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本意识的咏叹——浅析蒲松龄先生关于描写农民生活的诗作
1
作者 乔涵 《蒲松龄研究》 2009年第3期81-88,共8页
刺贪刺虐,针砭时弊,抨击丑恶,可以说是蒲松龄先生矢志不渝坚持和遵循的创作原则。这种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不仅表现在他的小说创作上,同样也表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上。他不但关心自然灾害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时,他以极强的同情心时刻... 刺贪刺虐,针砭时弊,抨击丑恶,可以说是蒲松龄先生矢志不渝坚持和遵循的创作原则。这种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不仅表现在他的小说创作上,同样也表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上。他不但关心自然灾害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时,他以极强的同情心时刻关注着比自然灾害更可怕的官府对百姓的横征暴敛,苛刻盘剥,徭役税赋等沉重的压榨,这在他的诗词中,屡见不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关注农 重视 民本意识的放歌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冯德英创作的文化意识 被引量:1
2
作者 胡蔚蘅 杨政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74-79,共6页
冯德英是上世纪颇有代表性的一位本土作家。他的创作和思想深受齐鲁地域文化的影响,儒家先贤的"民本意识"植根于他的头脑之中,使他近半个世纪的创作都打上了深刻的民本思想的印记,而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又始终是他的艺术追求... 冯德英是上世纪颇有代表性的一位本土作家。他的创作和思想深受齐鲁地域文化的影响,儒家先贤的"民本意识"植根于他的头脑之中,使他近半个世纪的创作都打上了深刻的民本思想的印记,而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又始终是他的艺术追求。凝聚在他的作品之中的浓郁的故土情结和鲜明的人民立场,构成了他独特的文化意识,通过描写战争和反思历史,实现了他"代人民立言,为人民立传"的创作理想,让我们看到一位具有儒家内质的知识分子的文化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德英 文化意识 立场 故土情节 民本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风起于苍茫的北方——试论李犁诗作中的民本情怀与歌者气韵
3
作者 尹晓丽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1-15,共5页
作为辽宁籍的著名诗人与评论家,李犁以其极富质感的语言和鲜明的诗歌写作观念成为新归来诗派中的代表人物。从诗人的整体创作风格出发,分析李犁诗作中民本情怀的诗意表达、书写北方故土的歌者气韵,并结合他大量充满个性化表达的诗歌评论... 作为辽宁籍的著名诗人与评论家,李犁以其极富质感的语言和鲜明的诗歌写作观念成为新归来诗派中的代表人物。从诗人的整体创作风格出发,分析李犁诗作中民本情怀的诗意表达、书写北方故土的歌者气韵,并结合他大量充满个性化表达的诗歌评论,探讨诗歌传统的回归与重构,不仅可以觇见李犁跨越30年诗歌创作的态度写作与美学自觉,还可以呈现辽宁当代诗歌创作的实绩与风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犁 新归来诗人 民本意识 批判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论孟子民本思想的渊源形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玉明 《管子学刊》 1997年第4期21-27,共7页
也论孟子民本思想的渊源形成刘玉明先秦,凡称得上政治家、思想家或军事家的,无不关注民的问题。但“民本”之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思想理论,提得最高、最响亮,旗帜最鲜明,并且也最完善、最具民主性色彩的当属孟子。当然,在孔子所创... 也论孟子民本思想的渊源形成刘玉明先秦,凡称得上政治家、思想家或军事家的,无不关注民的问题。但“民本”之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思想理论,提得最高、最响亮,旗帜最鲜明,并且也最完善、最具民主性色彩的当属孟子。当然,在孔子所创仁学中,人与民的问题已被置于核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民本思想 传统民本思想 民本意识 孔子 渊源 民本主义 仁政 主性精华 晏子春秋 “爱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公仆意识 履行公仆义务
5
作者 黄甲喜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公仆意识 领导干部 政治道德 群众 民本意识 公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协调能力 正确处理 依靠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与潭州臧玠之乱 被引量:1
6
作者 邓乐群 《船山学刊》 2002年第4期115-119,共5页
唐代诗人杜甫晚年饱经藩镇叛乱战争之苦 ,在他自安史之乱后长达 16年之久的逃难生涯中 ,大历五年潭州发生的臧之乱 ,是诗人最后经历的一次军事叛乱。这次叛乱只是一次小规模的地方武勇兵变 ,它与杜甫后半生经历的多次大型战争灾祸相... 唐代诗人杜甫晚年饱经藩镇叛乱战争之苦 ,在他自安史之乱后长达 16年之久的逃难生涯中 ,大历五年潭州发生的臧之乱 ,是诗人最后经历的一次军事叛乱。这次叛乱只是一次小规模的地方武勇兵变 ,它与杜甫后半生经历的多次大型战争灾祸相比 ,并无惊人之处。但因此次兵变发生在杜甫的垂暮之年 ,且直接导致了诗人生存条件的最终恶化 ,因而在其生命绝唱中留下了创深痛巨的记忆。杜甫暮年讨伐臧之乱的诗作 ,即聚焦着安史之乱后长期的战争灾祸 ,在诗人心中层层积压的国难、民忧、家仇与友恨 ,也集中反映了杜甫的爱国襟怀、民本意识、善良人性和嫉恶如仇的刚强性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潭州臧Jie之乱 唐代 诗人 性格 民本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涵养“耐烦心”
7
作者 褚振江 《政工学刊》 2022年第2期89-89,共1页
耐烦者,事不避琐碎,不畏烦难,缜密细微,蔼然可亲之谓也。明代官员、学者耿定向著《耐烦说》,其论耐烦超过廉洁、谨慎、勤奋所谓"为官三箴",而列为第一要义。尤其是"耐烦"比廉洁重要,此观点历来从政言论中都没有谈... 耐烦者,事不避琐碎,不畏烦难,缜密细微,蔼然可亲之谓也。明代官员、学者耿定向著《耐烦说》,其论耐烦超过廉洁、谨慎、勤奋所谓"为官三箴",而列为第一要义。尤其是"耐烦"比廉洁重要,此观点历来从政言论中都没有谈到。不是说廉洁不重要,而是要求官员特别是基层官员,耐烦理事是从政的非常重要的操守,折射出官员的民本意识,关系到人心向背。近年来,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解决了大量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赢得了群众拥护,凝聚了党心民心。但也应看到,一些地方和部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群众利益受损的现象,社会治理和公共事务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拥护 基层官员 第一要义 人心向背 民本意识 耿定向 决策部署 公共事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财政部门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8
作者 龙海媛 黄国辉 《北方经济》 2011年第11期88-89,共2页
一、增强三个意识一是增强民本意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实行社会保险制度正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财政部门 共享 社会保险制度 民本意识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生产力与“三个代表”
9
作者 丁解民 《领导科学论坛》 2001年第1期22-23,26,共3页
关键词 领导生产力 "三个代表" 中国共产党 党建理论 市场经济 民本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