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民族责任感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傅敏 陈明龙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126-128,共3页
大学生民族责任感的强弱不仅事关其自身素质,更事关国民整体的人生价值观取向,影响着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大局。当前,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存在着民族责任感严重缺失的状况。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应当利用历史的现实教育功能对大学生进... 大学生民族责任感的强弱不仅事关其自身素质,更事关国民整体的人生价值观取向,影响着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大局。当前,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存在着民族责任感严重缺失的状况。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应当利用历史的现实教育功能对大学生进行民族责任感教育。而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就必须在教学中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历史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三个贴近”,即贴近现实、贴近本地区历史、贴近学生实际的原则,并本着这两个基本原则,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总分式论述法、专题式教学法、个案分析法和个别辅导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民族责任感 教学 原则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学张瑜的责任感
2
作者 张珂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8,共1页
前年,张瑜制片并主演的影片《太阳有耳》在柏林电影节上捧回两项大奖。然而,获奖后的张瑜却没能兴奋起来。原因是一些外国人看了这部电影后产生了误解,认为中国仍生活在影片所描述的那个时代,一个劲地问:“你们中国女人的社会地位还是... 前年,张瑜制片并主演的影片《太阳有耳》在柏林电影节上捧回两项大奖。然而,获奖后的张瑜却没能兴奋起来。原因是一些外国人看了这部电影后产生了误解,认为中国仍生活在影片所描述的那个时代,一个劲地问:“你们中国女人的社会地位还是那么低贱吗?”“中国为什么总是那么落后?”无论张喻如何解释,对当代中国一无所知的外国人仍无法想象中国人现在的生活,中国妇女现在的样子。为此,张瑜十分难受,她感到作为电影人,自己有责任让外国人更多地了解当代中国,发誓要拍一部象样的影片,反映改革大潮中的中国女性风采。经过一年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外国人 影片 女性风采 中国女性 海外华人 民族责任感 中国电影 电影节 社会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教育价值浅谈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冬梅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音乐教育 集体主义精神 审美教育 教育价值 中小学 民族责任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居庸 通八达《撮影》记录百年京张铁路——詹天佑为中国铁路奠基
4
作者 沙敏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43,共2页
詹天佑,他的名字与近代中国铁路发展史连在一起。他以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用留学美国耶鲁大学学到的铁路建筑知识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在晚清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衰败的背景下,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主持修建新易(西陵)、京张、张... 詹天佑,他的名字与近代中国铁路发展史连在一起。他以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用留学美国耶鲁大学学到的铁路建筑知识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在晚清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衰败的背景下,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主持修建新易(西陵)、京张、张绥(张家口至绥远)、川汉(四川至汉口)、粤汉(广州至汉口)等铁路,参与修建关内外、津卢(天津至北京卢沟桥)、萍醴、潮汕(潮州到汕头)、沪嘉(上海至嘉兴)、沪宁(上海至南京)、津浦(天津至浦口)、洛潼(洛阳至潼关)等铁路,其足迹遍及半个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铁路 詹天佑 京张铁路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美国耶鲁大学 铁路发展史 民族责任感 近代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尴尬与反思 被引量:16
5
作者 岳增学 朱成广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32-34,共3页
全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即将全面展开,这场改革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课改需要激情,也需要理性。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重建国家基础教育的主体文化,使基础教育在吸收借鉴多元教育文化的基础上更具时代性和生命力... 全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即将全面展开,这场改革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课改需要激情,也需要理性。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重建国家基础教育的主体文化,使基础教育在吸收借鉴多元教育文化的基础上更具时代性和生命力。因此,这场改革不能丧失我们的教育传统,继承是发展的基础,同时我们必须更多地关注现实的课程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们重建基础教育的美好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理论基础 中国 民族责任感 教育文化 课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紧抓住时代特征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6
作者 王兴和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8年第3期32-33,共2页
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从这几年教育的实践来看,认真把握时代特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使爱国主义教育卓有成效的重要途径。 一、时代特征决定了不同历史时代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 (一)爱国主义是一... 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从这几年教育的实践来看,认真把握时代特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使爱国主义教育卓有成效的重要途径。 一、时代特征决定了不同历史时代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 (一)爱国主义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主题。爱国主义在每个阶段上的一定的思想和行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共同点:1.自然科学家改造祖国山山水水的活动;2.人民维护国家独立,反对民族分裂的斗争;3.对于外来侵略者的回击;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时代特征 社会主义 思想政治工作 对外开放 反对民族分裂 道德习惯 当代中国 民族责任感 台湾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人·新作·新领域——评《跨世纪的忧患——中国社会问题与教育》
7
作者 刘沙 《教育与经济》 1994年第3期64-65,共2页
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跨世纪的忧患——中国社会问题与教育》这本书。掩卷沉思,深感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和应幸,这里,我想把所知所感告诉更多的人,让大家都来读一读这本深蕴着理性与智慧,又汹涌着强烈民族责任感的好书。作者杨东同志... 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跨世纪的忧患——中国社会问题与教育》这本书。掩卷沉思,深感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和应幸,这里,我想把所知所感告诉更多的人,让大家都来读一读这本深蕴着理性与智慧,又汹涌着强烈民族责任感的好书。作者杨东同志系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研究会理事,四川省教育经济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四川师范学院特约研究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世纪 新人 新领域 中国社会 教育万能 教育落后 教育经济 中国教育学会 民族责任感 社会根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战略知识分子——一个重大问题的提出与争鸣——关于“战略知识分子研究”调查综述
8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8-13,共6页
一个伟大时代的兴盛,需要这样一些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引领者,具有远大抱负、远见卓识、学贯中西,深刻洞察时事变迁;一个文明大国的雄起,同样需要这样一些人,他们是国家公民的优秀代表,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人... 一个伟大时代的兴盛,需要这样一些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引领者,具有远大抱负、远见卓识、学贯中西,深刻洞察时事变迁;一个文明大国的雄起,同样需要这样一些人,他们是国家公民的优秀代表,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人民利益为旨归、以国家兴盛为己任、以国家振兴为关怀。我们把他们称之为战略知识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研究 调查综述 中国战略 争鸣 国家兴盛 历史使命感 民族责任感 远见卓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的创造精神
9
作者 于淑云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10,共4页
邓小平的创造精神于淑云邓小平在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向现代化迈进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新的历史条件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突出体现了邓小平的创造精神。学习... 邓小平的创造精神于淑云邓小平在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向现代化迈进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新的历史条件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突出体现了邓小平的创造精神。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创造精神,对于开创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 创造精神 什么是社会主义 一国两制 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民族责任感 新的历史条件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论天下话自信
10
作者 余英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2年第1期2-3,共2页
瑞雪纷飞,辞旧迎新。一九九一年过去了,我们满怀豪情迎来了一九九二年。任何一个不想虚度自己生命的人,每逢岁尾年初,她定会回首审视已走过的路程,瞻望前途,规划自己今后的奋斗目标和前进道路。作为思想活跃,富于理性,知识分子氛围最为... 瑞雪纷飞,辞旧迎新。一九九一年过去了,我们满怀豪情迎来了一九九二年。任何一个不想虚度自己生命的人,每逢岁尾年初,她定会回首审视已走过的路程,瞻望前途,规划自己今后的奋斗目标和前进道路。作为思想活跃,富于理性,知识分子氛围最为浓烈的高等学校的师生,更是会如此。“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最富于民族责任感和社会责任心。谈到“国事、天下事”,我想,在当今世界总的格局发生激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责任 读书声 民族责任感 满怀豪情 民族精神 “和平演变” 中国人学 古代文明 物质文化生活 两大阵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