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法律制度概述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静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3期70-73,共4页
关键词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法律制度 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地区 自治机关 民族团结 民族 民族自治地方 变通规定 语言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中的几个问题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巍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4-88,共5页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规范目的为保护个体自主决定的权利和保护作为社群集合的少数民族的自由权利。在具体犯罪构成的认定上,侵犯行为应当确定为具有强制性的行为,犯罪主体应当为行使职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关键词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规范目的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风俗习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法理思考——以贵州省从江县岜沙苗寨、占里侗寨为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克勤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4年第4期66-70,共5页
民族风俗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法的功能和作用,已经成为守护民族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强制性规范。西部自然资源环境的保护,换取了东部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国家应该给予民族地区适当的奖励和补贴,维系民族风俗习惯的延续和发展,为自然生... 民族风俗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法的功能和作用,已经成为守护民族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强制性规范。西部自然资源环境的保护,换取了东部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国家应该给予民族地区适当的奖励和补贴,维系民族风俗习惯的延续和发展,为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增添"助推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风俗习惯 生态环境保护 法理思考 岜沙苗寨 占里侗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报道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一定要严肃认真
4
作者 吾买尔.玉苏甫 《新疆新闻界》 1991年第1期42-42,共1页
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作为多民族地区的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特别要注意防止这方面出现差错。《新疆日报》(汉文版)1990年12月19日第二版《医德金不换——乌鲁木齐县医院为民服务二三事》一文,... 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作为多民族地区的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特别要注意防止这方面出现差错。《新疆日报》(汉文版)1990年12月19日第二版《医德金不换——乌鲁木齐县医院为民服务二三事》一文,其中有一段写道:“今年8月,一位来自达坂城的维吾尔族老大娘阿木尼汗,因患胆囊炎和胆结石病,长时间休克。她家人已准备了棺材……”。这种报道就背离了民族风俗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民族聚居 乌鲁木齐县 民族风俗习惯 长时间休克 新闻工作者 达坂城 《新疆日报》 汉文版 各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民族地区党风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兰芳 《理论学刊》 CSSCI 1997年第2期65-67,共3页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党风建设 共产党员 意识形态 民族问题 马克思主义 民族团结 民族风俗习惯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优良传统和作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民族化
6
作者 申文杰 《求实》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23-224,共2页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心理素质 我党 地域环境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民族气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民族共同繁荣与云南民族文化的发展
7
作者 郭家骥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0-76,共7页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邓小平专门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而提出来的一个重要观点。这个观点反映了民族和民族问题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及其发展趋势,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因而是邓小平理论中解...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邓小平专门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而提出来的一个重要观点。这个观点反映了民族和民族问题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及其发展趋势,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因而是邓小平理论中解决民族问题的核心思想。一、邓小平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繁荣 民族问题 民族 云南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时期 民族地区 宗教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律在多民族地区的实施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晓辉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3-37,共5页
一 在世界范围内,单一民族结构的国家为数甚少,大多数国家都由多种民族组成。这种在一定地域内多民族杂居的现实,使多民族国家面临着如何保障国家法律在具有不同语言文字和历史传统的民族地区实施的问题。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法律实施 民族语言文字 民族国家 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语言 民族风俗习惯 民族关系 法律事实 国家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民族研究》1991年(总第9—12期)篇目索引 被引量:2
