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辛亥革命前武汉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被引量:4
1
作者 武群文 《江汉论坛》 1961年第4期39-49,共11页
为了整理武汉市有关資本主义发展的史料,我們对辛亥革命前武汉市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史料的收集和調查訪問工作。这里就当时武汉市民族資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概况,以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关系作一些介紹。
关键词 帝国主义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辛亥革命前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封建势力 清政府 外国洋行 武汉 汉口 面粉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年内战时期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功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48-52,47,共6页
过去的部分中共党史和中国现代史教材,都认为1927年至1937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处于破产或半破产的境地。近来接触到一些资料,感到十年内战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非如此,而是处于曲折的、缓慢的发展之中。大体有三个阶段,1... 过去的部分中共党史和中国现代史教材,都认为1927年至1937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处于破产或半破产的境地。近来接触到一些资料,感到十年内战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非如此,而是处于曲折的、缓慢的发展之中。大体有三个阶段,1927年至1931年间,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是向前发展的;1931年至1935年,经历危机,发展停滞;1936年至1937年间获得再发展,这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促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十年内战 中共党史 危机 现代史 客观存在 民族资本 南京国民政府 资本 棉纺织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彻底埋葬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进行到底——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关于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论述
3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77年第4期44-49,共6页
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建立自己的政权,变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建立自己的政权,变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2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公有制 公私合营企业 社会主义经济 生产力 私营工商业 国计民生 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亥革命前的武汉民族资产阶级 被引量:5
4
作者 冯天瑜 周积明 王永年 《江汉论坛》 1981年第3期73-82,共10页
从1911年10月10日傍晚武昌城新军营房爆发起义枪声以来,历史已向前推进了整整七十年。然而,以武昌起义为高峰的辛亥革命究竟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是单纯的“反满”斗争,还是带有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国内外史学界的认识不尽相... 从1911年10月10日傍晚武昌城新军营房爆发起义枪声以来,历史已向前推进了整整七十年。然而,以武昌起义为高峰的辛亥革命究竟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是单纯的“反满”斗争,还是带有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国内外史学界的认识不尽相同。产生歧见的基本原因之一是,对于中国当时是否已经出现民族资产阶级,看法尚未统一。我们认为,辛亥革命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已经形成,尽管其力量还十分薄弱。辛亥革命从酝酿、爆发到失败,所呈现的独特格局,正体现了领导这次运动的幼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性格特征。 20世纪初叶,中国民族资本初具规模的地区,一是江浙,二是广东,三是湖北。本文拟对辛亥革命“首义之区”——湖北武汉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作一简要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前 帝国主义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武汉地区 武汉市 汉口 资产阶级革命 中国近代工业 手工工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定地沿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
5
作者 叶景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1年第3期8-13,共6页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对三十二年来党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正反两方面经验作出了科学的总结,揭示了实现从新民主主义...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对三十二年来党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正反两方面经验作出了科学的总结,揭示了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必然性,肯定了我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取得的重大成就,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学习《决议》,可以帮助我们认清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制度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科学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生产力水平 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改造 小农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6
作者 赵文绪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12-17,共6页
长期以来.毛泽东经济思想一直未得到科学的评价并给予其应有的地位。本文在探析这种现象形成原因的前提下,系统地阐述了毛泽东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声、,并明确指出:毛泽东是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关键词 毛泽东经济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中国革命和建设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新民主主义社会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改造资本家阶级的伟大胜利
7
作者 徐宝庆 《齐鲁学刊》 1979年第5期1-5,共5页
《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我国建国三十年来,最光辉的成果之一,就是胜利地... 《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我国建国三十年来,最光辉的成果之一,就是胜利地实现了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马克思提出的“剥夺剥夺者”的历史任务在我国已经实现。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被消灭,资本家阶级不存在了,社会主义制度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已确立了自己的稳定的统治。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资产阶级 资本家阶级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道路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 无产阶级专政 新民主主义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科学涵义
8
作者 于俊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1-5,共5页
“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是一个长期争论而未达到共识的一个难题。这种状况为私有化鼓吹者提供了歪曲马克思原意而将私有化黑货塞入其中的一个机会。本文依据马恩的有关论述,对其科学涵义作了新的界定,并对公有制“超前”论观点进行了针... “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是一个长期争论而未达到共识的一个难题。这种状况为私有化鼓吹者提供了歪曲马克思原意而将私有化黑货塞入其中的一个机会。本文依据马恩的有关论述,对其科学涵义作了新的界定,并对公有制“超前”论观点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建个人所有制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马克思恩格斯 公有制为主体 资本主义私有制 私有化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生产资料共同占有 未来社会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观念 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大发展
9
作者 陈士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5-30,共6页
转变观念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大发展陈士奎1993年岁末,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出了《关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这是我省贯彻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采取的一个十分及时的重要措施。党的... 转变观念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大发展陈士奎1993年岁末,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出了《关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这是我省贯彻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采取的一个十分及时的重要措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私营经济 公有制经济 转变观念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私营经济 从业人员 所有制形式 社会化大生产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同盟会内部关于“平均地权”纲领的分歧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永年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32-39,共8页
