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续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统——论少数民族学校课程中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的利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姗泽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0-73,共4页
少数民族学校课程如何利用本民族文化教育资源,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统接续的实现。少数民族学校课程中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的利用可从四个方面寻求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统接续的实现:一是少数民族学校课程视野的有... 少数民族学校课程如何利用本民族文化教育资源,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统接续的实现。少数民族学校课程中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的利用可从四个方面寻求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统接续的实现:一是少数民族学校课程视野的有效拓展;二是课程内容的扩展;三是灵活多样的与儿童生存状态相适应的课程实施方式的采纳;四是谋求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学校课程体系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学校 民族文化教育资源 课程资源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地位与核心作用间的“二律背反”——民族文化教育场域中的传习馆教育 被引量:3
2
作者 文苹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60-64,共5页
虽然传习馆教育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及运作方式等方面体现出的与国民民族文化教育间的迥异性,使其在民族文化教育场域中被推至边缘化的地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在保存文化多样性、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推进民族文化的保护... 虽然传习馆教育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及运作方式等方面体现出的与国民民族文化教育间的迥异性,使其在民族文化教育场域中被推至边缘化的地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在保存文化多样性、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推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证明传习馆教育不失为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其自身体现出的所处地位与发挥作用间的"二律背反",验证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等在民族文化教育场域中不断博弈的现状。因而,一条以传习馆基本教育理念的普遍建立为前提、社会制度的合理安排为保障、个体主体性民族文化意识的建立为皈依的矛盾消解之路就呼之欲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习馆 民族文化教育场域 二律背反 边缘地位 核心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兵团汉民族之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及途径
3
作者 徐芳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81-85,共5页
兵团要想更好地发挥屯垦戍边的"三大作用",就必须加强与地方的联系和内部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在汉民族和少数民族文化双向教育不对等的情况下,汉民族必须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哲学反思,通过在共同发展经济文化、学校教育、社区... 兵团要想更好地发挥屯垦戍边的"三大作用",就必须加强与地方的联系和内部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在汉民族和少数民族文化双向教育不对等的情况下,汉民族必须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哲学反思,通过在共同发展经济文化、学校教育、社区文化建设中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学习来为兵团的发展注入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团 民族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知识图谱智能化应用——以民族文化教育为视角 被引量:6
4
作者 薛剑莉 拓万亮 邱欣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5-70,共6页
数字科技的飞速发展正在重塑教育教学的生态图景。知识图谱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可以在高效、全面地记录、整理和传播民族文化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加便捷、全面、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体验。目前相关研究比较欠缺,但已显现巨... 数字科技的飞速发展正在重塑教育教学的生态图景。知识图谱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可以在高效、全面地记录、整理和传播民族文化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加便捷、全面、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体验。目前相关研究比较欠缺,但已显现巨大潜力。文章以铜鼓文化为实践案例,探讨非遗知识图谱在民族文化教育中的智能化应用的价值意蕴及其实现技术。首先,以大规模图谱形式组织知识,保存、传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民族文化教育提供素材和支撑,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具有深远的价值意蕴。其次,数据采集、整理,知识表示和可视化展示等实现技术,实现民族文化遗产的深入挖掘、系统整理和有效传播;并通过对非遗知识图谱在智慧教学、教育资源管理、教育评估和决策支持、教育公共服务等智能化实践路径的探索,以期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的融合发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知识图谱 民族文化教育 智能化应用 数字化技术 铜鼓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生互补视域下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达云 肖立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2-53,68,共3页