9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1年第4期91-93,共3页
关键词 青海民族研究 索引 民族问题 格言诗 藏族 巴特 民族风俗习惯 民族宗教 青海经济 回顾与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印玺 《中共党史研究》 1988年第3期94-95,共2页
抗日战争爆发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反对日寇变中国为其殖民地,已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坚决主张抗日战争应是全国人民总动员的完全的民族革命战争,是我党团结抗日民族政策的总基本点。根据这个总基本点和抗日战争的发展变化,党制... 抗日战争爆发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反对日寇变中国为其殖民地,已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坚决主张抗日战争应是全国人民总动员的完全的民族革命战争,是我党团结抗日民族政策的总基本点。根据这个总基本点和抗日战争的发展变化,党制定并坚决贯彻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中国革命 主要任务 发展变化 团结 基本点 民族革命战争 民族区域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好直过民族山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兴武 《云南农业》 2023年第4期17-18,共2页
文章通过作者多年在直过民族山区的工作经历,总结了直过民族山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群众思想观念相对滞后、直过民族群众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量大且效率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提出重视直过民族山区群众的教育... 文章通过作者多年在直过民族山区的工作经历,总结了直过民族山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群众思想观念相对滞后、直过民族群众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量大且效率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提出重视直过民族山区群众的教育、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引领带动试验示范、培育本土科技带头人、重视现场培训和服务、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等对策,以期做好做优直过民族山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础设施 直过民族 民族风俗习惯 科技带头人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现场培训 思想观念 试验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宗教问题知识之窗
12
作者 尕.布音巴特尔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1年第1期69-71,共3页
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服饰、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传统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等。风俗习惯是各个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和表现了... 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服饰、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传统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等。风俗习惯是各个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和表现了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和心理感情,是体现民族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民族宗教问题 民族 文化生活 撒拉族 我国少数民族 节庆 文化艺术 服饰 习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读物编辑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13
作者 王寅生 吕志超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7-18,共2页
民族读物编辑工作中的几个问题王寅生,吕志超近几年,在一些图书、报刊上经常载有关于少数民族的内容,很有益于民族工作。但有一些问题,还特别值得注意。一、有关民族称谓问题民族称谓各个时期不尽相同。现在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 民族读物编辑工作中的几个问题王寅生,吕志超近几年,在一些图书、报刊上经常载有关于少数民族的内容,很有益于民族工作。但有一些问题,还特别值得注意。一、有关民族称谓问题民族称谓各个时期不尽相同。现在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是国务院组织大量人力经过认真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工作 民族 民族风俗习惯 少数民族 民族与宗教 民族问题 新闻出版工作者 民族政策 民族关系问题 图腾崇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散杂居地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
14
作者 马征麟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8年第6期81-83,共3页
民族关系问题,是世界各国至关重要的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实践问题。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泱泱大国,民族关系处理得好环,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边防的巩固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建... 民族关系问题,是世界各国至关重要的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实践问题。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泱泱大国,民族关系处理得好环,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边防的巩固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胜利发展,我们党实施的一系列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散杂居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汉族 民族工作 民族问题 共同繁荣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民族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罪和侵犯公民劳动权利罪立法完善的构想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秉志 赫兴旺 肖中华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6-20,共5页
