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再论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向心力、生命力
被引量:8
- 1
-
-
作者
王东
郭新萍
-
机构
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哲学系
-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3年第3期7-11,共5页
-
文摘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多元一体”、众志成城的民族统一凝聚力是古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万众一心、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向心力是中国近代民族精神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是中国现代民族精神的生命力 ;众志成城、战胜非典、持续发展是中国当代民族精神的亲和力。
-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民族精神
民族凝聚力
民族向心力
民族生命力
-
Keywords
ethos
cohesion
centrality
-
分类号
G12
[文化科学]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民众生活蕴藏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内潜力
- 2
-
-
作者
李长莉
-
机构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37-139,共3页
-
文摘
中国民众的生活世界中,蕴藏着民族生存的密码,依生存环境及文化基因而形成特定生活方式。当鸦片战争西方侵略引起民族生存危机时,民众生活与西方主导的世界殖民贸易大市场相连接,成为开启工商业化社会转型的突破口。民众生活方式变化孕育了近代工商市场观念,成为近代重商思想、平等观念启蒙的源泉,以及推动制度改革、走上工业化道路的社会基础和民间动力。直至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民众生活世界中蕴藏的规则与原理,仍然是开拓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础和源泉。
-
关键词
近代工业化
社会转型
民众生活
民族生命力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
-
题名交往推进历史——读《交往与世界历史变迁》
- 3
-
-
作者
黄家城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2000年第6期108-108,共1页
-
文摘
著名学者吴于廑教授把整体世界历史发展的行程解释为是纵向生产力发展和横向交往发展的过程。人们对生产力的发展不陌生,但对交往的发展则不然,传统的交往研究大多从心理学、哲学的角度,历史学中的世界史近年虽也频频使用交往、世界交往这样的词汇,但始终缺乏这方面的系统研究,陈雄章这本专著无疑很好地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
关键词
《交往与世界历史变迁》
吴于廑
生产力发展
民族生命力
-
分类号
K1
[历史地理—世界史]
G236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