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这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高校作为培育社会青年精英的摇篮,实施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教育有着其深刻的实然与应然价值。本研究援引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 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这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高校作为培育社会青年精英的摇篮,实施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教育有着其深刻的实然与应然价值。本研究援引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试图在"共生互补"的视域下重新审视高校中的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教育活动,继而提出了在高校开展这项教育活动的一些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教育 多元一体格局 共生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评《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巨洪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更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与支柱。高校担负着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的历史使命,应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和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以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加强大学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更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与支柱。高校担负着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的历史使命,应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和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以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为此,由赵静与王婷婷合著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研究》一书,为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校园人文环境 传统文化活动 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赵静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氛围 当代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实施
7
作者 陈伦旺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90-92,共3页
在我国现有的高等音乐教育机制中 ,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一直处于从属地位 ,这对我国的历史传统和未来发展不利 ;同时 ,与国际音乐教育总趋势相违背。改变这种状况势在必行 ,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专业应首当其冲 ,更新教育观念 ,进行合理... 在我国现有的高等音乐教育机制中 ,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一直处于从属地位 ,这对我国的历史传统和未来发展不利 ;同时 ,与国际音乐教育总趋势相违背。改变这种状况势在必行 ,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专业应首当其冲 ,更新教育观念 ,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 ,努力建设师资队伍 ,承上启下 ,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作为重要专业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音乐专业 民族音乐文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古筝教育为例探讨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凌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2-183,共2页
古筝是民族器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乐器,是中华艺术文化中的瑰宝,受到了当代高校大学生的青睐。本文从《江苏省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五个一"行动实施方案》精神和当代高校大学生的需求出发,探讨了高校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如何... 古筝是民族器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乐器,是中华艺术文化中的瑰宝,受到了当代高校大学生的青睐。本文从《江苏省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五个一"行动实施方案》精神和当代高校大学生的需求出发,探讨了高校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如何加强古筝教育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 古筝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瓶颈与突破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国超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4-139,共6页
随着我国市场化、城市化的推进,民族文化承传遭遇前所未有的阻截,学校成为其主要传承场域是历史必然。时至今日,由于学校教育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内在逻辑差异,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有限性凸显。要修复民族文化发展原动力,须直面学校作用有限... 随着我国市场化、城市化的推进,民族文化承传遭遇前所未有的阻截,学校成为其主要传承场域是历史必然。时至今日,由于学校教育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内在逻辑差异,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有限性凸显。要修复民族文化发展原动力,须直面学校作用有限性,坚守文化传承的内在秩序,尊重教育"三要素"的诉求,完善与制定相关教育政策,重探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传承 民族文化教育 学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德育
10
作者 刘在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8年第2期22-23,共2页
文化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社科等知识的教育,使之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在头脑中融会贯通,久而久之,内化形成的一种涵养,一种气质,一种精神的教育。在这样一种教育中,首先为使学生提高文化素质,必然要对学生进行大... 文化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社科等知识的教育,使之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在头脑中融会贯通,久而久之,内化形成的一种涵养,一种气质,一种精神的教育。在这样一种教育中,首先为使学生提高文化素质,必然要对学生进行大量地和系统地文化知识教育,而学生大量地和系统地掌握文化知识,能为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包括人生观、世界观等)打下坚实的基础。毛泽东同志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愚蠢的人不可能有德行的”。列宁说:“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他还说:“必须善于吸取人类的全部知识,使你们学到的共产主义不是生吞活剥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素质教育 德育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育内容 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性 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文化知识教育 民族文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教育 被引量:61
