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音乐民族志:音乐学研究的人类学路径——兼论我国民族音乐学研究从方志集成到音乐民族志的历史进路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殿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共6页
人类学民族志经历了从业余民族志到科学民族志再到实验民族志的演进,研究方法从"摇椅式"收集到"参与观察"再到主客位叙事的转变;西方音乐学也从业余的"异国情调"的音乐记录到实验室音体系比较(比较音乐学... 人类学民族志经历了从业余民族志到科学民族志再到实验民族志的演进,研究方法从"摇椅式"收集到"参与观察"再到主客位叙事的转变;西方音乐学也从业余的"异国情调"的音乐记录到实验室音体系比较(比较音乐学)再到关注文化研究的音乐学(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而我国的民族音乐研究从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里,从方志性的音乐集成编纂逐步走向音乐人类学学理,走向人类学民族志的文化"深描",进行着音乐民族志方法的实践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人类学 民族 音乐民族 民族音乐 方志 深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音乐学跨学科研究的再审视 被引量:2
2
作者 赵书峰 徐驰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4,154,共8页
民族音乐学跨学科研究是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深度描述与解读音乐潜藏的深层文化逻辑,可以立体多维地审视与观照音乐形态结构与其文化象征意义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生成过程。音乐事象与文化功能的多样性特征要求民族音乐学研究者具备丰富... 民族音乐学跨学科研究是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深度描述与解读音乐潜藏的深层文化逻辑,可以立体多维地审视与观照音乐形态结构与其文化象征意义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生成过程。音乐事象与文化功能的多样性特征要求民族音乐学研究者具备丰富的跨学科知识积累与储备。民族音乐学研究更需要复合型的互动交叉理论来积极拓展学科研究的新视野与新路径。当然,过度运用跨学科理论,会导致研究者“悬置”音乐形态的分析,造成学科身份的自我迷失。因此,聚焦音乐形态结构生成与其文化语境的勾连关系,以及立足学科本位,淡化学科边界,形成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学术研究范式,才是真正的民族音乐学跨学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 “跨科” 身份迷失 音乐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音乐人类学学科名称:基于人类学与民族学关系的视界 被引量:2
3
作者 宋显彪 孙洪斌 李姝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6-130,共5页
人类学是音乐人类学的上位学科,民族学是民族音乐学(音乐民族学)的上位学科。因此,分析人类学与民族学的相互关系特别是着力辨别其不同之处,进而与历史及当前的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实际研究状况相映照,能够清晰的判定,Ethnomusicolog... 人类学是音乐人类学的上位学科,民族学是民族音乐学(音乐民族学)的上位学科。因此,分析人类学与民族学的相互关系特别是着力辨别其不同之处,进而与历史及当前的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实际研究状况相映照,能够清晰的判定,Ethnomusicology所对应学科的中文名称是音乐人类学,即人类学基本理论在音乐学中应用的学科。民族音乐学应被音乐民族学所替代,其学科位置为音乐人类学的下位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人类学 民族 音乐人类学 民族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从边界、“之间”到适应、扬弃——评第一届中泰“‘跨文化’音乐研究”学术交流活动
4
作者 王晓俊 陈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77,共7页
第一届中泰“‘跨文化’音乐研究”学术交流活动由学术研讨会和专场音乐会组成。学术研讨会以“世界音乐‘跨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设四个议题,20位中泰学者参会研讨。专场音乐会由13个特邀节目组成,由中西、古今、雅俗、传... 第一届中泰“‘跨文化’音乐研究”学术交流活动由学术研讨会和专场音乐会组成。学术研讨会以“世界音乐‘跨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设四个议题,20位中泰学者参会研讨。专场音乐会由13个特邀节目组成,由中西、古今、雅俗、传统与现代综合构成“跨文化临响”场域,在现场和直播平台被交汇并记忆。作为世界音乐未来发展基本共识,在尊重、交流、对话、比较、反思基础上,进一步聚焦“边界”“之间”及“适应”“扬弃”诸学理问题,既是“‘跨文化’音乐研究”的学术立场、思想方法与实践路径,也给予当前中国音乐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以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范式转向 “跨文化”对话 世界音乐 文化内与文化间 地方性音乐事件 文化选择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地性、创造性与社会性:中国传统音乐“口传心授”教学的文化特性与社会价值
