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与民族的形成
1
作者 张骅 《水利天地》 1995年第3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华夏族 民族形成 汉族群体 民族大融合 《续资治通鉴长编》 陕西关中 长江中下游 秦汉时期 少数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图腾探秘
2
作者 孙军 《民族艺术研究》 1999年第5期16-23,共8页
文章以考古和文献资料及田野调查资料为依据,对滇中民族图腾的种类起源及图腾崇拜对民族形成及文明社会的影响进行了较全面分析研究。
关键词 图腾 滇中民族图腾 图腾符号 图腾起源 民族形成 文明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全民族的精神素质
3
《文艺理论研究》 1985年第4期128-128,共1页
胡耀邦同志关于当前文艺工作一些问题的讲话(1985年4月11日,见《文艺情况》85年6期)中指出: 我们国家、我们民族一定要重视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质,发扬自己的精神力量。精神力量在我们事业中发生的作用可不能低估呀!小平同志说的有理想、... 胡耀邦同志关于当前文艺工作一些问题的讲话(1985年4月11日,见《文艺情况》85年6期)中指出: 我们国家、我们民族一定要重视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质,发扬自己的精神力量。精神力量在我们事业中发生的作用可不能低估呀!小平同志说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这四句话,很好地概括了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精神素质的要求。在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优良的精神素质。一百多年来,特别是我们党建立后的几十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素质 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纪律 文化 中国人民 文艺工作 民族形成 胡耀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处理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几个问题——兼与奚介凡同志商榷
4
作者 孙祚民 《北方论丛》 1982年第4期77-81,共5页
本刊从今年第二期以来,连续发表了几篇讨论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问题的文章。探讨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对于揭示中华民族形成的具体过程,全面阐述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国历史,以及对于认识我国现实崭新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以增强... 本刊从今年第二期以来,连续发表了几篇讨论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问题的文章。探讨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对于揭示中华民族形成的具体过程,全面阐述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国历史,以及对于认识我国现实崭新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以增强民族团结,都有重要意义。这个问题很早以来就引起了史学界同志的重视,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但此问题比较复杂,仍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讨论的必要。我们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双百”方针,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实事求是的论证,开展学术争鸣,无疑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关系问题 历史 同志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双百”方针 马克思主义 民族形成 民族团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民族精神 立志爱国成才
5
作者 王良江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04年第24期1-1,共1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革命先辈在血与火、生与死的严酷考验中,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舍生忘死,缔造了新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 弘扬民族精神 振兴中华 民族文化 民族形成 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 精神支撑 改革开放 新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省民族族源初探——论江省民族的一致性
6
作者 夏家餕 《北方论丛》 1980年第6期81-85,共5页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民族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社会经济条件,是民族形成的决定因素;迁徙、战争和融合,也各程度不同地改变着民族学的面貌,包括着语言和人类学的构成。因此,如何根据历史文献,以及利用语言学、人类学、考古学...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民族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社会经济条件,是民族形成的决定因素;迁徙、战争和融合,也各程度不同地改变着民族学的面貌,包括着语言和人类学的构成。因此,如何根据历史文献,以及利用语言学、人类学、考古学等等手段,综合地分析研究民族发展与演变的异同,对于辨别族源,不能说没有好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形成 族源 一致性 社会经济条件 历史范畴 历史文献 民族发展 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哪些?
