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肇兴侗寨为例 被引量:26
1
作者 徐燕 吴再英 +2 位作者 陆仙梅 陈洪智 石贤昌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53-58,共6页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民族村寨旅游以民族文化为载体的旅游,保护好民族文化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民族村寨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有利于民族地区...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民族村寨旅游以民族文化为载体的旅游,保护好民族文化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民族村寨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文章从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对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的肇兴侗寨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了肇兴侗寨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并从建筑文化、语言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探讨了肇兴侗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及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乡村旅游开发 民族文化保护 肇兴侗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 被引量:150
2
作者 马晓京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0-54,共5页
随着西部旅游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西部地区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民族旅游开发也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给当地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将不可避免地给当地民族文化带来一系列的负面作用。本文分析了民族... 随着西部旅游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西部地区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民族旅游开发也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给当地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将不可避免地给当地民族文化带来一系列的负面作用。本文分析了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消极影响 ,探讨了西部民族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的保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旅游开发 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 被引量:81
3
作者 马晓京 《社会科学家》 2000年第5期46-49,共4页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特别是西部旅游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西部地区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民族旅游开发也将进入一个新阶段。但是 ,从现实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们发现旅游开发在给当地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将不可避免地...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特别是西部旅游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西部地区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民族旅游开发也将进入一个新阶段。但是 ,从现实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们发现旅游开发在给当地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将不可避免地会给当地民族文化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一定要正确处理好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民族旅游开发 民族文化保护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财税政策支持 被引量:2
4
作者 杨京钟 吕庆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131-135,共5页
为研究财税政策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激励作用,采用比较分析和理论论证对现行财税政策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进行定性研究,对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与保护的现状以及财税政策对民族文化保护与建设的现状进行具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为研究财税政策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激励作用,采用比较分析和理论论证对现行财税政策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进行定性研究,对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与保护的现状以及财税政策对民族文化保护与建设的现状进行具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财税政策与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具有紧密的相关性。运用财税政策杠杆调节工具,构建具有中国国情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财税政策激励体系,有效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民族文化保护 财税政策 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被引量:5
5
作者 苏洁 李莉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119-120,共2页
贵州民族区域内封闭与交往并存,民族文化中个性与共性并生,特色鲜明,底蕴深广。而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也已成为贵州旅游发展中的优势资源。文章指出,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的同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走可持续发... 贵州民族区域内封闭与交往并存,民族文化中个性与共性并生,特色鲜明,底蕴深广。而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也已成为贵州旅游发展中的优势资源。文章指出,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的同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以有力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民族文化保护 旅游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文化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保护 被引量:23
6
作者 高红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19-22,共4页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以及人文环境的保护是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旅游并非无烟工业已形成共识 ,传统的文化旅游方式已对旅游地的文化、人文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众多传统文化在旅游的影响下面临消失的危险 ,在民族文化地区 ,发展文化生...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以及人文环境的保护是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旅游并非无烟工业已形成共识 ,传统的文化旅游方式已对旅游地的文化、人文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众多传统文化在旅游的影响下面临消失的危险 ,在民族文化地区 ,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的意义在于使当地的民族风俗、传统文化得以完整保存 ,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保护 民族地区 文化生态旅游 少数民族 传统文化 人文环境 旅游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交融的民族文化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湖北恩施州咸丰县的调查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安辉 周红英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5年第2期127-134,共8页
