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的阶级基础
1
作者 马骏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6期17-22,共6页
长期以来,国内史学界认为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阶级基础是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容克贵族,这一结论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即纳粹党的基本成员为什么是以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中下层民众?事实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小资产阶级对... 长期以来,国内史学界认为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阶级基础是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容克贵族,这一结论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即纳粹党的基本成员为什么是以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中下层民众?事实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小资产阶级对代表垄断阶级利益的魏玛政府失去了希望,致使寻找新的政治势力来帮助他们改变现状。而这种政治愿望与纳粹党的政治主张相一致。纳粹党将小资产阶级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形成一股极为可怕、破坏力极大的政治力量,并在他们的支持下问鼎中央政权。因此,纳粹党上台后虽代表垄断利益,却不是以垄断资产阶级—容克贵族为阶级基础,它的阶级基础是以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德国中下层民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粹党 民族社会主义 小资产阶级 党的阶级基础 魏玛政府 垄断资产阶级 下层民众 德国 垄断资本 法西斯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国家民族社会主义试验的回顾与前瞻
2
作者 王振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32-36,共5页
“二战”以后,亚非拉近半数左右的民族独立国家,在本国民族主义政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国家在发展进程中遇到了严重的困难、挫折乃至危机。80年代以来,各国纷纷进行调整、改革,发生... “二战”以后,亚非拉近半数左右的民族独立国家,在本国民族主义政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国家在发展进程中遇到了严重的困难、挫折乃至危机。80年代以来,各国纷纷进行调整、改革,发生了某些引人注目的变化。瞻望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民族主义政党 民族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多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说 被引量:1
3
作者 杜玉亭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95-102,共8页
本文对云南多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建构。其立论依据的个性方面, 是作为云南基本省情的民族多、山区多、边疆国境线长, 和作为现代云南基本省情的立体多元差异与市场先后律。文中对云南多民族特色社会主义的定义、内涵及其发... 本文对云南多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建构。其立论依据的个性方面, 是作为云南基本省情的民族多、山区多、边疆国境线长, 和作为现代云南基本省情的立体多元差异与市场先后律。文中对云南多民族特色社会主义的定义、内涵及其发展战略特点进行了全面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定义 省情 民族特色社会主义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引领民族主义思潮的主要原则
4
作者 赵继伟 周珊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7-29,共3页
民族主义思潮是一把"双刃剑",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对其进行有效引领,以发挥其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向作用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引领民族主义思潮,要坚持科学性、及时性、针对性和系统性等原则。科学... 民族主义思潮是一把"双刃剑",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对其进行有效引领,以发挥其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向作用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引领民族主义思潮,要坚持科学性、及时性、针对性和系统性等原则。科学性原则是引领民族主义思潮的前提,及时性原则是引领民族主义思潮的基础,针对性原则是引领民族主义思潮的关键,系统性原则是引领民族主义思潮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 民族主义思潮 引领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5
作者 何晓芳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3-28,共6页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关系一直被看作民族问题研究的重要议题。围绕这个议题,展开了商品经济各种基本原则,如竞争原则、效益原则等与民族关系的诸种讨论。由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长期忽视商品生产,...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关系一直被看作民族问题研究的重要议题。围绕这个议题,展开了商品经济各种基本原则,如竞争原则、效益原则等与民族关系的诸种讨论。由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长期忽视商品生产,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受到传统意识的种种束缚,在研究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商品经济 民族自治地方 基本形式 民族 层关系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产品经济 资本主义 等价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勇于探索 锐意创新——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矛盾研究》
6
作者 李会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44-144,共1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矛盾研究》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特点
7
作者 丁龙召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7年第3期57-59,共3页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国内民族压迫和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国家大统一和民族大团结,开辟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的新纪元。特别是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彻...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国内民族压迫和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国家大统一和民族大团结,开辟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的新纪元。特别是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彻底铲除了产生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的社会根源——私有制,进而使我国的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各兄弟民族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结成了团结友爱、平等互助、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也正是随着这种新型民族关系的诞生,作为民族关系中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的民族间矛盾关系即民族问题,也改变了私有制度下所具有的性质和状态,表现了社会主义时期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决民族问题 社会主义时期 民族 新型民族关系 民族自我意识 共同繁荣 民族压迫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国家大统一 总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探索 新的成果——评唐鸣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矛盾研究》
8
作者 许耀桐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唐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矛盾研究》 社会主义 民族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展社会主义研究的视野——读《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新论》有感
9
作者 陈林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新论》 《概论》 资产阶级社会主义 托洛茨基主义 封建社会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 民族社会主义 社会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拓科学社会主义研究领域的佳作——《云南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述评
10
作者 温茂芬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云南少数民族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意识发展的特点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绍川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27-32,共6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时,就使用过“民族意识”这个概念。斯大林在1913年写的《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中,也谈到过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加强了‘民族意识’”的问题。但是,至今很少有人研究...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时,就使用过“民族意识”这个概念。斯大林在1913年写的《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中,也谈到过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加强了‘民族意识’”的问题。但是,至今很少有人研究民族意识问题,也没有确定它在民族理论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意识 民族 不同民族 社会主义条件下 民族自尊心 社会主义时期 各族人民 地方观念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自豪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民族的认识问题
12
作者 孙青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6-51,76,共7页