1 “平均地权”,是同盟会纲领的重要内容,是民生主义的核心。它既是孙中山思想中最具特色、最为其本人所看重的部分,又是三民主义中最具时代特征和阶级标志的部分。然而,在资产阶级革命派内部,“平均地权”又是革命派纲领中意见最为歧... 1 “平均地权”,是同盟会纲领的重要内容,是民生主义的核心。它既是孙中山思想中最具特色、最为其本人所看重的部分,又是三民主义中最具时代特征和阶级标志的部分。然而,在资产阶级革命派内部,“平均地权”又是革命派纲领中意见最为歧异的部分。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平均地权”纲领上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一致到歧异,从潜在到公开,从思想到行动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在1907年以后,又与其它思想上的分歧、宗派的纷争,个人的恩怨等纠缠在一起,互为波澜,此起彼伏,终于导致同盟会内部人心涣散,组织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地权 同盟会 资产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 土地问题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外国资本主义 章太炎 纲领 分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涵
11
作者 贺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4-47,共4页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改造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共产 私营工商业 《共同纲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康有为宏观经济管理思想
12
作者 汤照连 郭小东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56-60,共5页
康有为(1858—1927)是19世纪末期资产阶级变法维新运动的中心人物。在康有为的变法主张中,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要求占着重要的地位。其中《公车上书》是他这一思想的代表作。他在该上书中提出的各项主张,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发展资本主... 康有为(1858—1927)是19世纪末期资产阶级变法维新运动的中心人物。在康有为的变法主张中,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要求占着重要的地位。其中《公车上书》是他这一思想的代表作。他在该上书中提出的各项主张,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纲领。除《公车上书》以外,就如何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确立和发展的问题,康有为又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从而形成了他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管理思想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资产阶级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基本内容 战略目标 康有为 国民经济各部门 工业化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元通公司经营管理的特色
13
作者 蒋少龙 《企业经济》 1988年第11期39-40,共2页
宝元通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宝元通) 是旧中国较大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企业之一。从1920年7月开业到1950年转向国营商业的三十年中,它由四川省宜宾县的一家小铁锅铺起京,逐渐扩大到以百货、绸布的零售为主、兼营批发的多种经营的大型... 宝元通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宝元通) 是旧中国较大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企业之一。从1920年7月开业到1950年转向国营商业的三十年中,它由四川省宜宾县的一家小铁锅铺起京,逐渐扩大到以百货、绸布的零售为主、兼营批发的多种经营的大型百货公司。其分支机构遍布四川的汇安、南溪、泸州、重庆、成都,以及省外的昆明、上海、南京等地,后来在香港、印度也设立了贸易机构。抗日战争时期,宝元通还投资工业生产,开办了纺织、印染、茶叶等工厂。其资本积累也由最初的银元800元扩大到解放初期歇业时的400万元左右。在旧中国,凡是开设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店,如果没有一些自身的经营特点,是难以维持长久的。而宝元通能够在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普遍处于不景气的条件下,由小到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管理 旧中国 团体精神 三十年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抗日战争时期 职工 多种经营 工商企业 资本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14
作者 汤锐祥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19-28,共10页
我国革命胜利后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是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时期。在这时期内,社会的政治、经济情况错综复杂。尽管我们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起国营经济,但由于新中国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出来,敌人的残余势力还有待肃清... 我国革命胜利后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是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时期。在这时期内,社会的政治、经济情况错综复杂。尽管我们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起国营经济,但由于新中国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出来,敌人的残余势力还有待肃清;工人阶级的主要同盟军——农民大部分还没有从封建的经济制度下解放出来;社会生产力原已十分落后,又经过长期战争的破坏,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更是严重的任务。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社会主要矛盾 土地改革 工人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社会经济制度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营经济 没收官僚资本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最早的会计师事务所
15
作者 亢祖合 《财会月刊》 1994年第10期42-42,共1页
中国最早的会计师事务所是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谢霖在北京创办的“正则会计师事务所”,创办于公元1918年(民国七年)6月24日。 会计师事务所,19世纪40年代创建于英国,其后欧洲及美国、日本咸皆效仿,本世纪初引进到中国。最早在中国一些城市... 中国最早的会计师事务所是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谢霖在北京创办的“正则会计师事务所”,创办于公元1918年(民国七年)6月24日。 会计师事务所,19世纪40年代创建于英国,其后欧洲及美国、日本咸皆效仿,本世纪初引进到中国。最早在中国一些城市出现的会计师事务所,是由美、英、法等国开办的。那时,由于我国尚无会计师职业,故各大城市或通商口岸发生经济诉讼案件时,只好聘请外国会计师进行清算、鉴定和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 执业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 会计学 北洋政府 会计师业务 法律地位 会计师职业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191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票小史
16
作者 笑逢 《人民论坛》 1996年第12期51-51,共1页
世界上发行最早的股票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1602年荷兰组建了东印度公司,这是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公司。该公司以发行股票的形式在全国筹集资金,资本总额达6500万荷兰盾。1611年在阿姆斯特丹。
关键词 荷兰东印度公司 股票发行 股份制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小史 股份公司 发行股票 股票交易 资本总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論近代初期資产阶級改良派同洋务派的思想分歧——兼与黃逸峯同志商榷
17
作者 吳松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3年第S4期12-23,共12页
近两年来,史学界对洋务运动的历史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同志认为洋务运动尽管在主观上有反动的意图,但客观上却有发展资本主义方向的进步意义,其中重要论据之一就是洋务运动得到了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这些初期资产阶级改良... 近两年来,史学界对洋务运动的历史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同志认为洋务运动尽管在主观上有反动的意图,但客观上却有发展资本主义方向的进步意义,其中重要论据之一就是洋务运动得到了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这些初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支持。黃逸峯同志在其所作《对研究洋务运动的几点意见》一文中认为王、薛、马、郑等初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都是在洋务运动时期形成的,而且一定程度地影响和作用于洋务派头子和洋务运动,这些人究竟是洋务派还是改良派,也都是值得研究的。”又说:“洋务派的基本思想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思想界限如何划分,也是值得研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务派 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派 李鸿章 思想分歧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郑观应 七十年 进步意义 六十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