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失落与觉醒 被引量:1
1
作者 俞越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6期45-50,共6页
衡量民族精神健全与否的一个主要标准,在于这个民族是否具有清醒的民族自我意识,是否对自身及周围世界有正确、自觉的认识。当一个民族失去了这样一种自我意识的时候,它的精神就会象一个缺乏自我意识的人那样,陷于或虚骄自大或迷茫沉沦... 衡量民族精神健全与否的一个主要标准,在于这个民族是否具有清醒的民族自我意识,是否对自身及周围世界有正确、自觉的认识。当一个民族失去了这样一种自我意识的时候,它的精神就会象一个缺乏自我意识的人那样,陷于或虚骄自大或迷茫沉沦或狂躁盲动之中。此时,民族危机就不可避免地来到了。回顾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政府 民族自我意识 精神胜利法 中华民族 天朝 西方文明 虚骄 维新 英国殖民主义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环境与民族自我意识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西林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9,共5页
新疆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区域,各民族自识心理较为明显,民族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从总体上讲是健康的,但是也有消极的一面。本文认为:民族意识的发展,必须有利于社会主义祖国的统一,各民族的平等团结、民族进步和共同繁荣。
关键词 民族自我意识 多元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民族意识定义的综述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雪梅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8-81,共4页
民族意识的定义问题是民族意识研究的核心概念,也是民族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二十一世纪民族学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必要对民族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一番梳理,通过对民族意识概念发展在不同时期的整理和其特点的总结,可以使我们对当前... 民族意识的定义问题是民族意识研究的核心概念,也是民族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二十一世纪民族学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必要对民族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一番梳理,通过对民族意识概念发展在不同时期的整理和其特点的总结,可以使我们对当前民族学中民族意识的研究有一个深化的认识并能从中得到进一步研究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意识 民族自我意识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意识再探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瑞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7-40,共4页
民族意识再探李瑞一、民族意识的构成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意识,而民族意识是怎样构成的呢?这是摆在民族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个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论问题。笔者经过反复考察、研究,认为... 民族意识再探李瑞一、民族意识的构成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意识,而民族意识是怎样构成的呢?这是摆在民族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个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论问题。笔者经过反复考察、研究,认为民族意识并非只指民族自我意识,还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意识 构成 中国 民族自我意识 民族关系意识
全文增补中
论中华民族概念的理论界定 被引量:13
5
作者 殷丽萍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5-159,共5页
历来论者认为中华民族就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 ,这是不准确的。用下列文字来界定中华民族概念是比较妥当的 :中华民族是历史上起源于中华大地 ,在追求共同的经济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的 ,具有通用的语言文字和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质的人们的... 历来论者认为中华民族就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 ,这是不准确的。用下列文字来界定中华民族概念是比较妥当的 :中华民族是历史上起源于中华大地 ,在追求共同的经济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的 ,具有通用的语言文字和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质的人们的稳定的共同体。中华大地、追求共同的经济生活是中华民族形成的条件。通用的语言文字和共同心理素质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是中华民族本质属性的体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中华民族 民族自我意识 文化心理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民族过程”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希恩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3期66-69,共4页
关键词 民族过程 民族共同体 过程理论 前苏联学者 民族自我意识 政治过程 文化因素 理论体系 民族研究 经济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兴的中国当抱何种民族心态——从百年中国电影对日本人形象再现的嬗变谈起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开举 薛萍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1-54,共4页
在全球化进程中,尽管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但局部的冲突和动荡仍然大量存在,西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理论也因此引起了学界的深刻反思。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应该如何建构民族价值观念、民族自我意识和国家观念,理性地处理各... 在全球化进程中,尽管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但局部的冲突和动荡仍然大量存在,西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理论也因此引起了学界的深刻反思。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应该如何建构民族价值观念、民族自我意识和国家观念,理性地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是复兴的中国不容回避、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可以从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多角度展开,本期我们以复兴的中国当抱何种民族心态为主题.通过对中国百年电影中日本人形象的分析,对我们自身的文化存在方式、文化个性、民族心态进行反思.以期为当代中国民族国家理论的研究和建构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民族心态 日本人 形象 嬗变 国际国内形势 民族价值观念 民族自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主体性的阐释焦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的身份认同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广昌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3-40,共8页
