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现代建筑民族根生性的意蕴表达 被引量:8
1
作者 单琳琳 刘松茯 《华中建筑》 2012年第7期36-39,共4页
进入21世纪初,日本建筑界对装饰的、或历史样式的建筑已无兴趣,很少触及纯粹的仿造风格,但对民族趣味的偏爱却广泛存在,这是受日本民族性的直接影响。民族根生性是使建筑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总能回到本民族文化的本能的、非意识行为... 进入21世纪初,日本建筑界对装饰的、或历史样式的建筑已无兴趣,很少触及纯粹的仿造风格,但对民族趣味的偏爱却广泛存在,这是受日本民族性的直接影响。民族根生性是使建筑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总能回到本民族文化的本能的、非意识行为。日本的现代建筑具有独特的内涵,而形成日本现代建筑内涵的核心因素是日本民族的根生性。他们表现在建筑形态的物哀式表达、建筑环境的共生式表达、建筑审美的神格式表达和建筑技术的精准式表达。通过建筑实例与民族理论的结合分析,得出现代日本建筑创作思维是具有深厚的传统文脉和坚固的民族根生性、多变的非线性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建筑 日本式建筑 民族根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民族音乐之根》 被引量:7
2
作者 鲍元恺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51-52,共2页
中国古代首部诗歌总集<诗经>,后人以歌词内容和音乐风格将其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悠悠长河,大浪淘沙,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证明,其中真正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璀璨明珠是"风",是周朝十五个... 中国古代首部诗歌总集<诗经>,后人以歌词内容和音乐风格将其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悠悠长河,大浪淘沙,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证明,其中真正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璀璨明珠是"风",是周朝十五个地区那令后人一唱三叹的160首民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民歌 中国 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诵读经典中追寻民族精神之根
3
作者 张泽军 《四川教育》 2019年第19期35-35,共1页
中华经典诗文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少年儿童对中华优秀文化和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 中华经典诗文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少年儿童对中华优秀文化和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提升少年儿童的道德素养和语文素质等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精神之 诵读经典 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 伦理道德教育 少年儿童 经典诗文 民族自豪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民族舞蹈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克芬 《民族艺术研究》 2007年第5期4-6,共3页
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舞蹈。人们通过舞蹈教育子孙,在歌舞中唱述历史、歌颂民族英雄、传诵民族美德、赞美家乡。数千年来,人民自发、顽强地传承中华民族的舞蹈文化。民族舞蹈是民族的根脉,祝愿所有舞蹈教育家们代代传承、精心保护... 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舞蹈。人们通过舞蹈教育子孙,在歌舞中唱述历史、歌颂民族英雄、传诵民族美德、赞美家乡。数千年来,人民自发、顽强地传承中华民族的舞蹈文化。民族舞蹈是民族的根脉,祝愿所有舞蹈教育家们代代传承、精心保护和发展这可贵的民族根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舞蹈教育 创造 传承 民族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民族文化 展现中华精髓——浅谈中国艺术教学改革之路 被引量:1
5
作者 齐园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15-117,共3页
我国当前的美术教育存在着一些崇外因素,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教育的当务之急。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立足本民族的特色,继承前辈的文化遗产,循着民族艺术发展的足迹,融合古今,去开发我们的教育模式,最终创造... 我国当前的美术教育存在着一些崇外因素,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教育的当务之急。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立足本民族的特色,继承前辈的文化遗产,循着民族艺术发展的足迹,融合古今,去开发我们的教育模式,最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生命美育 中国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根”降落北京
6
作者 子馨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6,共1页
2003年11月28日,由著名青年指挥家彭家鹏执棒,我院东方交响乐团演奏的,题为“民族强音 金色回响”的“中国根”民族交响音乐会全国巡演汇报演出,在北京保利剧院成功上演。出席晚会现场的有全国政协、全国人大的领导同志。
关键词 “中国民族交响音乐会 全国巡演汇报演出 北京保利剧院 彭家鹏 指挥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现当代绘画中的“陕北人”艺术形象
7
作者 仝朝晖 《西部文艺研究》 2024年第5期97-102,共6页
在中国现当代艺术话语体系中,“陕北”是一种超越地域且具社会化意义的文化意象,而“陕北人”也具有特定的文本象征性涵义。从20世纪中期后,中国艺术表现中出现了众多不同形式的“陕北人”形象,因为艺术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观念不同,... 在中国现当代艺术话语体系中,“陕北”是一种超越地域且具社会化意义的文化意象,而“陕北人”也具有特定的文本象征性涵义。从20世纪中期后,中国艺术表现中出现了众多不同形式的“陕北人”形象,因为艺术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观念不同,从而形成了中国现当代绘画中“陕北人”图像谱系。通过对其进行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以此为脉络,去认识和讨论中国艺术的过去历史和当下发展,以及未来激变中的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 黄河 革命 人民 民族根 绘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霍巴利王》中印度音乐风情软性与硬性内核差异性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可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10-112,共3页
