—国家的三重建构,政治传播于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民族—国家成长阶段,政治传播既在客观上推动了国家权力在时空维度上的延伸和扩展,又在主观上促进了国家认同的形成和巩固。在民主—国家成长向度,政治传播一方面通过构建制度主体、营建共识环境和提供参与渠道等,全方位推动民主制度的完善;另一方面通过培育公民意识、开展公民教育、倡导公民义务和塑造制度权威等,多维度激发民主价值的内化。在民生—国家成长层面,政治传播通过作用于政府的组织结构、行为方式和外在形象,不断优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同时通过消解民众的疏离感、冷漠感和不信任感,持续提升政治参与的回应性、科学性与交互性。在现实政治的语境中,政治传播的诸多作用往往重叠交叉甚至相互龃龉,最大程度发挥政治传播正向作用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政治传播所蕴含的沟通与协调功能,而不是仅仅将其视为一种策略选择或权宜之计。
关键词
政治传播
国家
成长
民族—
国家
民主—
国家
民生
—
国家
分类号
D03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民生国家论——中国民生建设的广义政治分析
刘俊祥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民生国家的出场:中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与逻辑
高和荣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政府公平施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机理分析——兼论民生国家视阈下的新型社会管理
刘俊祥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民生-国家:现代国家建构的一个重要维度
申恒胜
王玲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加强社会管理基础性制度建设——基于民生政治的视角
刘俊祥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从民生到民主的转型:中国民主选择的突破口
陈毅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现代国家构建中的均衡性分析:三维视角
叶本乾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政治传播与现代国家成长的三重建构
庞金友
赵洁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