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方人类学民族志范式的转型与发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海燕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36,共14页
民族志作为一种认知、表征异文化的活动与载体,其背后的认知和写作过程充斥着民族志者自身知识体系的限定、以自身社会为参照的本体预设和与当地人互动过程的影响,进而也限定了民族志文本对他者的表征。依照对民族志认知本质的认识程度...
民族志作为一种认知、表征异文化的活动与载体,其背后的认知和写作过程充斥着民族志者自身知识体系的限定、以自身社会为参照的本体预设和与当地人互动过程的影响,进而也限定了民族志文本对他者的表征。依照对民族志认知本质的认识程度和对他者的表征差异,将西方的民族志历史分为业余民族志、科学民族志、反思民族志和“本体论转向”四个阶段。业余民族志和科学民族志未认识到民族志认识发生的本质,而将民族志文本视为对土著社会的客观表征。其实该阶段的民族志活动处在欧美社会的神学与社会进化思想下,因而将欧美与土著社会之间的差异视为一种人与非人、先进与落后的关系。反思民族志认识到民族志认识过程的非客观性,指明民族志文本只是对他者的一种“散点”表征,群体间差异在多元文化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被视为同属人类的不同文化表现。“本体论转向”民族志认识到民族志认识发生过程受民族志者自身知识体系和自身社会的参照性影响,希望通过搁置它们来呈现他者的本体性存在,进而探寻不同的知识生成与世界构成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人类学
民族志生产过程
群体差异
民族
志
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方人类学民族志范式的转型与发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海燕
机构
澳门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36,共14页
文摘
民族志作为一种认知、表征异文化的活动与载体,其背后的认知和写作过程充斥着民族志者自身知识体系的限定、以自身社会为参照的本体预设和与当地人互动过程的影响,进而也限定了民族志文本对他者的表征。依照对民族志认知本质的认识程度和对他者的表征差异,将西方的民族志历史分为业余民族志、科学民族志、反思民族志和“本体论转向”四个阶段。业余民族志和科学民族志未认识到民族志认识发生的本质,而将民族志文本视为对土著社会的客观表征。其实该阶段的民族志活动处在欧美社会的神学与社会进化思想下,因而将欧美与土著社会之间的差异视为一种人与非人、先进与落后的关系。反思民族志认识到民族志认识过程的非客观性,指明民族志文本只是对他者的一种“散点”表征,群体间差异在多元文化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被视为同属人类的不同文化表现。“本体论转向”民族志认识到民族志认识发生过程受民族志者自身知识体系和自身社会的参照性影响,希望通过搁置它们来呈现他者的本体性存在,进而探寻不同的知识生成与世界构成的方式。
关键词
西方人类学
民族志生产过程
群体差异
民族
志
范式
Keywords
western anthropology
production of ethnographic works
differences among ethnic groups
ethnographic paradigm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方人类学民族志范式的转型与发展
杨海燕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