5
作者 刘小鼎 蔡宗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2,89,I0004,共9页
建构在我国传统音乐特性下的“口传心授”教学,早已经成为培育我国传统音乐最重要的教学方式,然而在社会文化环境巨变的今天,尽管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音乐非常重视,却因为“口传心授”教学方式与现今西方学院派主流教学体系有... 建构在我国传统音乐特性下的“口传心授”教学,早已经成为培育我国传统音乐最重要的教学方式,然而在社会文化环境巨变的今天,尽管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音乐非常重视,却因为“口传心授”教学方式与现今西方学院派主流教学体系有所差异,导致“口传心授”这种传承我国传统音乐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反而被忽略。事实上,口传心授教学具有极强的在地性、创造性与社会性等特质,而这些正是近年来“教育民族音乐学”研究的核心,其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独特的文化特性与重要的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传心授 中国传统音乐 即兴演奏 教育民族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民族音乐学与中国的状态及趋势 被引量:29
6
作者 张君仁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共5页
文章从当代民族音乐学的诸多方面变化入手,论及音乐民族志写作风格的转变;强调音乐研究中的历时性作用,以及在研究领域中的有效拓展等。文章同时论述这些对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界产生的影响。强调民族音乐学研究工作应与人类学的方式、... 文章从当代民族音乐学的诸多方面变化入手,论及音乐民族志写作风格的转变;强调音乐研究中的历时性作用,以及在研究领域中的有效拓展等。文章同时论述这些对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学界产生的影响。强调民族音乐学研究工作应与人类学的方式、方法逐步渗透,认为学科趋势由“民族音乐学”向“音乐人类学”的转移似已成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民族音乐 趋势 音乐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民族音乐学:把音乐史还原到上下文语境中进行研究——兼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书写的难题与对策 被引量:18
7
作者 杨民康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9-126,共8页
中国少数民族暨跨界族群音乐研究同音乐文化史及历史民族音乐学在方法论上均有较大关联。后两类方法主张将民族音乐学或音乐民族志的思维观念和研究方法应用于音乐史研究领域,将已被"提纯"的音乐事象还原为音乐表演和音乐文... 中国少数民族暨跨界族群音乐研究同音乐文化史及历史民族音乐学在方法论上均有较大关联。后两类方法主张将民族音乐学或音乐民族志的思维观念和研究方法应用于音乐史研究领域,将已被"提纯"的音乐事象还原为音乐表演和音乐文化活动过程,把音乐作品、音乐事件和音乐人物还原到其具体生存的上下文语境中进行整体描写,也即将音乐史还原为音乐文化史。本文将结合上述理论观点,围绕"怎样书写音乐文化史?""写谁的音乐文化史?"和"谁来书写音乐文化史?"等问题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民族音乐 音乐文化史 音乐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跨界族群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人类学:学科或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蒲亨强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52,共6页
音乐人类学引入中国后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学科建设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引发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小觑。特别在学科属性问题上引起的困惑与争议持续了漫长岁月。相关讨论已逐渐从表层的译名和学科名称问题而波及到研究的对象、重心、思想、学... 音乐人类学引入中国后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学科建设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引发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小觑。特别在学科属性问题上引起的困惑与争议持续了漫长岁月。相关讨论已逐渐从表层的译名和学科名称问题而波及到研究的对象、重心、思想、学风和传统音乐理论学科发展道路的重大问题。本文在归纳研究国内外相关经验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音乐人类学的性质特点及其中国实践现象进行综合研究,认为它是一种方法论而非学科。只有认清这个关键点,才能正确认识到它的本质属性,恰如其分地借鉴其所长,避免其所短,也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长期的认识困惑与纷争,使中国音乐理论研究在"中国的、传统的、音乐的"道路上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人类学 民族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理论 科建设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音乐学在当代中国之命运 被引量:12