关于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罪和侵犯公民劳动权利罪立法完善的构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赵秉志刑法学博士生赫兴旺刑法学博士生肖中华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劳动权利,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两类基本权利。通过刑事立法惩治有关犯罪,是有效保障... 关于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罪和侵犯公民劳动权利罪立法完善的构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赵秉志刑法学博士生赫兴旺刑法学博士生肖中华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劳动权利,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两类基本权利。通过刑事立法惩治有关犯罪,是有效保障这两类基本权利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罪 劳动权利 立法完善 法定刑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报复陷害罪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有期徒刑 未成年工 破坏选举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大学民俗学社积极开展活动
16
作者 张国洪 《江苏社会科学》 1983年第9期37-37,共1页
苏州大学历史、政治等系部分同学本着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为我国民俗学运动复兴推波助澜的宗旨,于1982年5月发起成立了“民俗学社”。学社立志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探研中华民族风俗习惯的起源、发... 苏州大学历史、政治等系部分同学本着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为我国民俗学运动复兴推波助澜的宗旨,于1982年5月发起成立了“民俗学社”。学社立志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探研中华民族风俗习惯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摒弃糟粕,发扬精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一年多来,他们邀请熟悉民俗学的老师作了多次讲座。利用假日,集体到附近角直、木渎等古镇进行了民俗调查。寒暑假,学社同学还利用回乡的机会,进行乡土采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学运动 苏州大学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学习运用 马克思主义 文化遗产 大学历史 民族风俗习惯 中华民族 民俗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语中“dog”(狗)一词的含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锋 《外语研究》 1986年第3期79-80,共2页
中国人和英美人都喜欢养狗,但由于民族风俗习惯的缘故,对狗抱有不同的看法,在英语和汉语中“狗”的形象也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国人养狗已有很长的历史。中国古代统治阶级常爱玩狗作乐,《战国策·齐四》中就说“君宫中积珍宝,狗... 中国人和英美人都喜欢养狗,但由于民族风俗习惯的缘故,对狗抱有不同的看法,在英语和汉语中“狗”的形象也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国人养狗已有很长的历史。中国古代统治阶级常爱玩狗作乐,《战国策·齐四》中就说“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这里所记载的“声色犬马”就是统治者荒淫糜烂生活的写照。再就是富裕人家养狗来看门守院,而且经常放狗出来咬人,由此产生出“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习语。除此之外,在中国人眼里,狗历来就是肮脏卑贱的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民族风俗习惯 中国古代 形象 习语 英汉语 战国策 统治阶级 含义 英美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对西宁卫地区施政方略初探 被引量:3
18
作者 骆桂花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5年第3期45-49,共5页
明代对西宁卫地区施政方略初探骆桂花明朝建立后,为了更好地西控诸番,加强对西北的军事防务,在“关陇藩翰”的河、湟、挑、岷一线,建立西番诸卫,用军事卫所制度管理边卫地区的军民等事。于是,许多军事单位变成了军政兼管的行政地... 明代对西宁卫地区施政方略初探骆桂花明朝建立后,为了更好地西控诸番,加强对西北的军事防务,在“关陇藩翰”的河、湟、挑、岷一线,建立西番诸卫,用军事卫所制度管理边卫地区的军民等事。于是,许多军事单位变成了军政兼管的行政地理单位。作为边隆要塞的西宁,明军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卫志》 明实录 藏族史 茶马互市 《明史》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金牌制 陕西行都司 茶马贸易 河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族婚俗述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晓萍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86-89,共4页
回族婚俗述论徐晓萍回族是中国以伊斯兰教为纽带,经过数百年时间的融合发展而于元末明初形成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全国目前分布最广的一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伊斯兰教的信仰教义、宗教功修、宗教伦理和教法规定等,对... 回族婚俗述论徐晓萍回族是中国以伊斯兰教为纽带,经过数百年时间的融合发展而于元末明初形成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全国目前分布最广的一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伊斯兰教的信仰教义、宗教功修、宗教伦理和教法规定等,对回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心理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教 《古兰经》 中国回族 婚姻习俗 述论 民族风俗习惯 社会发展 西北回族 社会环境 文化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有关南诏风物的诗篇
20
作者 余嘉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77-82,共6页
我在《试论唐代有关南诏的诗歌——兼谈边塞诗评价的几个问题》一文的结尾,曾经说过:“唐代有关南诏的诗歌,还有一部分是描写民族风俗习惯、壮丽山河、名胜古迹、气候物产的,我们姑且统称为‘风物诗’,这也是边塞诗中人们常常谈到的内... 我在《试论唐代有关南诏的诗歌——兼谈边塞诗评价的几个问题》一文的结尾,曾经说过:“唐代有关南诏的诗歌,还有一部分是描写民族风俗习惯、壮丽山河、名胜古迹、气候物产的,我们姑且统称为‘风物诗’,这也是边塞诗中人们常常谈到的内容。判断这些诗歌的价值,主要看它是否真切、传神地描写了边疆民族风物,诗中是否蕴藏着对祖国山河深厚的感情。”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初步的探索,算是对前文的一点补充。唐代反映云南风物较早的诗人,当推骆宾王。他曾随军西域,后宦游蜀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诏德化碑 云南 唐代 骆宾王 全唐诗 边塞诗 诗歌 南诏王 描写 民族风俗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