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媒介叙事的活力与共同体意识的形塑——“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小说的电影改编
1
作者 王杰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7-193,共7页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小说被搬上银幕,“再媒介化”的过程中引起巨大反响,并具有同时期其它影片无可比拟的跨媒介叙事张力和审美空间。在边疆风情与民风民俗的融合中展开故事情节,表达独特审美体验;在民族话语与阶级话语的互动中呈现...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小说被搬上银幕,“再媒介化”的过程中引起巨大反响,并具有同时期其它影片无可比拟的跨媒介叙事张力和审美空间。在边疆风情与民风民俗的融合中展开故事情节,表达独特审美体验;在民族话语与阶级话语的互动中呈现人物形象,形塑民族共同体;以“边地”叙事的跨媒介呈现作为文艺创作的尝试路径,激发国家形象想象与建构的内涵、外延乃至活力。“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小说的电影改编现象在中国当代文学的跨媒介传播史上,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题材小说 跨媒介叙事 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新趋势研究
2
作者 张金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29-133,共5页
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经历一次较大的创作转向,具体表现在:在描述少数民族创伤体验这个宏观问题的同时,更聚焦于少数民族的生存境遇和家庭发展问题,及微观层面少数民族个体的情感困惑与内心挣扎现象,彰显出重构之后的美学新变。... 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经历一次较大的创作转向,具体表现在:在描述少数民族创伤体验这个宏观问题的同时,更聚焦于少数民族的生存境遇和家庭发展问题,及微观层面少数民族个体的情感困惑与内心挣扎现象,彰显出重构之后的美学新变。从猎奇、短浅的风景式电影,到彰显宏大命题的符号性电影,到如今自觉表达普世价值,对少数民族文化予以深描的民族志电影,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厚内涵与发展演变才真正昭然若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创作 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地观望:孙宗慰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绘画初探——以中国美术馆藏《蒙藏生活图》为例
3
作者 戚明 《书画世界》 2024年第12期10-12,共3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西部地区的战略地位逐渐提升,“民族国家”观念逐步成形,少数民族群体的身份认知从以往被视为边疆地区的“番族”向国族同胞转变。在此背景下,众多高校随国民政府迁至重庆,大批艺术家亦踏上西...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西部地区的战略地位逐渐提升,“民族国家”观念逐步成形,少数民族群体的身份认知从以往被视为边疆地区的“番族”向国族同胞转变。在此背景下,众多高校随国民政府迁至重庆,大批艺术家亦踏上西进之路。他们走出书斋,走向西部的广袤天地,走进少数民族的生活,创作出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第一批聚焦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作品。孙宗慰便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位艺术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题材 中国美术馆 美术作品 少数民族群体 身份认知 战略地位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边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4
作者 阿不来提·吉力力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9-103,共5页
电影不仅记录民族文化,在民族文化的传播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在祖国西部边陲的新疆,五彩缤纷的少数民族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新世纪以来拍摄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既关注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又注重其影... 电影不仅记录民族文化,在民族文化的传播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在祖国西部边陲的新疆,五彩缤纷的少数民族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新世纪以来拍摄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既关注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又注重其影像化的传播,赢得更多电影观众的喜爱,力求拓展其传播影响力和知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跨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影音乐中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掺入与整合——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草原上的人们》为研究对象
5
作者 沈力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1-129,共9页
从电影艺术诞生之日起,音乐就成为电影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之一。无独有偶,从1930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诞生之日起,中国电影音乐中的民族化进程业已起步。为此,中国的音乐家们为中国电影音乐民族化的进程,坚持创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从电影艺术诞生之日起,音乐就成为电影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之一。无独有偶,从1930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诞生之日起,中国电影音乐中的民族化进程业已起步。为此,中国的音乐家们为中国电影音乐民族化的进程,坚持创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音乐中,尤其是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渗入和整合的比重明显增加,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音乐中对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渗入吸纳与改编创新,影片《草原上的人们》是它们当中的代表和典范。认真总结其创编经验,有助于今天对中华文化多元性的深刻理解,正是这种对于中华文化载体的全方位了解和诠释,才给予今天的创作者们更大、更广的发挥艺术创造力的空间,也展示出电影音乐在建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整体进程中所发挥出的独特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音乐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民族音乐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当代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研究——以“云岭丰碑--专题陈列作品展”为例
