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色文化数字智能化传播赋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田钒平 郭庆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9,共10页
数字时代,以红色文化数字智能化传播赋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数字智能化传播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彼此共存、相互促进,并在育人价值基点上具有高度契合性。红色文化与社交... 数字时代,以红色文化数字智能化传播赋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数字智能化传播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彼此共存、相互促进,并在育人价值基点上具有高度契合性。红色文化与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深度融合,扩大红色文化数字智能化传播的范围;算法推荐根据用户画像精准推送红色文化内容,满足各族群众的不同需求;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三维建模(3D)等数字技术,提升各族群众对红色文化的参与感和认同感;跨界整合助力红色文化数字智能化传播,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氛围。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赋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不仅需要突出各族群众共享的红色文化符号,实现红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且还需要加强红色文化数字智能化传播过程中的风险防控和内容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更需要完善与红色文化相关的法律规范,引导红色文化数字智能化传播朝法治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数字智能化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文化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尚书》思想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新生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2,共8页
《尚书》对一系列政治理念、伦理道德、法律、诗歌等方面的思想以及人们生存应该拥有的品行进行了形象、深刻的揭示。它涉及政治家形象范式的历史定位;展示了丰富、系统的政治思想体系;建设了具体、清晰的伦理道德规定。《尚书》是在叙... 《尚书》对一系列政治理念、伦理道德、法律、诗歌等方面的思想以及人们生存应该拥有的品行进行了形象、深刻的揭示。它涉及政治家形象范式的历史定位;展示了丰富、系统的政治思想体系;建设了具体、清晰的伦理道德规定。《尚书》是在叙述历史,又像是在叙述一种社会理想,真实的历史被仔细地梳理之后所凝结的核心价值,包容了先贤所思考的种种社会现实问题以及种种社会生活应该具有的样式,于是,它也就能够高于现实,超越时空,成为一种伦理道德的典范和一座政治思想的高峰横亘在人们的生活世界之中。它所蕴涵的积极因素无疑应该引发当代的高度重视,如强烈的忧患意识,德才兼备的用人观,重视和谐社会建设的理念,勤政勿逸的为政追求,刚柔相济的人格培育,乐以载道的文艺思想,以刑去刑的法制认识等,一系列有价值有意义的阐述至今仍活跃于现代生活中,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对现代社会的运行提供着有益的资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思想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炎黄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邵和平 《学习与实践》 2008年第3期151-154,共4页
炎黄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根基和内在需要。加强炎黄文化的研究和宣传教育,使炎黄文化保持民族性,体现现代性,增强兼容性,推进创新性,努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关键词 炎黄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遗产景观实践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被引量:10
4
作者 桂榕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95,共11页
中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近20年,以文化遗产为内容的景观实践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文化遗产景观实践提供了以人民为中心、从群众文化实践角度开展精神家园建设的新视角和新途径,具有理论适用性和现实针对性。服务精神家园建设... 中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近20年,以文化遗产为内容的景观实践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文化遗产景观实践提供了以人民为中心、从群众文化实践角度开展精神家园建设的新视角和新途径,具有理论适用性和现实针对性。服务精神家园建设的文化遗产景观实践,具有特定的内涵和特性,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文化实践为基础,贯穿于遗产事业、遗产经济和遗产生活三大领域。从其目标定位和内容形式看,主要有民俗生活、展演与旅游体验、社会教育传承三类;从其所依托的载体看,可划分为实体和传媒两类;从其运作特点和效应看,可划归为惰性和活跃性两个范畴。文化遗产景观实践的基本原则体现在:以建设营造精神家园相关场所设施、符号体系和情感氛围为基础,以彰显人民的主体性和创造力为核心,以实现共同体的价值追求为目的。文化遗产景观实践的基础性保障策略包括:通过政策优化机制改善社会环境,通过目标价值评估提升社会效能,通过新媒体科技应用发掘潜力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景观实践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情感基础设施 历史进程重写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