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霍巴利王》中印度音乐风情软性与硬性内核差异性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可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10-112,共3页
印度音乐相传由梵天传入人间,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印度音乐是"神"与"音""灵"与"乐"的天籁切点,同时,更是具有传奇般的形诸于意识的音乐的神性与灵性的结合点。印度音乐甫一进入中国,立即成为一种中国音乐圣经,随着印度电影的引入... 印度音乐相传由梵天传入人间,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印度音乐是"神"与"音""灵"与"乐"的天籁切点,同时,更是具有传奇般的形诸于意识的音乐的神性与灵性的结合点。印度音乐甫一进入中国,立即成为一种中国音乐圣经,随着印度电影的引入而一夜之间变得家喻户晓,中国普通观众对于印度音乐风情也因此获得了一种后天固化式的刻板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音乐 对照分析 中国音乐 梵天 男主角 二元文化 世界音乐 国产影片 民族根性 歌舞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现当代绘画中的“陕北人”艺术形象
2
作者 仝朝晖 《西部文艺研究》 2024年第5期97-102,共6页
在中国现当代艺术话语体系中,“陕北”是一种超越地域且具社会化意义的文化意象,而“陕北人”也具有特定的文本象征性涵义。从20世纪中期后,中国艺术表现中出现了众多不同形式的“陕北人”形象,因为艺术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观念不同,... 在中国现当代艺术话语体系中,“陕北”是一种超越地域且具社会化意义的文化意象,而“陕北人”也具有特定的文本象征性涵义。从20世纪中期后,中国艺术表现中出现了众多不同形式的“陕北人”形象,因为艺术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观念不同,从而形成了中国现当代绘画中“陕北人”图像谱系。通过对其进行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以此为脉络,去认识和讨论中国艺术的过去历史和当下发展,以及未来激变中的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 黄河 革命 人民 民族根性 绘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我的圣途》中的彝族视觉环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龙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57-59,共3页
《我的圣途》这部彝族视域下的影视艺术作品中的圣途,既指影片中美丽且神秘的布希莱托,又指影片中彝族同胞对于其宿命与信仰的不懈追索。同时,亦指代了这部影片中的心灵跋涉,与心灵远足的那条无尽的旅途。《我的圣途》的男主角是一位彝... 《我的圣途》这部彝族视域下的影视艺术作品中的圣途,既指影片中美丽且神秘的布希莱托,又指影片中彝族同胞对于其宿命与信仰的不懈追索。同时,亦指代了这部影片中的心灵跋涉,与心灵远足的那条无尽的旅途。《我的圣途》的男主角是一位彝族祭司——毕摩,众所周知,毕摩是彝族传统历史与文化的踵继者和操作者,毕摩以诵经、作法、司仪等代行天人沟通之职,既是彝族同胞的精神向导,又是彝族同胞的信仰皈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社会 男主角 毕摩 影视艺术 视觉环境 布希 民族精神 文艺片 民族根性 世界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