民族主体性问题的认知程度反映了民族主体的自我意识水平。它理所当然地应该在自我认同和他者认同的框架中显现民族主体的时代特性,并以此来标定民族自身存在的理由。然而,在中国当代哲学的研讨中,却以时空缺位的形式表露出关于这一问... 民族主体性问题的认知程度反映了民族主体的自我意识水平。它理所当然地应该在自我认同和他者认同的框架中显现民族主体的时代特性,并以此来标定民族自身存在的理由。然而,在中国当代哲学的研讨中,却以时空缺位的形式表露出关于这一问题的阐释焦虑,这种焦虑有可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时代课题搁浅于民族主体性这个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中。在走出历史上的族群限定,以哲学的方式消解了民族主体性的朴素认知形式,并且把民族主体性提升为中国当代哲学的核心问题之后,走出民族主体性问题的阐释焦虑,寻觅民族自我意识的当代表达方式,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体性 民族自我意识 阐释焦虑 身份认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民族心理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徐黎丽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147-152,共6页
本文收集了八十年代初至一九九二年间有关研究我国民族心理的三十多篇论文,在此基础上概括了我国民族心理研究状况,并提出了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应注意的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民族心理素质 民族意识 民族性格 民族自我意识 民族心理学 民族研究 阶级心理 心理理论 民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民族心理学角度看产生于祭礼竞技运动的古奥运会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瑞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9-31,共3页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从民族心理学角度出发去对古希腊民族的民族性格、民族自我意识、民族习俗、民族情感认知和民族宗教五个方面对古希腊奥运会展开研究,以期获得一些有益于我国体育运动事业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心理学角度 竞技运动 奥运会 文献资料研究法 祭礼 民族自我意识 民族性格 民族习俗 民族宗教 情感认知 事业发展 体育运动 古希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特点
11
作者 丁龙召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7年第3期57-59,共3页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国内民族压迫和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国家大统一和民族大团结,开辟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的新纪元。特别是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彻...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国内民族压迫和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国家大统一和民族大团结,开辟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的新纪元。特别是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彻底铲除了产生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的社会根源——私有制,进而使我国的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各兄弟民族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结成了团结友爱、平等互助、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也正是随着这种新型民族关系的诞生,作为民族关系中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的民族间矛盾关系即民族问题,也改变了私有制度下所具有的性质和状态,表现了社会主义时期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决民族问题 社会主义时期 民族 新型民族关系 民族自我意识 共同繁荣 民族压迫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国家大统一 总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动物意象叙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成龙 吉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2-55,共4页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倾向于使用“动物意象”进行叙事,其表层意义在于动物是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草原景观下重要的原型隐喻,深层次意义在于“动物的主题通常是人类原始本能的本质性象征”[1]。基于原始本能的动物伦理观念,通过电影语言、景...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倾向于使用“动物意象”进行叙事,其表层意义在于动物是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草原景观下重要的原型隐喻,深层次意义在于“动物的主题通常是人类原始本能的本质性象征”[1]。基于原始本能的动物伦理观念,通过电影语言、景观等文化符号挖掘少数民族内心深处的集体无意识,再转化为民族身份认同、民族自我意识等文化原型成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采用动物意象进行叙事的基本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意象 民族身份认同 集体无意识 意象叙事 民族自我意识 文化原型 表层意义 原始本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心理结构——系统初探 被引量:4
13
作者 荣.苏赫 《心理科学进展》 1985年第4期37-44,共8页
用系统论方法研究民族心理,把民族心理看作一个结构——系统,首先应该搞清楚这个结构——系统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这些因素是怎样排列的?它们相互关系的性质如何?实际上。
关键词 民族心理 民族意志 构成因素 民族性格 心理结构 民族自我意识 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特征 民族意识 群体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心理素质是民族最具有普遍性的特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团英 《求是学刊》 1982年第2期38-43,共6页
关键词 民族心理素质 民族定义 民族自我意识 一般特征 民族形成 普遍性 民族识别 共同地域 经济生活 斯大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传统与现实趋向——“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国民思想状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乐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2-37,共6页