中华民族文化是各民族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融而形成的文化整体。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的民族文化是土家文化、汉文化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是以具有内聚力的土家族文化特质为中心多民族共享共存的... 中华民族文化是各民族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融而形成的文化整体。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的民族文化是土家文化、汉文化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是以具有内聚力的土家族文化特质为中心多民族共享共存的文化丛现象,文化形态多种多样。近年来,咸丰县的民族文化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群众保护意识淡薄、缺人才、缺设施、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需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法律体系与完善民族文化保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保护 咸丰县 多元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信贷与贵州民族文化保护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罗天勇 张悦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9-102,共4页
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是作为农村核心经济组织的家庭,而载体主要是婚丧嫁娶等仪式。贵州民族文化保护的对象就是由此而形成的各种礼仪。研究民族文化仪式的投融资问题是保护贵州民族文化的关键所在。开展消费信贷不仅可以使基于仪式的民... 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是作为农村核心经济组织的家庭,而载体主要是婚丧嫁娶等仪式。贵州民族文化保护的对象就是由此而形成的各种礼仪。研究民族文化仪式的投融资问题是保护贵州民族文化的关键所在。开展消费信贷不仅可以使基于仪式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对规范农村信贷市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民族文化保护 婚丧嫁娶 礼仪 消费信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保护探析——以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尹绍亭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09年第1期97-102,共6页
在全球化、现代化日新月异的新形式下,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多样性的呼声日益高涨。然而,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却有不同的认识。但不管怎样,在保护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文化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必须保护。只重视文化的保护而轻经济的保护不行,... 在全球化、现代化日新月异的新形式下,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多样性的呼声日益高涨。然而,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却有不同的认识。但不管怎样,在保护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文化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必须保护。只重视文化的保护而轻经济的保护不行,反之只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忽略文化的保护也不行,所以文化和生态虽然是两个概念,然而两者之间却有紧密的联系,只有使文化与生态和谐共生,才能达到有效保护的目的。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出于使命感而产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开拓性项目。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从文化事业的角度看,意在探索地域和民族民间文化以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途径;从学术的角度看,是以人类学为核心的多学科结合的应用研究的新课题;从现代化建设的角度看,则可为国家实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提供参考性的理论方法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保护 民族文化生态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文化保护的人类学视野——兼谈相关人类学理念的中国本土化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桂榕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51-55,共5页
全球化、文化多样性、文化圈与文化层、文化生态、文化空间、文化认同、文化变迁、文化再生产等是与民族文化保护有关的重要人类学概念。基于中国民族文化保护现状,以上人类学理念的中国本土化应用,应体现在四个方面:立足中国国情,借鉴... 全球化、文化多样性、文化圈与文化层、文化生态、文化空间、文化认同、文化变迁、文化再生产等是与民族文化保护有关的重要人类学概念。基于中国民族文化保护现状,以上人类学理念的中国本土化应用,应体现在四个方面: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营造多元文化共荣的文化理念与社会氛围;倡导社会、经济、文化协同发展,推动文化利用与传承保护的良性互动;培育民族文化主体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再生产创新机制;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空间与文化生态建设,完善文化保护社会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保护 人类学理念 中国现状 本土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观质疑 被引量:20
11
作者 熊关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97-99,共3页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倡导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观。本文对此种保护观从六个方面提出质疑,指出这种保护观带来的种种困惑,并提出新的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观即"非断非常"的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观。
关键词 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 非断非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旅游开发阶段民族村寨民族文化保护及影响因素研究——以贵州省肇兴侗寨和三宝侗寨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燕 石秀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5期119-123,共5页
通过对旅游开发程度不同的肇兴侗寨和三宝侗寨的问卷调查和田野调查,分析了两地的旅游开发、民族文化保护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肇兴侗寨的语言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建筑文化、精神文化比三宝侗寨保存的更好;区位条件、旅游... 通过对旅游开发程度不同的肇兴侗寨和三宝侗寨的问卷调查和田野调查,分析了两地的旅游开发、民族文化保护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肇兴侗寨的语言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建筑文化、精神文化比三宝侗寨保存的更好;区位条件、旅游开发阶段、政策措施是主要影响因素;旅游开发必然会对民族文化产生影响,不同民族村寨应该选择不同的旅游开发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旅游开发 民族文化保护 肇兴侗寨 三宝侗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聚居城市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以湖南省古丈县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棣 侯学钢 《规划师》 2006年第8期29-32,共4页
湖南省古丈县的人口构成为汉族、苗族、土家族各占1/3,民俗、语言、建筑、产业等方面都具有民族特色。其建设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面临“少”、“边”、“穷”现象突出、政府开发体制存在矛盾、经济效益与文化保护之间存在矛盾等问题,应... 湖南省古丈县的人口构成为汉族、苗族、土家族各占1/3,民俗、语言、建筑、产业等方面都具有民族特色。其建设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面临“少”、“边”、“穷”现象突出、政府开发体制存在矛盾、经济效益与文化保护之间存在矛盾等问题,应从少数民族文化用地控制与优化、城市开发引导、民族特色城市名片打造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开发 民族文化保护 古丈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区旅游城镇规划、建设与民族文化保护——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14
作者 高珊珊 李巍 +1 位作者 阚保强 王立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17354-17356,共3页
