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非纪实民族志影像的学术渊源、发展历程与实践类型 |
刘杰
王海飞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2
|
西北民族志影像史略——兼述影视人类学在西北的发展趋势 |
王海飞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
3
|
论民族志影像的展演性与标出性——以台湾兰屿系列影像为例 |
彭佳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
4
|
摄影与摄魂:中央研究院成立初期民族志影像考(1928~1929) |
朱靖江
|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
5
|
虚构式影像民族志:内在世界的视觉化 |
朱靖江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1
|
|
|
6
|
文化主体对民间信仰影像化表达的态度与变迁——基于大理剑川影像民族志实践的反思 |
朱靖江
赵雯静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
7
|
“影像民族志”视野下的香港电影与香港精神 |
陈可唯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
8
|
身体感与触感影像民族志实践--基于槐塬女登节影像志创作的反思 |
王兰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
9
|
影像音乐民族志 |
凌晨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
10
|
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影像智能分析——以影像民族志为例 |
富晓星
赵璐楠
王安顶
|
《广东社会科学》
|
2025 |
|
|
|
11
|
“藏边影像”:从“他者”窥视到主体表达 |
朱靖江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6
|
|
|
12
|
跨越文化空间:节日影像中的文化整体表达策略 |
王海飞
张瀝元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
13
|
藏族人类学纪录片发展述略 |
张明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