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的政治、历史和文化复杂性,让电影学领域的"中国电影"或"华语电影"一词充满争议。安德鲁·西格森(Andrew Higson)的"民族电影概念"(The Concept of National Cinema)指出了民族电影之于民族文化身份构建的关系,...两岸三地的政治、历史和文化复杂性,让电影学领域的"中国电影"或"华语电影"一词充满争议。安德鲁·西格森(Andrew Higson)的"民族电影概念"(The Concept of National Cinema)指出了民族电影之于民族文化身份构建的关系,然而该理论侧重于传统的国家/民族概念,将其应用到两岸三地时,其局限性显而易见。在阐明电影作者论前沿理论的基础上,本文试图提出一个作者导演理论框架,来化解传统民族电影理论的局限性,为研究两岸三地华语电影民族文化身份提供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和视角。展开更多
文摘两岸三地的政治、历史和文化复杂性,让电影学领域的"中国电影"或"华语电影"一词充满争议。安德鲁·西格森(Andrew Higson)的"民族电影概念"(The Concept of National Cinema)指出了民族电影之于民族文化身份构建的关系,然而该理论侧重于传统的国家/民族概念,将其应用到两岸三地时,其局限性显而易见。在阐明电影作者论前沿理论的基础上,本文试图提出一个作者导演理论框架,来化解传统民族电影理论的局限性,为研究两岸三地华语电影民族文化身份提供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和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