印度音乐相传由梵天传入人间,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印度音乐是"神"与"音""灵"与"乐"的天籁切点,同时,更是具有传奇般的形诸于意识的音乐的神性与灵性的结合点。印度音乐甫一进入中国,立即成为一种中国音乐圣经,随着印度电影的引入... 印度音乐相传由梵天传入人间,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印度音乐是"神"与"音""灵"与"乐"的天籁切点,同时,更是具有传奇般的形诸于意识的音乐的神性与灵性的结合点。印度音乐甫一进入中国,立即成为一种中国音乐圣经,随着印度电影的引入而一夜之间变得家喻户晓,中国普通观众对于印度音乐风情也因此获得了一种后天固化式的刻板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音乐 对照分析 中国音乐 梵天 男主角 二元文化 世界音乐 国产影片 民族根 歌舞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我的圣途》中的彝族视觉环境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龙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57-59,共3页
《我的圣途》这部彝族视域下的影视艺术作品中的圣途,既指影片中美丽且神秘的布希莱托,又指影片中彝族同胞对于其宿命与信仰的不懈追索。同时,亦指代了这部影片中的心灵跋涉,与心灵远足的那条无尽的旅途。《我的圣途》的男主角是一位彝... 《我的圣途》这部彝族视域下的影视艺术作品中的圣途,既指影片中美丽且神秘的布希莱托,又指影片中彝族同胞对于其宿命与信仰的不懈追索。同时,亦指代了这部影片中的心灵跋涉,与心灵远足的那条无尽的旅途。《我的圣途》的男主角是一位彝族祭司——毕摩,众所周知,毕摩是彝族传统历史与文化的踵继者和操作者,毕摩以诵经、作法、司仪等代行天人沟通之职,既是彝族同胞的精神向导,又是彝族同胞的信仰皈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社会 男主角 毕摩 影视艺术 视觉环境 布希 民族精神 文艺片 民族根 世界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生命化语文课程体系——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生命化语文课程”综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团思 《江苏教育》 2019年第59期12-15,共4页
近年来,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语文学科组进行了“生命化语文”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逐步建立起包括“语文国家课程”“文化语文课程”“文学经典课程”“行为语文课程”“环境语文课程”“语文审美课程”的生命化语文课程体系。
关键词 生命化语文 校本课程体系 民族根 “三质学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人音乐成就黑人文学——论布鲁斯音乐与詹姆斯·鲍德温的《索尼的布鲁斯》 被引量:7
11
作者 宓芬芳 谭惠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51-57,共7页
美国著名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反对自然主义抗议文学创作风格,主张通过其特色鲜明的黑人文化展现黑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最终使白人正确认识、理解并接受黑人。其短篇小说《索尼的布鲁斯》展现了以布鲁斯、爵士乐为代表的... 美国著名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反对自然主义抗议文学创作风格,主张通过其特色鲜明的黑人文化展现黑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最终使白人正确认识、理解并接受黑人。其短篇小说《索尼的布鲁斯》展现了以布鲁斯、爵士乐为代表的黑人音乐的巨大魅力:黑人音乐不仅是黑人民族伟大的精神遗产和生存希望,更是黑人民族寻找民族之根的重要指南。本文通过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思想主题再现布鲁斯的创作手法、音乐旋律、发展历史及其民族意义,旨在肯定鲍德温对20世纪美国黑人文学走出自然主义抗议文学窠臼,走向以黑人文化为基础的新型现代黑人文学做出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德温 《索尼的布鲁斯》 布鲁斯 黑人文学 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民间艺术文创新模式
12
作者 宋湲 《天工》 2022年第15期1-1,共1页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的演讲中说:“‘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日...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的演讲中说:“‘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交汇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优秀的文化是民族之根、民族之魂,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代中国,在传承创新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交流 民族之魂 传承创新 民间艺术 创新模式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交汇融合 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13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字 华文文学 汉字 拼音文字 民族 汉族文化 表达力 生死攸关 魅力 可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荔园小记
14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6年第4期15-15,共1页
古荔园小记杨玲广东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有个古荔枝园,据说是个贡园,荔树百株,多为四百年以上的长者,是古代用以进贡朝廷的荔枝园子。古荔枝园里,有一株荔枝树,干如盘龙,苍老而挺拔;叶如罗伞,苍苍黑黑,擎着云天。它高有十三米,... 古荔园小记杨玲广东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有个古荔枝园,据说是个贡园,荔树百株,多为四百年以上的长者,是古代用以进贡朝廷的荔枝园子。古荔枝园里,有一株荔枝树,干如盘龙,苍老而挺拔;叶如罗伞,苍苍黑黑,擎着云天。它高有十三米,树围四米半,覆盖着一千平方米的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园 早熟荔枝 种植历史悠久 古荔枝树 文学创作 散文家 创造力 广东高州 民族 青春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