11
作者 曾宏伟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5年第4期50-51,59,共3页
一、中国文化失语与被殖民的现状 曹顺庆先生曾在上世纪末提出了震惊整个中国文化界的'失语症'.虽然最初他是针对中国文艺理论界而提出的,但这一诊断无疑却具有普适性:不仅是中国文论界,还有中国文学界、文化界以及教育界统统... 一、中国文化失语与被殖民的现状 曹顺庆先生曾在上世纪末提出了震惊整个中国文化界的'失语症'.虽然最初他是针对中国文艺理论界而提出的,但这一诊断无疑却具有普适性:不仅是中国文论界,还有中国文学界、文化界以及教育界统统都患上了严重的'失语症'.这种病症的症状是:在与西方同行交流时提不出自己独特的理论观点,发不出自己独到的话语声音,其言说的方式、内容和用以言说的术语都是西方的.而稍加反思,则不难发现这是当前学界中国文化精神严重缺失的明显表征.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上世纪初的'五四'文化运动以及其后的'文化大革命'两次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和彻底打倒,民族传统文化几乎丧失殆尽.而随着中国国门的洞开,西方文化犹如潮水一般涌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教学目标 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拓性的贡献──《甘宁青民族教育史简编》读后
12
作者 赵远文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4年第4期69-73,共5页
开拓性的贡献──《甘宁青民族教育史简编》读后赵远文1993年12月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甘宁青民族教育史简编》一书(以下称简编),是朱解琳同志继《藏族近代教育史略》后的国内第二部民族教育史的学术专著。其地域包括甘、宁... 开拓性的贡献──《甘宁青民族教育史简编》读后赵远文1993年12月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甘宁青民族教育史简编》一书(以下称简编),是朱解琳同志继《藏族近代教育史略》后的国内第二部民族教育史的学术专著。其地域包括甘、宁、青三省、其民族有十多个,其内容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甘宁青 民族教育 民族传统文化 宗教文化 少数民族 民族文化教育 伊斯兰教 《边疆教育 各族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重视少数民族文字报纸言论队伍的建设 被引量:1
13
作者 霍加阿合买提 《新疆新闻界》 1989年第5期30-31,共2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少数民族新闻队伍建设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广大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是,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少数民族新闻队伍建设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广大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是,在少数民族新闻队伍建设中,言论队伍的建设仍然是个薄弱环节。在编辑、记者中一般能写编后、编者的话,能写编者按、短评的则不多,而能写评论员文章(评论),社论的则很少。究其原因,一是有的领导同志对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能否写出有水平的言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纸言论 少数民族文字 新闻工作者 评论员文章 主观能动作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 国家民委 新闻人才 新闻理论 民族文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开发”背景下西部教育开发的优先性及其走向——一个西部地区“在场者”的教育思考
14
作者 姚琳 彭泽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16,共4页
从工具理性的视角来看,西部大开发成败的关键在于以消除知识贫困为中心任务的西部人的现代开发。从价值理性来观照,西部人的现代开发本身就是西部大开发的终极目标和内容。这两方面决定了教育优先开发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意义。从西... 从工具理性的视角来看,西部大开发成败的关键在于以消除知识贫困为中心任务的西部人的现代开发。从价值理性来观照,西部人的现代开发本身就是西部大开发的终极目标和内容。这两方面决定了教育优先开发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意义。从西部地区的独特实际看,坚定地走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绿色生态教育、现代远程教育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是西部教育开发的唯一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教育开发 民族多元文化教育 绿色生态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 价值理性 优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鄂温克族的社会教育 被引量:2
15
作者 麻秀荣 那晓波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6-42,共7页
鄂温克族的社会教育是为维护和发扬其民族文化传统而进行的传统教育 ,对保持和延续民族特征、维系民族发展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
关键词 古代 鄂温克族 社会教育 民族文化传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览室里的“性”息
16
作者 万立萍 《社会》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性” 性知识 性科学 教育 夫妻感情 生殖健康 女性不育症 “牛郎织女” 图书馆阅览室 民族文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西藏使用藏语文若干问题的探讨
17
作者 朋措扎西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75-80,85,共7页
1987年西藏自治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根据阿沛和班禅两位副委员长的建议,审议通过了《西藏自治区关于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试行);1988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了《若干规定的实施细则》。这些都是根据我国... 1987年西藏自治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根据阿沛和班禅两位副委员长的建议,审议通过了《西藏自治区关于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试行);1988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了《若干规定的实施细则》。这些都是根据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发展西藏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语文 西藏自治区 科学文化素质 少数民族地区 人民代表大会 藏文 民族文化教育 民族 教学体系 汉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