中华民族之所以具有世所公认的巨大凝聚力,从传统的角度上看,在于她形成了较成熟、完备及规范化的思想文化体系。当前,我们提出要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素质,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如何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来增强与提高的问题。而... 中华民族之所以具有世所公认的巨大凝聚力,从传统的角度上看,在于她形成了较成熟、完备及规范化的思想文化体系。当前,我们提出要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素质,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如何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来增强与提高的问题。而要使这方面的探讨具有科学性及可行性,关键的一环便在于对这两者及其关系的现状具有深刻的、准确的实证性了解。为此,我们于1994年2—6月,选取了广东省的广州市、东莞市、清远市三市,进行了调查。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根据这三个城市的情况和特点,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21份,有效回收率为82.17%。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凝聚力 价值意识 调查分析 中华民族民族精神 民族自我意识 现实趋向 国民思想 “中华民族 历史传统 国家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大林民族定义评析及对现代民族特征的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叔涛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19-28,共10页
一 关于民族的特征和民族的定义,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和《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答梅什柯夫、柯瓦里楚克及其他同志)》中作过基本相同的表述,即“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 一 关于民族的特征和民族的定义,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和《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答梅什柯夫、柯瓦里楚克及其他同志)》中作过基本相同的表述,即“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从提出迄今已经七十多年。七十多年来,尽管中外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学者不断有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构成 斯大林民族定义 现代民族 共同心理素质 共同地域 民族自我意识 共同语言 经济生活 人们共同体 民族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民族特征的方法论原则
17
作者 贺国安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9-45,38,共8页
本文认为,民族形成的条件和民族的特征是互相联系的两个不同的范畴,“形成条件”(或曰“形成前提”)是作为民族产生之基础的因素,而“特征”却是表现出一个现象的独特面貌、并把该现象与其他现象区别开的因素。民族特征必须具有族体的... 本文认为,民族形成的条件和民族的特征是互相联系的两个不同的范畴,“形成条件”(或曰“形成前提”)是作为民族产生之基础的因素,而“特征”却是表现出一个现象的独特面貌、并把该现象与其他现象区别开的因素。民族特征必须具有族体的普遍适用性,否则这个特征就不是对民族这一社会现象的正确归纳。不仅如此,民族特征还必须具有“类型区分功能”(亦可称为“对外区分功能”),即它能在民族共同体与其他类型的人们共同体之间划界;还必须具有“族体区分功能”(亦可称为“对内区分功能”),即它能在不同民族单位之间发挥区分作用。根据上述原则,作者认为,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文化特点,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自我意识,才是构成民族共同体之内涵的因素,才揭示出每个民族不可替代的独特面貌。民族自称则是每个民族具备上述本质特征的表象和标志,民族的内婚性又是保障民族诸特征得以存在和延续的手段和条件——这就是民族诸特征的各自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我意识 民族特征 民族共同体 人们共同体 区分功能 方法论原则 类型区分 族体 语言 民族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主体性的现代觉解
18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6-246,共1页
李广昌撰文《民族主体性的中国表达式一一个中国传统哲学范畴的现代体贴》指出,中国哲学曾以“觉解”范畴浓缩了儒、释、道的传统,并且将其凝练为民族自我意识的思维方式。作为现代民族主体性的中国表达式,当代哲学语境中的“觉解”... 李广昌撰文《民族主体性的中国表达式一一个中国传统哲学范畴的现代体贴》指出,中国哲学曾以“觉解”范畴浓缩了儒、释、道的传统,并且将其凝练为民族自我意识的思维方式。作为现代民族主体性的中国表达式,当代哲学语境中的“觉解”不仅来自于它的历史,而且来自于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现代反思。它拒绝了用外在的、永恒的本质限定民族主体的形而上学方法,在认定民族本质的多重性和多样性前提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体性 现代 觉解 中西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 民族自我意识 形而上学方法 哲学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鄂尔多斯地区蒙汉民族文化交流的特征
19
作者 邵方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50-53,共4页
现代鄂尔多斯地区蒙汉民族文化交流的特征邵方黄河沿鄂尔多斯高原的西部北上,东折然后顺东部南下,使鄂尔多斯正好位于黄河九曲最大一曲之处。其北过黄河就是阴山,逾阴山便是苍茫而雄阔的蒙古高原,南越长城则是中原腹地,那里有五千... 现代鄂尔多斯地区蒙汉民族文化交流的特征邵方黄河沿鄂尔多斯高原的西部北上,东折然后顺东部南下,使鄂尔多斯正好位于黄河九曲最大一曲之处。其北过黄河就是阴山,逾阴山便是苍茫而雄阔的蒙古高原,南越长城则是中原腹地,那里有五千年灿烂的文明。鄂尔多斯处于冲要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地区 民族文化交流 城市化进程 蒙汉 现代化进程 城镇集体所有制 民族意识 民族 民族自我意识 农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加强民族地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对策——从苏联民族问题谈起
20
作者 侯尚智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9-14,共6页
近几年来,从黑海之滨到波罗的海沿岸,从南高加索山区到中亚沙漠,在广袤的苏联大地上,民族矛盾错综复杂,民族纠纷迭起,民族冲突愈演愈烈,有组织有纲领的争取民族自主权运动已波及到十多个加盟共和国。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时间之长、... 近几年来,从黑海之滨到波罗的海沿岸,从南高加索山区到中亚沙漠,在广袤的苏联大地上,民族矛盾错综复杂,民族纠纷迭起,民族冲突愈演愈烈,有组织有纲领的争取民族自主权运动已波及到十多个加盟共和国。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时间之长、影响之深实属罕见。民族问题已成为当前苏联的一个十分尖锐迫切的政治问题。它不仅威胁着苏联改革的前途,甚至威胁到苏维埃国家的命运,引起了世界舆论的极大关注。本文拟通过对苏联民族问题经验教训的总结,结合探讨我国加强民族地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苏联民族问题 少数民族干部 民族自我意识 民族团结 长期存在 民族矛盾 民族政策 解决民族问题 民族纠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