6
作者 邱鑫园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2期36-38,42,共4页
目的:文章探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引下,云南当代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在题材内容、艺术语言、精神内涵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所发挥的具体作用,以促进当代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发展。方法:文... 目的:文章探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引下,云南当代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在题材内容、艺术语言、精神内涵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所发挥的具体作用,以促进当代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发展。方法:文章主要采用图像分析法,以2017年“云岭丰碑——专题陈列作品展”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当代美术工作者在进行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时,重点从哪些方面对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艺术表现,揭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引下,云南当代少数民族题材美术的主要发展趋势。结果:当代美术工作者主要从表现民族团结历史事件、展现少数民族新生活、彰显民族精神新风貌三个方面,以视觉图像熔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内涵,彰显了我国自古以来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象。结论:云南当代少数民族题材美术作为我国当代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拓展了我国当代美术的表现领域和民族审美格局,绘制了我国各民族团结统一的历史画卷,还展现了我国自古以来各民族文化一体的历史底蕴,在以文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积极发挥了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传播以及塑造国家形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云南 当代少数民族题材 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中的构成性构图
7
作者 郭愉勤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1期51-53,共3页
当代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在绘画构图形式上积极探索,形成了新的构图形式感,这种构图形式感源于对设计中构成因素的应用。从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个方面,探讨当代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构成性构图。
关键词 构成 构图 民族题材 工笔人物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壁画重彩技法在当代民族题材壁画创作中的运用
8
作者 唐露 《艺海》 2024年第9期51-54,共4页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艺术创作形式的不断发展,当代壁画创作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特别是在当代社会,随着民族文化认同感不断增强,社会各界更加需要表达传统文化和歌颂民族情怀题材的优秀艺术作品,以民族题材为主题的壁画创作得到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艺术创作形式的不断发展,当代壁画创作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特别是在当代社会,随着民族文化认同感不断增强,社会各界更加需要表达传统文化和歌颂民族情怀题材的优秀艺术作品,以民族题材为主题的壁画创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多元文化趋势的冲击,许多传统艺术面临着被边缘化和逐渐消亡的危机。因此,深入探讨研究传统壁画重彩技法在当今社会审美和文化需求中的应用,将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情结融入创作的表达中,并结合当代民族题材进行壁画创作实践,是将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壁画技法传承发扬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有助于让与传统壁画相关的材料和技法在当代艺术舞台上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壁画重彩技法 民族题材 壁画重彩技法 文化传承 创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碧罗雪山》:走向公共领域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9
作者 宋永强 《艺术评鉴》 2024年第4期153-158,共6页
《碧罗雪山》不仅是一部深入展现傈僳族独特文化的剧情电影,更是一次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勇敢走向现代社会公共领域的探索。影片以细腻的叙事和生动的影像,成功将傈僳族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现代社会的复杂关系呈现得... 《碧罗雪山》不仅是一部深入展现傈僳族独特文化的剧情电影,更是一次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勇敢走向现代社会公共领域的探索。影片以细腻的叙事和生动的影像,成功将傈僳族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现代社会的复杂关系呈现得淋漓尽致,为我国当代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深刻启示,展现了其在文化,艺术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罗雪山》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影视人类学 公共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苗图”在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的审美表达及其启示
10
作者 王万发 王佳佳 《艺术评鉴》 2024年第12期1-6,共6页