9
作者 蒲亨强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80,204,共6页
民族音乐学传入中国后,与原有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学科发生了较大冲突,形成了倡导与反对两个阵营。冲突焦点涉及研究对象、方法、目标和重心等方面,冲突原因是民族音乐学本身存在的先天不足和倡导者的全面肯定和拔高,以及反对方的反感情绪... 民族音乐学传入中国后,与原有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学科发生了较大冲突,形成了倡导与反对两个阵营。冲突焦点涉及研究对象、方法、目标和重心等方面,冲突原因是民族音乐学本身存在的先天不足和倡导者的全面肯定和拔高,以及反对方的反感情绪与全盘否定。这些都导致民族音乐学的合理因素不能被正确认识和运用,并逐渐波及到中国传统音乐学科建设的思路、方法和方向道路等大问题。本文针对这些现象和问题进行初步分析讨论,并提出自己的基本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民族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理论 科建设 冲撞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静怡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7-110,127,共5页
民族音乐学在民族学人类学的影响下 ,从开始的比较音乐学到后来的民族音乐学经历了学科诞生和发展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其研究对象不断地发生变化 ,从开始的非欧音乐到全人类各民族的音乐、民俗音乐、大众音乐等等。
关键词 民族音乐 研究对象 民族音乐 比较音乐 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梅里亚姆的界定看民族音乐学的学科本质——““民族音乐学的学科本质及研究局限”之二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善武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45,共10页
梅里亚姆为民族音乐学所作界定,由人类学思潮所引起,按照人类学要求作定义,行为研究为中心的模式出自人类学,工作流程属于人类学文化研究的框架,学科方法来源于人类学,研究目的本是人类学的泛目的。从梅里亚姆起,民族音乐学就已经被明... 梅里亚姆为民族音乐学所作界定,由人类学思潮所引起,按照人类学要求作定义,行为研究为中心的模式出自人类学,工作流程属于人类学文化研究的框架,学科方法来源于人类学,研究目的本是人类学的泛目的。从梅里亚姆起,民族音乐学就已经被明确纳入人类学,成为一个将无数人类普遍现象中的音乐现象作为切入对象的人类学的分支研究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里亚姆 界定 民族音乐 科本质 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音乐研究实践——再论民族音乐学在“藏彝走廊”学说中的探索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曦帆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8-114,共7页
近年来,区域文化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藏彝走廊"研究就是一个成功案例,一些研究已取得相应成果,但针对"藏彝走廊"地区信仰民俗与音乐的内在关系之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该文意图从"藏彝走廊"这一特定... 近年来,区域文化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藏彝走廊"研究就是一个成功案例,一些研究已取得相应成果,但针对"藏彝走廊"地区信仰民俗与音乐的内在关系之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该文意图从"藏彝走廊"这一特定历史文化区域予以整体考量,全面关照信仰民俗与音乐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民族音乐学视域来揭示特定历史文化区域中的音乐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 民俗音乐 区域音乐 藏彝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切入→随缘选择→文化思考--论音乐人类学与艺术人类学的学科视域及研究过程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民康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1-57,共7页
