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中的彝族文化自觉——以云南省弥勒县可邑村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昊
郭静伟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1-32,共2页
民族文化生态村是一种力求全面保护和传承优秀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并努力实现文化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乡村建设的新型模式。这种建设模式为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民族地区人民...
民族文化生态村是一种力求全面保护和传承优秀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并努力实现文化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乡村建设的新型模式。这种建设模式为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民族地区人民的文化自觉,从而达到保护、传承与发展好民族文化的目的。云南省弥勒县的一个小山村可邑就从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生态村
可邑村
阿细人
文化
自觉
文化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保护探析——以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为例
被引量:
9
2
作者
尹绍亭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09年第1期97-102,共6页
在全球化、现代化日新月异的新形式下,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多样性的呼声日益高涨。然而,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却有不同的认识。但不管怎样,在保护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文化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必须保护。只重视文化的保护而轻经济的保护不行,...
在全球化、现代化日新月异的新形式下,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多样性的呼声日益高涨。然而,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却有不同的认识。但不管怎样,在保护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文化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必须保护。只重视文化的保护而轻经济的保护不行,反之只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忽略文化的保护也不行,所以文化和生态虽然是两个概念,然而两者之间却有紧密的联系,只有使文化与生态和谐共生,才能达到有效保护的目的。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出于使命感而产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开拓性项目。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从文化事业的角度看,意在探索地域和民族民间文化以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途径;从学术的角度看,是以人类学为核心的多学科结合的应用研究的新课题;从现代化建设的角度看,则可为国家实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提供参考性的理论方法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文化
保护
民族文化生态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族旅游地区保护与开发互动机制探索——云南省邱北县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态村个案研究
被引量:
13
3
作者
王国祥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5-78,共4页
作者通过对云南省邱北县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态村建设过程的回顾,指出在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并探讨了民族旅游地区文化开发和保护之间的互动机制。
关键词
民族文化生态村
互动机制
文化
保护
旅游开发
彝族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中的彝族文化自觉——以云南省弥勒县可邑村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昊
郭静伟
机构
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1-32,共2页
文摘
民族文化生态村是一种力求全面保护和传承优秀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并努力实现文化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乡村建设的新型模式。这种建设模式为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民族地区人民的文化自觉,从而达到保护、传承与发展好民族文化的目的。云南省弥勒县的一个小山村可邑就从中获益。
关键词
民族文化生态村
可邑村
阿细人
文化
自觉
文化
保护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保护探析——以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为例
被引量:
9
2
作者
尹绍亭
机构
云南大学人类学系
出处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09年第1期97-102,共6页
文摘
在全球化、现代化日新月异的新形式下,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多样性的呼声日益高涨。然而,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却有不同的认识。但不管怎样,在保护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文化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必须保护。只重视文化的保护而轻经济的保护不行,反之只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忽略文化的保护也不行,所以文化和生态虽然是两个概念,然而两者之间却有紧密的联系,只有使文化与生态和谐共生,才能达到有效保护的目的。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出于使命感而产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开拓性项目。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从文化事业的角度看,意在探索地域和民族民间文化以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途径;从学术的角度看,是以人类学为核心的多学科结合的应用研究的新课题;从现代化建设的角度看,则可为国家实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提供参考性的理论方法和经验。
关键词
民族
文化
保护
民族文化生态村
Keywords
globalization, modernization, cultural preservation, minority eco - cultural villages.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族旅游地区保护与开发互动机制探索——云南省邱北县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态村个案研究
被引量:
13
3
作者
王国祥
机构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5-78,共4页
文摘
作者通过对云南省邱北县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态村建设过程的回顾,指出在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并探讨了民族旅游地区文化开发和保护之间的互动机制。
关键词
民族文化生态村
互动机制
文化
保护
旅游开发
彝族
文化
Keywords
Ethnical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Village
Interactive mechanism
Cultural protection
Tourist development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G127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中的彝族文化自觉——以云南省弥勒县可邑村为例
吴昊
郭静伟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保护探析——以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为例
尹绍亭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0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民族旅游地区保护与开发互动机制探索——云南省邱北县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态村个案研究
王国祥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