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寻根能拓展民族文化意识吗? |
黄洁
|
《当代文坛》
|
1986 |
1
|
|
2
|
强化“民族文化意识”和文学寻“根” |
缪俊杰
|
《江淮论坛》
|
1986 |
0 |
|
3
|
论以文化为基准的民族意识分类 |
靳晓芳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4
|
论民族文化无意识 |
杨连有
|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5
|
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意识”之觉醒 |
刘辉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6
|
和谐文化的内核:和谐思维方式 |
左亚文
|
《学习与实践》
|
2007 |
10
|
|
7
|
编辑的新境界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
苏娟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
2009 |
0 |
|
8
|
中美诗歌的本土意识:诗人与读者 |
何海伦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9
|
寻“根”: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同步 |
仲呈祥
|
《当代文坛》
|
1985 |
3
|
|
10
|
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论一种比较文学观的建立 |
贾益民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0 |
0 |
|
11
|
新保守主义泛起的背景 |
昌切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2
|
|
12
|
中国人口姓氏窥源 |
王君
|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3
|
有感于作家的理论兴趣 |
刘火
|
《当代文坛》
|
1985 |
2
|
|
14
|
1985年文艺理论批评综述 |
潘凯雄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6 |
2
|
|
15
|
清风吹来雪莲香 |
马丽芳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0 |
|
16
|
密切关注农村的变革 |
李贵
|
《当代文坛》
|
1985 |
0 |
|
17
|
博士生导师区鉷教授 |
陈田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0 |
|
18
|
香港中学汉语文教学一瞥 |
施仲谋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9
|
归去来析——论新时期文学从“现代化”到“寻根”的转变 |
钟秋
|
《云南社会科学》
|
198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