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少数民族武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忠杰 龙宇晓 张宝根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1,24,共10页
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浪潮中,中国少数民族武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运用文献计量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关的图书、期刊、论文集等进行分析,用数理统计法对以少数民族武术为主题的研究课题进行统计,结果认为:我国少数民族武术... 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浪潮中,中国少数民族武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运用文献计量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关的图书、期刊、论文集等进行分析,用数理统计法对以少数民族武术为主题的研究课题进行统计,结果认为:我国少数民族武术研究的地域分布不均衡,学科视角狭窄,研究层次有待提高;中国少数民族武术研究要实现突破和创新,建议在研究主题、研究理论和方法层面进行更新和充实,并加强学术对话和理论交流,与国外学界的研究接轨,掌握国际话语主动权,以促进武术乃至整个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武术 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邺都历史上尚武风习与民族武术文化的融合 被引量:2
2
作者 马爱民 芦金峰 +1 位作者 高春明 马爱军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18,共4页
以邺都文化为视角 ,论述了自曹操建都邺城以来各朝代在中国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武事与多民族武术文化的融合及撞击 ,试图廓清当前武术研究中对邺都历史上产生的有影响的武术活动发生地望、时代和人物习武经历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使之... 以邺都文化为视角 ,论述了自曹操建都邺城以来各朝代在中国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武事与多民族武术文化的融合及撞击 ,试图廓清当前武术研究中对邺都历史上产生的有影响的武术活动发生地望、时代和人物习武经历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使之重现邺都武术文化多姿多彩的那段辉煌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文化 尚武 历史 武术活动 重要地位 习武经历 民族武术 发生地 影响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聚落中少数民族武术拳种的田野调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陶朔秀 童国军 王明建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4,共8页
以民族聚落为田野考察点,以少数民族武术拳种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参与观察、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借助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深入探讨7个民族聚落中少数民族武术拳种的生存与传承等问题。研究发现:民族聚落是少数民族武术拳种形成、发... 以民族聚落为田野考察点,以少数民族武术拳种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参与观察、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借助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深入探讨7个民族聚落中少数民族武术拳种的生存与传承等问题。研究发现:民族聚落是少数民族武术拳种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场域和主体实践空间;民族聚落中少数民族武术拳种传承表现为“血—地—业”交织而成的多缘并存的承继状态。具体而言,贵州麻江县龙山镇的苗拳、贵州黎平县觅洞村的黑虎拳和广西平果县春德村的春德壮拳以“血缘”为主导,河北沧州市孟村的八极拳和贵州独山县塘香村的布依拳以“地缘”为主体,云南盈江县喊撒村的孔雀拳和四川宣汉县天台乡的土家余门拳以“业缘”为主干;民族聚落中少数民族武术拳种的“师缘关系”是维系其多缘并存的纽带,“德行礼仪”是其文化品性的律令,而“功有其法、舞有其套、击有其术、拳有其理”是少数民族武术拳种技理意涵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聚落 少数民族武术 拳种 武术传承 德行礼仪 田野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武术中“物”的在场、脱域与出场——以贵州少数民族武术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罗辑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2-75,共4页
少数民族武术中"物"的在场是其民间保留和家族传承的历史存在,承载着族群文化与族群记忆;"物"的脱域是在民运会规则下的创新与再造,是在空间与行为上进行的适应性转换与重构;"物"的出场是民运会场域中的... 少数民族武术中"物"的在场是其民间保留和家族传承的历史存在,承载着族群文化与族群记忆;"物"的脱域是在民运会规则下的创新与再造,是在空间与行为上进行的适应性转换与重构;"物"的出场是民运会场域中的竞技表演,同时,也是对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武术 在场 脱域 出场 民运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全球化发展中我国民族武术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永翔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3-65,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全球化发展中我国民族武术如何发展进行研究。认为:当前我国传统武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传承封闭性、落后性及保守性;传承人员少等问题。提出在保留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科学创新等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武术 武术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少数民族武术文化阐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延庆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7-140,共4页
我国西南是彝、土家、苗、傣、壮、瑶、傈僳、纳西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少数民族武术集宗教、民俗、生产、娱乐于一体,是了解和认识各民族日常生活和文化的途径。研究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考察等方法,从人类学和民族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对&qu... 我国西南是彝、土家、苗、傣、壮、瑶、傈僳、纳西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少数民族武术集宗教、民俗、生产、娱乐于一体,是了解和认识各民族日常生活和文化的途径。研究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考察等方法,从人类学和民族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对"巫、舞、傩"等西南少数民族武术的特殊外在表现形式、独特的遗留形式进行系统分析,阐释少数民族武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文化多元特点,并探讨其在现时社会中的保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文化 少数民族武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少数民族武术创新发展历程、经验及展望 被引量:4
7
作者 吴明冬 张萍 梁勤超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60,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梳理新中国70年少数民族武术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经验并提出新时代发展路径。随着国家文化政策的调整,我国少数民族武术经历了转型发展期、隐秘发展期、恢复发展期、融合发展期四个阶段,主要的发展经验包...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梳理新中国70年少数民族武术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经验并提出新时代发展路径。随着国家文化政策的调整,我国少数民族武术经历了转型发展期、隐秘发展期、恢复发展期、融合发展期四个阶段,主要的发展经验包括坚持共产党在文化创新发展中的领导、重视实践者在文化创新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创新意识在文化发展中的始终引领。建议新时代少数民族武术应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重要思想为引领,实现文化资本向经济、社会资本转化,文化遗产向数字化方向转化和文化资源向文化软实力转化,并实现文化内容、发展模式和治理理念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 少数民族武术 创新发展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办学历程及发展路径 被引量:33