如今,一个"艺术人类学"学术群体在中国崛起并发挥日益广泛的影响,体现了艺术学与人类学两大阵营在中国语境条件下的再度交融。作为音乐人类学学者,应该从学术心态、理论方法和实践内容等层面均对此有所准备。20世纪中期以来,... 如今,一个"艺术人类学"学术群体在中国崛起并发挥日益广泛的影响,体现了艺术学与人类学两大阵营在中国语境条件下的再度交融。作为音乐人类学学者,应该从学术心态、理论方法和实践内容等层面均对此有所准备。20世纪中期以来,现代民族音乐学在沿袭了音乐学的基本对象和范围的同时,还接受了人类学的认识论方法及批判性精神,对音乐学传统进行了扬弃。据此,本文提出:可将艺术人类学(含音乐人类学)的对象化考察研究过程简单归纳为三个基本阶段:"艺术切入、随缘选择、文化思考",或者从方位立场上归纳为"客位切入、主位体察、换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人类学 音乐人类学 音乐 人类学 客位-主位 换位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后现代主义宣言 《音乐实践的描述与描述的实践》评介 被引量:9
14
作者 汤亚汀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4-29,共6页
本文所介绍的一组文章,皆从后现代思潮出发,探讨民族音乐学民族志方面的问题。如政治经济及意识形态如何影响着人们对音乐进行认同,如何改变着人们的音乐实践;西方“他者”的概念如何从他民族、他文化扩展为一切同西方有差异的亚群... 本文所介绍的一组文章,皆从后现代思潮出发,探讨民族音乐学民族志方面的问题。如政治经济及意识形态如何影响着人们对音乐进行认同,如何改变着人们的音乐实践;西方“他者”的概念如何从他民族、他文化扩展为一切同西方有差异的亚群体、亚文化。在这一探讨中,流行音乐是一个最理想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 后现代主义 音乐实践 他者 流行音乐 多重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历史与问题——兼论当代的“接轨情结”与中国现代学术的性质及任务 被引量:11
15
作者 宋祥瑞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12,共10页
在中西文化相冲撞的历史大背景下 ,当前关于Ethnomusicology学科身份的讨论 ,已经触及到中国音乐学术界最前沿、最敏感、最深沉的话题。文章通过对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历史的简略梳理 ,挑出了 8个问题 :第一 ,谁是中国 80年代后所谓民族... 在中西文化相冲撞的历史大背景下 ,当前关于Ethnomusicology学科身份的讨论 ,已经触及到中国音乐学术界最前沿、最敏感、最深沉的话题。文章通过对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历史的简略梳理 ,挑出了 8个问题 :第一 ,谁是中国 80年代后所谓民族音乐学的先驱 ,是王光祈、萧友梅还是民歌研究的延安传统 ;第二 ,欧洲中心主义是一个真问题还是一个伪问题 ;第三 ,中国民族音乐研究对象的一再扩大给思维带来了什么样的混乱 ;第四 ,非西方学者研究Ethnomusicology的悖论 ;第五 ,中国近现代历史必然性对现代学术范式的规定性 ;第六 ,中国音乐研究是否仍处在前学术阶段 ;第七 ,对西方科学主义的迷恋导致什么样的危害 ;第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 民间音乐 接轨 知识观 欧洲中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入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西方艺术音乐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慧慧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0-152,共3页
西方音乐是在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产生、发展中多种文化的复合体,是特定文化语境下的产物。西方音乐研究与民族音乐学中关于文化的研究是一致的,都主张对文化解释。因此,不论从研究方法还是研究对象来看,西方音乐与民族音乐学已经有了... 西方音乐是在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产生、发展中多种文化的复合体,是特定文化语境下的产物。西方音乐研究与民族音乐学中关于文化的研究是一致的,都主张对文化解释。因此,不论从研究方法还是研究对象来看,西方音乐与民族音乐学已经有了交融,已进入了民族音乐学研究的视野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音乐 民族音乐 仪式音乐 城市音乐 文化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伍国栋教授的民族音乐学学科意识及其对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贡献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民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2年第2期6-10,共5页
伍国栋教授的学术人生丰富全面,多姿多彩。他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有少数民族音乐、跨界族群音乐、汉族传统音乐以及民族音乐学方法论等,兼具民族音乐学家、音乐民族志学者、音乐教育家、编辑家等诸多身份于一身,而以民族音乐学家和... 伍国栋教授的学术人生丰富全面,多姿多彩。他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有少数民族音乐、跨界族群音乐、汉族传统音乐以及民族音乐学方法论等,兼具民族音乐学家、音乐民族志学者、音乐教育家、编辑家等诸多身份于一身,而以民族音乐学家和音乐民族志学者的称谓能够最为集中地彰显他的学者身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则是最能体现他自己学术人生光彩和学者人格魅力的一个对象领域;《白族音乐志》及瑶、侗、纳西、布朗等族群音乐的考察研究是其音乐民族志个案研究的典范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国栋 民族音乐 音乐民族 少数民族音乐 白族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音乐本体分析:结构与认知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伯瑜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4年第4期1-7,91-92+175-176,共7页
