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由风俗之镜/径——杨志军《雪山大地》的历史意识与文化意涵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金胜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1,共8页
《雪山大地》以地方民族风俗为方法重塑民族记忆,重述国家历史,建构民族文化认同。风俗成为窥见民族生活、情感和精神的艺术之镜/径。小说既以风俗为镜,映照民族生活状态和时代流转;又以风俗为径,深入生活的细处和历史文化纵深,揭示民... 《雪山大地》以地方民族风俗为方法重塑民族记忆,重述国家历史,建构民族文化认同。风俗成为窥见民族生活、情感和精神的艺术之镜/径。小说既以风俗为镜,映照民族生活状态和时代流转;又以风俗为径,深入生活的细处和历史文化纵深,揭示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经由《雪山大地》中风俗的描述方式,可见新时代中国文学蕴含的历史意识及叙事美学的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认同 叙事美学 民族记忆 文化意涵 民族文化心理结构 描述方式 民族风俗 杨志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文化移植、文化整合与文化格式的重建——《20世纪美国文化研究》序论 被引量:1
2
作者 顾胜 《常熟高专学报》 2002年第3期31-35,共5页
综观 2 0世纪美国文化 ,对外来文化的广为吸纳 ,积极移植 ;重视人的主体性的研究 ;以及务实求真的价值观念与理性思维方式 ,促成了美国文化的多元斑斓 ,铸就了美国的民族性格与文化特征。然而 ,随着晚期资本主义的到来 ,面对美国民族文... 综观 2 0世纪美国文化 ,对外来文化的广为吸纳 ,积极移植 ;重视人的主体性的研究 ;以及务实求真的价值观念与理性思维方式 ,促成了美国文化的多元斑斓 ,铸就了美国的民族性格与文化特征。然而 ,随着晚期资本主义的到来 ,面对美国民族文化结构内在稳定关系的失衡及不协调的产生 ,如何重建理想的文化格式 ,应引起美国有识之士的警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美国文化研究》 序论 美国文化 文化移植 文化整合 文化格式重建 民族文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商品经济与传统文化心态
3
作者 谢道文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172-175,共4页
改革开放、建立现代商品经济关系,既要改革经济、政治、科技等体制上的弊端,同时又要触及和改变民族传统文化心理、心态,重建新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使改革与社会发展具备良好的社会文化心态环境. 一般说来,一种社会文化心理、心态形成不... 改革开放、建立现代商品经济关系,既要改革经济、政治、科技等体制上的弊端,同时又要触及和改变民族传统文化心理、心态,重建新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使改革与社会发展具备良好的社会文化心态环境. 一般说来,一种社会文化心理、心态形成不易,改变亦难.从文化角度可把社会客体分为三个层面,即物质形态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观念文化又包括理论观念和文化心理、心态.文化心理、心态是指人们的性格、气质、兴趣、道德、意向、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经济关系 改革开放 社会发展 社会心理 高度集中 政治 社会文化心理 思想观点 价值取向 民族文化心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造就了自己——与李杭育一席谈 被引量:3
4
作者 黄书泉 《当代文坛》 1986年第2期45-46,共2页
五月末一个细雨濛濛的日子,在幽深美丽的杭州九溪,我拜访了李杭育,与他作了长达六小时的交谈。 李杭育是当代文坛上颇有创作个性的青年作家。他拥有自己独特的生活、题材,和对生活独到的观察、发掘角度,以及特有的表现风格、章法结构。... 五月末一个细雨濛濛的日子,在幽深美丽的杭州九溪,我拜访了李杭育,与他作了长达六小时的交谈。 李杭育是当代文坛上颇有创作个性的青年作家。他拥有自己独特的生活、题材,和对生活独到的观察、发掘角度,以及特有的表现风格、章法结构。他写得较早的《最后一个渔佬儿》就奠定了自己的风格,以后的“葛川江系列小说”便是他创作个性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杭育 作家 川江 钱塘江 系列小说 作品 “根” 创作个性 题材 民族文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克武侠电影叙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崔腾 《电影评介》 2013年第14期15-18,共4页
3D武侠电影《龙门飞甲》,用先进的电影技术呈现着导演的所思所想。从香港电影新浪潮走出的徐克,执著探索,擅长创新。在武侠电影世界中,徐克有着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他在武侠电影制作中表现出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这种特色... 3D武侠电影《龙门飞甲》,用先进的电影技术呈现着导演的所思所想。从香港电影新浪潮走出的徐克,执著探索,擅长创新。在武侠电影世界中,徐克有着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他在武侠电影制作中表现出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这种特色与风格和徐克的主题性创作思维有关,有着明显的民族、时代痕迹。从叙事结构到喜剧性视听语言,直到武侠理念的传达和表现,徐克始终拥有独特的构思方式与表现角度,主观客观的结合使得他的叙事凝聚着传统的文化特色,适应着观众的审美需求。徐克熟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侠电影 喜剧性 叙事结构 视听语言 观众 民族文化心理结构 文化特色 客栈 龙门 影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家具设计研究