8
作者 刘轶 蔡仲林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76,共4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主要经历了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2个重要时期。从专业办学历史发展的脉络入手,对当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办学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宏观层面控制办学点和招生规模、中观层面...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主要经历了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2个重要时期。从专业办学历史发展的脉络入手,对当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办学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宏观层面控制办学点和招生规模、中观层面加强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微观层面培育特色课程及教材、外延上鼓励对外交流,使即将展开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办学发展方向更为明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民族传统体育 武术民族传统体育 专业 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段位制新体系及其学校推广——基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的视角 被引量:15
9
作者 洪浩 王靖博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9-53,共5页
段位制作为武术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成果,正深刻影响着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当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中所存在着的生源素质不高、报考人数下降,人才培养模式陈旧、课程体系不完善、培养目标错位、就业率偏低等问题正影... 段位制作为武术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成果,正深刻影响着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当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中所存在着的生源素质不高、报考人数下降,人才培养模式陈旧、课程体系不完善、培养目标错位、就业率偏低等问题正影响着专业的生存与发展。新时期的武术段位制改革以回归传统、面向大众为主题,构建起不同于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的评价体系,形成为一个科学的内容体系和完善的管理体系。武术段位制段级标准与学段层次的有机衔接,促进了武术段位制与学校武术教育的契合。武术段位制在学校的有效推广能提高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生源质量,有助于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和就业率,为困境中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找到了破解难题的良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段位制 学校 武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困惑 契合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考试改革中礼仪文化教育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任哲 次春雷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56,112,共5页
随着国家教育强国战略的深化,优质生源的选拔已成为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但在此过程中人们往往聚焦于人才选拔的质量,而忽视其考试教育与导向作用,致使形成了“重选材、轻育人”的招生考试模式。因此,在体育招生考试改革中实现考试... 随着国家教育强国战略的深化,优质生源的选拔已成为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但在此过程中人们往往聚焦于人才选拔的质量,而忽视其考试教育与导向作用,致使形成了“重选材、轻育人”的招生考试模式。因此,在体育招生考试改革中实现考试育人的突破显得尤为重要,既能为前置教育发挥导向作用,又能为入学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基础,从而发挥出招生考试环节的育人作用与功能,实现全方位育人。虽然近年来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考试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改革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尚未完善的方面。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化体育专业招生考试改革工作,积极拓宽改革思路与教育路径,已然成为该领域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民族传统 体育专业 招生考试 改革 礼仪文化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20
11
作者 刘文武 胡陆顺 朱娜娜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4-129,共6页
为提升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运用文献资料、走访调研、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探讨人才培养的困境和对策。研究认为:生源渠道单一、与社会需求和要求脱节、就业对口率及层次低等方面是当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面... 为提升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运用文献资料、走访调研、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探讨人才培养的困境和对策。研究认为:生源渠道单一、与社会需求和要求脱节、就业对口率及层次低等方面是当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提出拓宽生源渠道、更新培养理念、提升文化要求等破解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武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招生改革路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次春雷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5-119,共5页
普通高等学校是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在国家大力发展教育强国战略,争创世界一流本科教育的过程中,作为高等学校选拔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教育招生改革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生源的质量决定了国家培养人才的规格。虽然... 普通高等学校是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在国家大力发展教育强国战略,争创世界一流本科教育的过程中,作为高等学校选拔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教育招生改革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生源的质量决定了国家培养人才的规格。虽然近年来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考试改革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改革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尚未完善及改革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因此,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化专业招生改革工作,积极拓宽改革思路与路径,实现内涵式发展已然成为该领域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教育招生 考试 改革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道精神与民族传统武术的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喻竞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97-298,共2页