“百苗图”在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的审美表达,是对中国多元民族文化的深度挖掘和艺术再现,也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百苗图”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是对民族历史的回顾和反思。这种创新的实践方式,使得民族... “百苗图”在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的审美表达,是对中国多元民族文化的深度挖掘和艺术再现,也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百苗图”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是对民族历史的回顾和反思。这种创新的实践方式,使得民族题材美术创作更加丰富多元,更具生活气息和历史感。“百苗图”的创作精神——尊重和包容各民族文化,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和认识不同民族文化的新视角,这对于构建和谐多元的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苗图” 民族题材美术创作 审美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特征及价值发现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李勇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109-113,共5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题材美术作为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充分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地域性、民族性和宗教情结而具有感人至深的魅力。少数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为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平... 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题材美术作为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充分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地域性、民族性和宗教情结而具有感人至深的魅力。少数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为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少数民族题材美术所具有的时代性、地域性、真实性、生动性等特征使其成为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诠释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的主要方式;记录和保存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题材 美术创作 特性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民族绘画创作研究——西南少数民族题材的绘画创作探索 被引量:4
12
作者 易嘉勋 邱萍 《美术大观》 2011年第12期48-49,共2页
西南少数民族题材的绘画创作,作品须具有时代气息的民族性、地域性、现代性,即表现西南少数民族民众的宗教信仰、审美意识、民俗民风、传统文化、地域特征和历史发展等方面,蕴涵人的全部信息,使以少数民族题材为绘画主题的创作更加突出... 西南少数民族题材的绘画创作,作品须具有时代气息的民族性、地域性、现代性,即表现西南少数民族民众的宗教信仰、审美意识、民俗民风、传统文化、地域特征和历史发展等方面,蕴涵人的全部信息,使以少数民族题材为绘画主题的创作更加突出作品的时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题材 绘画创作 民族 地域性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身份与性别表述——新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被引量:9
13
作者 邹华芬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0-193,共4页
新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往往被表述为纯真美丽的少女和善良、宽厚的妻子和母亲。她们响应民族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召唤,勤劳致富,守护家园,传承民族文化,同时也承受各种欲望和权力的牵扯和撕裂。少数民族女性的性别特征和民族身份... 新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往往被表述为纯真美丽的少女和善良、宽厚的妻子和母亲。她们响应民族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召唤,勤劳致富,守护家园,传承民族文化,同时也承受各种欲望和权力的牵扯和撕裂。少数民族女性的性别特征和民族身份得到了有意识的呈现,也开始逐渐进入到少数民族女性作为个体的内心世界和独特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题材 电影 女性体验 民族身份 国家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身份认同表述 被引量:24
14
作者 邹华芬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15,共2页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影片,是中国电影史上最为耀眼的电影类型,它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动人的爱情表达获得观众青睐的同时,也配合国家意识形态,巧妙宣扬了当时的民族政策。这些影片用歌舞仪式、语言、服饰、景观等符号构筑指认性的身份场...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影片,是中国电影史上最为耀眼的电影类型,它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动人的爱情表达获得观众青睐的同时,也配合国家意识形态,巧妙宣扬了当时的民族政策。这些影片用歌舞仪式、语言、服饰、景观等符号构筑指认性的身份场景,以阶级认同重构他者阵营,在强调各兄弟民族情谊的基础上,顺利地将各族人民团结到建设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来,巩固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电影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身份认同 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形象塑造——新中国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创作(1949-1976) 被引量:8
15
作者 胡清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0-68,189,共9页
二十世纪,少数民族在参与全民抗战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努力中使其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地位凸显,成为塑造新中国多元化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美术创作在新中国时期被明确提出,其形式和内涵不断得到深化,不仅对新中... 二十世纪,少数民族在参与全民抗战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努力中使其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地位凸显,成为塑造新中国多元化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美术创作在新中国时期被明确提出,其形式和内涵不断得到深化,不仅对新中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进行了形象表述,而且成为国画改造和油画民族化道路上重要的灵感来源和精神载体。本文主要通过梳理和分析新中国时期、特别是毛泽东时代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创作,力图探究少数民族题材绘画在塑造新中国多元融合的国家形象方面所发挥的政治意义和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少数民族题材 大团结 国家形象 多元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语境下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人文关怀与社会学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许永康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3-146,共4页