近来,我国对社会主义民族有些不同的认识。主要是: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能不能称为社会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可不可以谈发展;什么是民族发展,我国各民族应该怎样发展等。这些问题,关系到中华各民族的命运和前途,关系到国家社会主义现代... 近来,我国对社会主义民族有些不同的认识。主要是: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能不能称为社会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可不可以谈发展;什么是民族发展,我国各民族应该怎样发展等。这些问题,关系到中华各民族的命运和前途,关系到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应该有符合实际的认识。现在提出一点粗浅看法,共同讨论,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发展 民族 列宁 认识问题 资产阶级民族 社会主义时期 民族学概念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荆楚 《云南社会科学》 1982年第4期17-24,共8页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对这一问题学术界存在不同的意见,多数同志认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事实上的不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另一种观点,认为“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事实上的不平等”从概念、...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对这一问题学术界存在不同的意见,多数同志认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事实上的不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另一种观点,认为“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事实上的不平等”从概念、内容、范围与时间上,都不能科学地概括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那么,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是否存在统一的共同的实质呢?作者认为是存在的,这就是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文章从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民族发展的普遍原则、共同繁荣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共同繁荣是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共同繁荣才能逐步解决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等四个方面,论证了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是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繁荣 民族问题 民族 少数民族经济 社会主义时期 兄弟民族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斯大林 压迫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社会主义时期云南的民族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其荣 杜国林 《思想战线》 1984年第1期47-56,5,共11页
关于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关系问题,是关系到实现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党中央对国内民族关系问题非常重视,并且经过调查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问题 民族 少数民族 解决民族问题 社会主义时期 新时期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平等 江青反革命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几个认识问题
15
作者 熊锡元 《思想战线》 1983年第1期33-38,15,共7页
胡耀邦同志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中指出:“进一步发展国内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拟就有关发展我国民族关系的几个认识问题,谈一些粗... 胡耀邦同志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中指出:“进一步发展国内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拟就有关发展我国民族关系的几个认识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其一:民族问题是革命问题一部分的提法并未过时。在现时我国条件下,民族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把民族问题看成“全局性”问题,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它不利于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问题 民族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总问题 民族平等 不同民族 不平等 历史趋向 发展社会主义 民族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法律调节
16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12期27-27,共1页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一九九一年第四期陈曼蓉的文章认为,在用法律调整民族关系时,必须注意处理好以下的关系: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一般』与『特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对范畴。在用法律调整民族关系时,要遵循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一九九一年第四期陈曼蓉的文章认为,在用法律调整民族关系时,必须注意处理好以下的关系: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一般』与『特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对范畴。在用法律调整民族关系时,要遵循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的要求。社会主义法律一经制定和颁布,在法律规定的辖区内的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依法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这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平等性』、『权威性』,也是它的『一般性』。我国的宪法又规定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现在,除了《民族区城自治法》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法律调整 法律调节 民族自治地方 当地民族 单行条例 自治条例 特殊性 民族区域自治法 权力机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17
作者 张宝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17-20,共4页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全省24个少数民族111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居住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13个民族在国境线上与三个国家的同一民族毗邻而居。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同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的...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全省24个少数民族111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居住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13个民族在国境线上与三个国家的同一民族毗邻而居。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同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对社会安定,边防巩固、保证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在云南,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状况,各族人民之间保持了不同程度的交往和联系。但是因为历代反动统治阶级推行民族压迫政策,又造成了很深的民族隔阂。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各民族都成了祖国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共同繁荣 少数民族 民族 社会主义改造 民族压迫 民族分布 民族地区 云南 四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马列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上的三个原则
18
作者 徐至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4,26,共5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根据各国的历史条件和民族关系,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政治形式来解决民族问题。这三种不同的政治形式是民族自决权、联邦制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自决权就是被压迫民族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直至...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根据各国的历史条件和民族关系,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政治形式来解决民族问题。这三种不同的政治形式是民族自决权、联邦制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自决权就是被压迫民族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直至建立独立民族国家的权利。联邦制是由两个以上的共和国或州、邦组成的联盟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有些同志说,这三种政治形式都是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形式,都是马列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上的基本原则。在我看来,这些同志的观点不完全符合马列主义的原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 解决民族问题 民族 三个原则 民族自治地方 少数民族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经济文化 自治机关 民族压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决定因素
19
作者 云布霓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5年第3期47-49,共3页
我国的民族关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进入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也就会随之消灭;民族内部的阶级对抗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也就会随之消失.在... 我国的民族关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进入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也就会随之消灭;民族内部的阶级对抗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也就会随之消失.在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之后,随着各民族内部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消灭,各民族劳动人民真正当家做了主人,我国的民族关系也就基本上形成为劳动人民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巩固和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 民族工作 决定因素 民族 民族问题 正确领导 历史时期 总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0
作者 瓦琪尔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5年第3期34-38,共5页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一个新课题,对这个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给予科学的论证和说明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其实,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早在建国之后就已经出现,后来经过各民族内部的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也就随之基本上形成了.只是...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一个新课题,对这个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给予科学的论证和说明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其实,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早在建国之后就已经出现,后来经过各民族内部的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也就随之基本上形成了.只是由于“左”倾思想的干扰,把本来已经发生了变化的民族关系仍然看作是阶级关系,影响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探讨.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经过在民族问题上所拨乱反正,清理了“民族问题实质上是阶级问题”的错误指导思想之后,才把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突出地提到人们的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干部 民族 民族团结 少数民族 劳动人民 民族问题 民族平等 民族 被剥削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