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民族理论本土化与费孝通研究民族的思想维度 被引量:1
1
作者 郎维伟 文晓波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16-22,共7页
中国民族理论本土化建构包含三个层次,费孝通的学术成果作为第三层次是对中国民族理论本土化的贡献,而且为第二层次理论的顶层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费孝通作为民族研究领域的大师级学者,他从历史、社会、文化三个维度研究中国民族,提出... 中国民族理论本土化建构包含三个层次,费孝通的学术成果作为第三层次是对中国民族理论本土化的贡献,而且为第二层次理论的顶层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费孝通作为民族研究领域的大师级学者,他从历史、社会、文化三个维度研究中国民族,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边区开发和民族共同繁荣的理论、民族"文化自觉"的理论等学术成果。这些成果与民族理论学科的研究范畴完全契合,将其视为中国民族理论本土化的组成部分是可以肯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理论本土化 费孝通 民族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救国:民国时期民族学本土化的取向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福强 董茂林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0-78,共9页
强调知识服务国家建设,通过学术救国,这在民国时期民族学家的知识生产中根深蒂固,是民族学本土化的重要特征,在学科属性定位、学术范式出现及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均有体现。民国时期民族学本土化应用性格的生成,有文化传统等结构性外因,... 强调知识服务国家建设,通过学术救国,这在民国时期民族学家的知识生产中根深蒂固,是民族学本土化的重要特征,在学科属性定位、学术范式出现及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均有体现。民国时期民族学本土化应用性格的生成,有文化传统等结构性外因,也有民族国家建构的场景性影响,是多重因素作用下学者的一种应变之道。学术的应用性要求民族学首先是一门科学,它以探寻社会规律为目标,通过呈现社会事实求得问题解决之道。民国时期的民族学家大力宣扬民族学的科学属性,在科学化转型过程中,民族学讲求阐释和意义的人文属性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属性一定程度上受到压抑,持续影响着中国民族学发展,亦成为今天民族学中国学派构建面临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本土化 应用人类学 科学主义 学科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折扣视角下中国电影故事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创新思路 被引量:2
3
作者 闫子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9-72,共4页
电影的文化属性为文化“走出去”战略构筑了坚实的实施路径。然而,在跨文化传播的宏大进程中,电影的效果往往深受文化折扣的掣肘。在跨文化传播的广阔语境下,如何妥善平衡并优化文化折扣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动态关系,对于推动中国电影在海... 电影的文化属性为文化“走出去”战略构筑了坚实的实施路径。然而,在跨文化传播的宏大进程中,电影的效果往往深受文化折扣的掣肘。在跨文化传播的广阔语境下,如何妥善平衡并优化文化折扣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动态关系,对于推动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罗伯特·麦基的故事理论,深入剖析故事结构、背景设定、类型归属、角色塑造和深层意义,可洞察这些元素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引发的文化折扣现象。在此,以电影《流浪地球》和《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例,基于以上框架,探讨它们是如何通过一系列创新策略,有效减轻文化折扣的影响,进而为中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探索出一条可行的提升效能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文化折扣 海外传播 民族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之交中国民族学的使命
4
作者 马曜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5-47,共3页
世纪之交中国民族学的使命马曜民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和具有时代精神的学科,是为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服务的学科。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调查研究国内各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现状,建立起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对我国民... 世纪之交中国民族学的使命马曜民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和具有时代精神的学科,是为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服务的学科。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调查研究国内各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现状,建立起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对我国民族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1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 世纪之交 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地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民族本土化 社会主义民族 研究历史 民族问题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