6
作者 张欣 《设计艺术研究》 2013年第2期44-48,55,共6页
首先通过修辞分析对人体家具设计进行简要界定,然后借助文献、实物、图片、工艺、流派、风格以及经验等的描述来探讨此类设计的形式史轨迹。再者,藉由设计师设计等实证性研究以建构设计的现代语义,在此基础上将"酒神精神"与... 首先通过修辞分析对人体家具设计进行简要界定,然后借助文献、实物、图片、工艺、流派、风格以及经验等的描述来探讨此类设计的形式史轨迹。再者,藉由设计师设计等实证性研究以建构设计的现代语义,在此基础上将"酒神精神"与中西民族心理、文化结构阐释相结合,指出此类艺术设计的创作特点和美学经验,进而阐述了本土化创新整合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家具 设计史 酒神文化 民族心理及文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就是目的吗?——与《中国画的过去与未来》之作者商榷
7
作者 庞琦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75-74,共2页
《江苏画刊》1985年12期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画的过去与未来》的署名文章,文章说:“艺术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劳动,其本质就是创新。”“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路之时”。“与八十年代我国社会现象之间距离实在太大了,显得那么无能为力和格... 《江苏画刊》1985年12期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画的过去与未来》的署名文章,文章说:“艺术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劳动,其本质就是创新。”“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路之时”。“与八十年代我国社会现象之间距离实在太大了,显得那么无能为力和格格不入。”对此观点,笔者实难与之苟同。现仅就“创新”问题发表一点拙见,以为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画刊 精神劳动 散点透视 西方现代派 马蒂斯 怀斯 八十年代 民族文化结构 审美需要 意象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且说《三寸金莲》——阅读反应批评 被引量:2
8
作者 邹平 《当代作家评论》 1986年第6期85-91,共7页
读一部好小说,赛似在书本上作一次旅游。看到好山好水,打心眼儿里透亮,喝声好还不过瘾,找个角度非要留个影不可。可惜,看小说看到好处,尽管可以拍案称奇,却劳动不了照相机的大驾。只好文字来,文字去,权当作一时兴起,痴人痴语。
关键词 三寸金莲 小说家 中国封建文化 阅读反应 民族文化心理结构 作家 扁平人物 可读性 人物性格 文化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近代风景画艺术巡礼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宁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2-28,共7页
风景从自然走上画布,从背景成为前景,一旦绘画艺术中风景具有独立的审美表现意义,风景画便诞生了。西方近代风景画具有独特的发展轨迹。研究其源流,不仅能揭示风景画发展的内在规律,把握其民族特点,还能由此透视西方民族文化心理结构。... 风景从自然走上画布,从背景成为前景,一旦绘画艺术中风景具有独立的审美表现意义,风景画便诞生了。西方近代风景画具有独特的发展轨迹。研究其源流,不仅能揭示风景画发展的内在规律,把握其民族特点,还能由此透视西方民族文化心理结构。鉴于国内美术理论界对此评介不多,笔者拟对西方近代风景画艺术发展做一简要巡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画 艺术发展 发展轨迹 西方风景画 画布 绘画艺术 民族特点 审美表现 民族文化心理结构 古典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土》及由《厚土》想到的
10
作者 蔡润田 《当代作家评论》 1987年第4期32-34,共3页
就文学创作的描写对象而言,文学观念无所谓更新,毋宁说,只有深化。无论是再现说、表现说抑是审美说、体验说。只要还是文学作品,都不能脱离或改变人(或人的喻体)这个对象主体。成功的作品之所以成功,也不过是作家站在时代的前列,以其先... 就文学创作的描写对象而言,文学观念无所谓更新,毋宁说,只有深化。无论是再现说、表现说抑是审美说、体验说。只要还是文学作品,都不能脱离或改变人(或人的喻体)这个对象主体。成功的作品之所以成功,也不过是作家站在时代的前列,以其先进的审美理想观照社会人生,从而对人的生存境遇和心理结构做了深刻地揭示罢了。如果说,这也与观念有关,那么,说到底还是关于人的本体认识的深化。在李锐的系列短篇《厚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 文学观念 生存境遇 审美理想 文学创作 社会人生 民族文化心理结构 文学作品 对象主体 改造国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