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探讨了藏区旅游城镇规划、建设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藏区政策的实施,藏区中心城镇必然会出现各种扩张,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解决好民族文化保护的问题,使藏区的民族文化具有持续吸引力,发展藏区... 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探讨了藏区旅游城镇规划、建设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藏区政策的实施,藏区中心城镇必然会出现各种扩张,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解决好民族文化保护的问题,使藏区的民族文化具有持续吸引力,发展藏区的特色旅游业,促进藏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甘南藏区自治州旅游城镇规划和建设的现状分析,提出了现在和今后藏区旅游城镇规划和建设的有效发展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藏族自治州 旅游城镇规划 民族文化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共同现代化进程中的互嵌式发展路径——基于文化生态保护区文旅融合视角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利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6,共8页
互嵌式发展是民族地区文化生态保护区文旅融合的重要路径,有利于本地民众与外来社会力量实现资源互补,在动态发展中保护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文化生态,推动共同现代化进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探究共同现代化进程中民... 互嵌式发展是民族地区文化生态保护区文旅融合的重要路径,有利于本地民众与外来社会力量实现资源互补,在动态发展中保护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文化生态,推动共同现代化进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探究共同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地区文化生态保护区文旅融合互嵌式发展内涵,剖析互嵌式发展优势和需求。以本地民众与外来社会力量的共同性为出发点和着力点是互嵌式发展的有效路径,即共同就业创业实现资源互补、共同承担保护和发展的双重责任、共同分享发展红利、共同接受政府的服务和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文化生态保护 文旅融合 互嵌式发展 共同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响应和环境秩序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子华 李嘉欣 王振波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2-512,共11页
以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运用地理学相关空间分析方法以及线性扩散接连分析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生态要素进行分析。主要结论有:①黔东南非遗分布具亲山性、亲水性特点,3个区域的文化-生态要素各有不同;②非遗的环境依赖... 以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运用地理学相关空间分析方法以及线性扩散接连分析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生态要素进行分析。主要结论有:①黔东南非遗分布具亲山性、亲水性特点,3个区域的文化-生态要素各有不同;②非遗的环境依赖程度因文化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其中制作、营造、医药、生产以及饮食酿制类非遗的生态依赖最明显;③非遗具有一定的生态脆弱性,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侵蚀、水质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会影响到文化保护与传承;④非遗一方面依赖生态,一方面也因生态作用而扮演了建构、维系地方环境秩序的角色,直接表现为非遗推动跨县、跨海拔、跨地形地貌的生产分工与合作,在促进民族交流中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 山地民族 生态响应 环境秩序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旅游预开发区的文化保护预警研究——以四川汶川县阿尔村的羌族传统文化保护为例 被引量:9
17
作者 肖坤冰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74-80,共7页
以四川汶川县阿尔村的羌族文化旅游开发为案例,根据以往同类型地区旅游开发总结的规律,对民族旅游预开发地区的文化保护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推测出可能性前兆,以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低民族文化可能遭受的破坏,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民族旅游预开发区 汶川县阿尔村 民族文化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法律保护研究——评《中国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利法律保障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付爱云 杜杰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25-125,共1页
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渔猎生活方式的影响,赫哲族体育文化呈现出较强的地域特色。但是,随着现代体育文化的强势发展,当前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呈现出衰退的趋势,且相关法律政策的缺位更加大了赫哲族... 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渔猎生活方式的影响,赫哲族体育文化呈现出较强的地域特色。但是,随着现代体育文化的强势发展,当前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呈现出衰退的趋势,且相关法律政策的缺位更加大了赫哲族体育文化保护的难度。学者田艳所著的《中国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利法律保障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一书,从法律视角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指明了方向,为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 法律视角 基本文化权利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 优秀传统文化 法律保护研究 地域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理念与实践研究——基于云南省环州大村的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然 李兴军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24,共5页
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模式在云南提出并得到了较好实践,它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以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为目的。依据生态人类学"文化生态"理论和云南省民族传统文化政策保护规定,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 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模式在云南提出并得到了较好实践,它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以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为目的。依据生态人类学"文化生态"理论和云南省民族传统文化政策保护规定,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更加注重生态性,缩小规模、突显文化同质性,尽量避免与其他民族文化出现保护上的交叉,是一种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小规模保护策略。建设理念、政策规范性、村民主体意识及加强民族村寨社区建设是保护区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全球化背景下和现代化进程中,该模式有利于促进文化与生态、社会、经济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州大村 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 理念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民族山区生态文化景观保护和利用——以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中查村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若兰 车璐 《现代园艺》 2022年第4期173-175,178,共4页
以藏族民族文化为研究基础,通过调研与分析九寨沟县漳扎镇中查村生态文化景观现状,了解当地生态文化发展需求,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山区文化特色景观建设的有效途径,提出如何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文化保护发展系统规划策略,为山... 以藏族民族文化为研究基础,通过调研与分析九寨沟县漳扎镇中查村生态文化景观现状,了解当地生态文化发展需求,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山区文化特色景观建设的有效途径,提出如何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文化保护发展系统规划策略,为山区生态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利用及生态文化景观的打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文化景观 民族特色文化保护 中查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