音乐分析是分析者的思维活动,展示着分析者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尽管在分析中分析者努力捕捉着创作者的真实意图,通过西方音乐理论的构架和分析者对创作者实际的采访与对话达到"意图"与"理解"的贯通,但分析者赋予作... 音乐分析是分析者的思维活动,展示着分析者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尽管在分析中分析者努力捕捉着创作者的真实意图,通过西方音乐理论的构架和分析者对创作者实际的采访与对话达到"意图"与"理解"的贯通,但分析者赋予作品的意义往往比创作者意图中赋予作品的意义要多。而民族音乐学的音乐分析则更加复杂。首先是在创作者和分析者之间没有已存在的理论构架作为桥梁,分析者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创作者往往不懂,所以分析成为了分析者自己的游戏;其次,民族音乐学所面对的音乐作品是集体的创造,分析者能找到的个体常常并不理解群体通过历史传承所赋予作品的真正内涵。怎么办?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音乐形态分析应努力解决这一难题。它从作品形式入手,通过作品的形态来解释作品所属的文化群体的社会结构与集体音乐创作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 音乐本体分析 音乐文化分析 音乐认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与反思--民族音乐学在中国四十年的发展历程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曦帆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20年第2期18-32,I0003,I0004,I0005,5,共19页
1980年,南京艺术学院召开首届“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揭开了民族音乐学进入中国大陆的序幕。在过去40年的学术发展历程中,民族音乐学在中国从“南京会议”出发,经历了初建和发展时期,学者们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经验”的民族音乐学... 1980年,南京艺术学院召开首届“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揭开了民族音乐学进入中国大陆的序幕。在过去40年的学术发展历程中,民族音乐学在中国从“南京会议”出发,经历了初建和发展时期,学者们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经验”的民族音乐学,在仪式音乐研究,音乐口述史研究,音乐与认同研究,音乐跨界族群研究,音乐民族志写作等领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 中国 四十年 回顾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建立民族音乐学的中国学派而奋斗——纪念南京会议召开30周年 被引量:6
20
作者 杜亚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2-107,115,共7页
中国民族音乐在世界民族音乐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1980年6月13日在南京艺术学院召开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正式在我国大陆提出民族音乐学的口号已经有30年。现在,我们应响亮地提出建立民族音乐学中国学派的口号,并为之努... 中国民族音乐在世界民族音乐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1980年6月13日在南京艺术学院召开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正式在我国大陆提出民族音乐学的口号已经有30年。现在,我们应响亮地提出建立民族音乐学中国学派的口号,并为之努力奋斗。为达此目的,应做好继承传统、把握方向和面向世界三方面的工作。要建立民族音乐学的中国学派,首先必须继承好两个传统,一是中国人综合思维模式的传统,二是民族音乐学从文化背景入手研究音乐的传统。要建立民族音乐学的中国学派,除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综合思维模式和民族音乐学从文化背景研究音乐的传统之外,还必须牢牢把握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向,而不要越俎代庖地去搞音乐人类学的研究。30年来,我国在民族音乐学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问题也还不少。如果我们能继承好综合思维模式和从文化背景研究音乐的传统,能坚持民族音乐学以音乐为中心的研究方向,并能用"以中格外"的方法,把研究范围扩大到全世界,民族音乐学的中国学派就一定能建立起来,世界的讲坛上必将闪耀中国民族音乐学的灿烂光辉,我们也一定能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民族音乐 中国 音乐文化 中国文化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