随着我们对茶道精神的价值理念认知日益成熟,该精神内涵可以被应用到整个传承机制中,结合民族传统武术的具体内涵,可以看到如果能将茶道精神理念融入其中,其必然能够在提升民族传统武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融入茶道精神内涵。本文拟从茶... 随着我们对茶道精神的价值理念认知日益成熟,该精神内涵可以被应用到整个传承机制中,结合民族传统武术的具体内涵,可以看到如果能将茶道精神理念融入其中,其必然能够在提升民族传统武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融入茶道精神内涵。本文拟从茶道精神的具体内涵认知入手,结合民族传统武术的发展状况及具体表现,通过融入当前文化背景下茶道精神与民族传统武术的融合发展价值及必要性,进而探究茶道精神与民族传统武术的融合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道精神 民族传统武术 融合机制 发展思路 内涵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院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核心能力培养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扬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2-125,共4页
基于当前体育院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目标脱离当今社会需求、培养模式陈旧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整体宏观层次构想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框架改革... 基于当前体育院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目标脱离当今社会需求、培养模式陈旧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整体宏观层次构想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框架改革构思、基于微观层面提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以期为本专业人才核心能力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核心能力培养 武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体育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版专业目录调整视野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思索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春木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33-39,共7页
文章运用实地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北京体育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14所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高等院校就人才培养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文章认为,当前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现实需求有差距... 文章运用实地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北京体育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14所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高等院校就人才培养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文章认为,当前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现实需求有差距;专业方向设置"偏武术轻民体";课程设置"重技术轻人文";学生就业面较窄等问题突出。据此,文章提出了新时期构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专业目录 武术民族传统体育 人才培养 现状思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目标、困境及出路 被引量:9
16
作者 麻江利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7-70,共4页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尚显稚嫩,其突出表现是学科知识缺乏独立性。综合运用文献资料、归纳演绎、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沿着目标→困境→出路的逻辑线路,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主要观点:1)特色鲜...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尚显稚嫩,其突出表现是学科知识缺乏独立性。综合运用文献资料、归纳演绎、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沿着目标→困境→出路的逻辑线路,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主要观点:1)特色鲜明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的目标,该目标达成所倚赖之原动力是实践内容的相对独立;2)边界模糊是阻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保持特色鲜明、走向成熟的重要理论致因;3)反求诸己是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打破边界模糊困境、实现特色鲜明目标的出路。如此,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方能因获得独立性而有成长壮大之可能,才有希望摆脱学科依附阴影,乃至问鼎显学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民族传统体育 学科建设 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侠文化的历史传承与新时代发展 被引量:17
17
作者 郭玉成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0-58,共9页
武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起于正史记载,后入文学创作,与武术文化共生共融,经过两千多年的传续与传扬,已扎根于社会大众,成为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武侠文化的历史传承与中国武术、中华民族品格的形成具有关联性... 武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起于正史记载,后入文学创作,与武术文化共生共融,经过两千多年的传续与传扬,已扎根于社会大众,成为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武侠文化的历史传承与中国武术、中华民族品格的形成具有关联性,历史悠久的中国武术与中国人推崇重然诺、讲信誉、临危不苟、舍生取义的品格共同创生了中国的武侠文化。与西方骑士有明确的社会阶层不同,中国武侠群体的社会面更为宽泛。步入新时代,武侠文化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推进中发挥积极作用。武侠文化可通过理论研究、教育教学、民俗节日、国际交流等路径传续与传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民族传统体育 游侠 武术 中华民族 文化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朝旭教授简介
18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李朝旭,1966年出生,广州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带头人、学术委员会委员,三级教授,中国武术八段,上海体育学院校外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岭南武术的历史与文化、太极拳技理技法及其健身机制、武术非遗研究;兼任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 李朝旭,1966年出生,广州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带头人、学术委员会委员,三级教授,中国武术八段,上海体育学院校外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岭南武术的历史与文化、太极拳技理技法及其健身机制、武术非遗研究;兼任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理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太极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分会常委、广东省华南教育历史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广州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广东省少数民族体育协会会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体育学院 少数民族体育 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武术 上海体育学院 武术协会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武术民族传统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