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世纪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的精神向度 |
罗振亚
邵波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2
|
文化撕裂、文化身位与少数民族诗歌的文化认同问题 |
马绍玺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3
|
当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诗歌语言中的现代意象 |
涂鸿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4
|
对西域各民族诗歌的理论观照——《西域诗歌民族精神研究》评介 |
王佑夫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5
|
台湾少数民族诗歌乡愁主题的山海书写 |
王进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6
|
神灵与生命的礼拜--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诗歌从原型到母题的言说 |
马文美
涂鸿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7
|
当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诗歌创作的现代意识探析 |
涂鸿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8
|
文学制度与当代少数民族诗歌研究 |
魏巍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9
|
在形式的解构与重构中自觉选择——中国当代民族诗歌写作语体的嬗变 |
涂鸿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0
|
少数民族诗歌的一次检阅 |
梁庭望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1
|
论少数民族诗歌的族性本体、文化书写及共同体价值 |
董迎春
覃才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4
|
|
12
|
多民族诗歌里的“城乡中国” |
李长中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3
|
返回物的世界:新世纪少数民族诗歌的时间诗学 |
李长中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4
|
身体书写、性别隐喻与族裔想象——重读1980年以来的少数民族女性诗歌 |
邱婧
|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15
|
少数民族抗战诗歌中“地—国”意识的文学地理学研究 |
王红
张玲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6
|
明清云南少数民族汉语诗歌的地域书写——以文学景观为考察中心 |
马志英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17
|
晓雪与郭小川的文学交往及所受影响 |
牛原
罗宗宇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理性审视与悲悯反观——干天全诗歌的忧患意识 |
李洁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6 |
3
|
|
19
|
从舒婷看新诗潮的实绩——舒婷诗歌研究之六 |
李黎
|
《当代作家评论》
|
1986 |
2
|
|
20
|
高举社会主义诗歌的旗帜——祝贺重庆诗歌讨论会的召开 |
朱子奇
|
《当代文坛》
|
198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