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武术对戏曲武功发展及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建军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1-142,共2页
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现象,在文学、绘画、表演等诸方面都有展现。秦汉时期角抵百戏,武术、杂技、舞蹈、马术、幻术等节目同场演出,规模宏大。许多出土文物充分展现了这一时期的繁盛。汉画像砖、石等文物中所刻画的《聂政自屠》... 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现象,在文学、绘画、表演等诸方面都有展现。秦汉时期角抵百戏,武术、杂技、舞蹈、马术、幻术等节目同场演出,规模宏大。许多出土文物充分展现了这一时期的繁盛。汉画像砖、石等文物中所刻画的《聂政自屠》、《鸿门宴》、《二桃杀三士》等历史人物、故事,生动塑造了武士、剑侠的雄浑气质。可想而知这些人物或是武技高超,或是侠肝义胆,或是斗智斗勇。汉画像中手持兵器人相决斗和人与兽决斗的生动场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武术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位置。这些历史遗存,与我国传统剧目及其表现形式有极相似之处,从而得知,古代摊戏、角抵百戏、隋唐参军戏、宋元杂剧等剧种的产生,戏曲剧目、戏曲表演程式的形成,与中华武术有着深刻渊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 戏曲剧目 戏曲表演程式 演变 武功 民族文化现象 历史人物 出土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字辞典应有“○”“□”的地位
2
作者 王明仓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1-81,共1页
汉语字辞典应有“○”“□”的地位“○”“□”在中国的古籍中,始见于《礼记·投壶第四十》,是鲁国和薛国举行射礼及投壶礼时作为鼓乐谱出现的。行射礼时全用,行投壶礼时半用。严格地说,“○”和“□”不是汉字,它不具有汉字... 汉语字辞典应有“○”“□”的地位“○”“□”在中国的古籍中,始见于《礼记·投壶第四十》,是鲁国和薛国举行射礼及投壶礼时作为鼓乐谱出现的。行射礼时全用,行投壶礼时半用。严格地说,“○”和“□”不是汉字,它不具有汉字的形音义的特点,也不符合六书的造字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经典释文》 工具书 投壶礼 汉字 民族文化现象 造字规律 符号文字 文化积累 太阳和月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