当代语境的显著特征是全球化语境下的消费主义文化特质与高度发达的大众媒介。当代语境在为民族题材油画创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了冲击。全球化语境带来的新文化症候、消费主义特质带来的艺术创作的商品化与符号化、高... 当代语境的显著特征是全球化语境下的消费主义文化特质与高度发达的大众媒介。当代语境在为民族题材油画创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了冲击。全球化语境带来的新文化症候、消费主义特质带来的艺术创作的商品化与符号化、高度发达的大众媒介带来的对传统艺术观念的改变,消减了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社会学意义,造成油画创作中人文关怀的阙如。中国当代的现实语境决定了民族题材油画创作应该自觉地介入和参与社会现实,更多地去关注本土文化与他者的交融过程中自身文化的身份与特质,关注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地区特别是乡村地区人们的社会生活现状,关注贫富差距带来的社会个体生存本身与社会均衡、平稳、持续发展的问题,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社会学意义才能更好地彰显,作为其重要特质的人文关怀才能得以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语境 民族题材油画 人文关怀 社会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弘扬与提升——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主题与叙事变迁 被引量:2
17
作者 顾广欣 李亦中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125-131,共7页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国产电影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呈现出鲜明的差异性。"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国产片中的一个亮点,在体现那一时代意识形态价值的同时融入了观赏性与娱乐性,只对少数民族风情进...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国产电影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呈现出鲜明的差异性。"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国产片中的一个亮点,在体现那一时代意识形态价值的同时融入了观赏性与娱乐性,只对少数民族风情进行了奇观化的展现,没有触及少数民族自身主体文化和身份的建构。新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主题不断得以丰富,表达更趋多元,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得到彰显。进入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用"爱"的主题实现美学境界的升华,在商业电影大潮中坚守民族文化和人类的共有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民族文化主体性 意识形态价值 主题多元化 人类共有精神家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皇清职贡图》与鄂伦春民族题材绘画的发生 被引量:3
18
作者 袁俊华 戚峰 《美术大观》 2013年第2期73-73,共1页
本文通过对《皇清职贡图》所绘关东七族中"鄂伦绰"图像的分析,结合17世纪欧洲探险者对北方通古斯语族萨满教考察的图像记录在深入地认识和理解鄂伦春民族文化的同时,探寻现代意义上的鄂伦春题材绘画的发生。
关键词 皇清职贡图 鄂伦绰图像 萨满教绘画 鄂伦春族 民族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后17年少数民族电影音乐研究——以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乐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0年第2期31-38,共8页
建国后17年是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的黄金时期。电影音乐不仅在电影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对中国电影音乐民族化的艺术探索过程中也呈现出很高的成就。本文以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例,从电影音乐创作模式、主要表现形式和音画... 建国后17年是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的黄金时期。电影音乐不仅在电影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对中国电影音乐民族化的艺术探索过程中也呈现出很高的成就。本文以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例,从电影音乐创作模式、主要表现形式和音画配置方式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探究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与电影音乐二者之间互为作用,相互吸收、转化的复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电影音乐 电影歌曲 民间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中国性”建构民族命运共同体——当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新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卫防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2年第9期16-25,共10页
近年来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以国家意志的建构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中国式情感的别样表达等完成了“中国性”书写,并以此呈现出了建构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自觉。在形式层面,该类影片将类型叙事、民族志叙事等叙事手段融合起来,... 近年来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以国家意志的建构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中国式情感的别样表达等完成了“中国性”书写,并以此呈现出了建构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自觉。在形式层面,该类影片将类型叙事、民族志叙事等叙事手段融合起来,体现出与时代同步的多元叙事特点,在视听语言上也呈现出独特的追求,其多元叙事手段,有效实现了“中国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意志 传统文化输出 镜头语言 中国性 民族命运共同体 民族题材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