7
作者 珠江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9年第6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道德伦理 中华民族形成 见利思义 中国传统文化 道德人格 文化心理 行为风范 道德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黑龙江党史的精品力著——读《中共黑龙江历史》第一卷
8
作者 祝福恩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140-140,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由黑龙江省委...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历经多年编撰,由中共党史出版社推出的《中共黑龙江历史》第一卷上下册面世了,可以说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学好黑龙江党史,把握现实方位,理清发展走向,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助推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史出版社 黑龙江历史 党史研究室 学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精品 经济社会发展 民族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原以身殉国的爱国主义思考
9
作者 庄和美 《船山学刊》 2006年第2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爱国主义 屈原 毛泽东同志 民族精神 民族形成 文学创作 爱国精神 《诗经》 创作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家人生命历程的艺术再现——读刘晓双长篇新作《滚滚血脉》
10
作者 吴野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34-36,共3页
几千年来,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充满着汇聚、分散、组合、迁徙的涌动,分分合合,相互渗透,造成了民族的凝聚.在这个浩大的人群流动中,有一个独特的亮点,闪烁着,不绝如缕,贯穿于民族的历史洪流之中:
关键词 艺术再现 生命历程 客家人 长篇 刘晓 民族形成 历史进程 相互渗透 不绝如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与传统图案的关系探析
11
作者 胡明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69-70,共2页
一、关于文字"语言介于人与世界之间,人必须通过自己生成的语言并使用语言去认识把握世界。语言记录下人对世界的看法和存在于世的经验,加之又有自身的组织和规律,于是,它逐渐成了一种独立自主的力量,一个相对于使用者的客体,或者... 一、关于文字"语言介于人与世界之间,人必须通过自己生成的语言并使用语言去认识把握世界。语言记录下人对世界的看法和存在于世的经验,加之又有自身的组织和规律,于是,它逐渐成了一种独立自主的力量,一个相对于使用者的客体,或者说,形成为一种独特的‘世界观’。每一具体语言都是这样的一种‘世界观’它源出于人,反过来又作用于人,制约着人的思维和行动"。在这一点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饰纹样 图形元素 文字系统 造型手法 永字八法 花卉图案 构造体系 构造系统 大地构造 《山海经》 中华民族 中国民族 笔画 宝相花 民族起源 民族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大词典》的编纂 被引量:4
12
作者 阮锦荣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15-16,14,共3页
《汉语大词典》的编纂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社长阮锦荣按照历史发展的通例,当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或者一个近代的民族形成的时候,人们就有必要总结其语言习惯和发展规律,编纂大型的完备的语文辞书。英、法、德、美、俄,一般在18至20... 《汉语大词典》的编纂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社长阮锦荣按照历史发展的通例,当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或者一个近代的民族形成的时候,人们就有必要总结其语言习惯和发展规律,编纂大型的完备的语文辞书。英、法、德、美、俄,一般在18至20世纪初年已完成这项任务。我国在鸦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语文辞书 汉语语文 出版社社长 辞书编纂 民族国家 词义发展 民族形成 档案袋 交际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国传统色彩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蕾 《美与时代(城市)》 2014年第1期55-55,共1页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色彩信仰和审美习惯,但是作为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文化观念,仍然是影响各民族色彩审美的最主要因素,以“五行说”为核心的色彩体系影响深远而又广泛,在一些少数民族的服...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色彩信仰和审美习惯,但是作为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文化观念,仍然是影响各民族色彩审美的最主要因素,以“五行说”为核心的色彩体系影响深远而又广泛,在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与建筑装饰上也不断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色彩 审美特征 中国 民族国家 审美习惯 民族形成 文化观念 色彩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幅波澜壮阔的河北画卷——品读冀版精品工程丛书《典藏河北》
14
作者 潘海涛 《美术之友》 2009年第4期26-27,共2页
文化,作为一个种群、民族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记录,都有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它标志着人类繁衍不止、创造不息的脚步,同时也编筑着我们的梦想追忆、精神力量之源,也因此,文化遗产始终能让我们引以为豪和使外人肃然起敬。
关键词 精品工程 河北 典藏 丛书 品读 画卷 文化遗产 民族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述要
15
作者 张秀娟 《戏剧之家》 2014年第11期334-334,共1页
中华传统文化,的确是历史悠久,是博大精深,其中那些精华的东西,让人不能不爱它,也无法离开它,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是先进文化建设之渊源,是构建和谐社会之金石。中华传统文化林林总总,异彩纷呈,其精髓大致如下。一、它蕴含着一种伟大的... 中华传统文化,的确是历史悠久,是博大精深,其中那些精华的东西,让人不能不爱它,也无法离开它,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是先进文化建设之渊源,是构建和谐社会之金石。中华传统文化林林总总,异彩纷呈,其精髓大致如下。一、它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阐明的:"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勤劳勇敢 文化生活 民族精神 民族形成 佛家思想 精气神 艺术创造 仁义礼智信 天地精神 艺术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洋歌剧史话(五)
16
作者 陈本谦 《歌剧》 2008年第5期76-77,共2页
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 19世纪时,在各式各样的民族歌剧乐派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这些不同乐派的形成与发展原本是与某些民族形成的过程、与各族人民为争取政治上和精神上的独立而进行的斗争相联系的。艺术中的新流派——浪漫主义是在... 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 19世纪时,在各式各样的民族歌剧乐派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这些不同乐派的形成与发展原本是与某些民族形成的过程、与各族人民为争取政治上和精神上的独立而进行的斗争相联系的。艺术中的新流派——浪漫主义是在与启蒙时代世界主义的某些倾向相对立的状况之中形成的;这个流派培育和提高了艺术家对各民族的多种多样生活方式的兴趣,使艺术家去关注表现着民族精神的一切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歌剧 史话 浪漫主义 民族精神 艺术家 19世纪 民族歌剧 民族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树风俗撷趣
17
作者 薛志成 《热带林业》 1997年第3期21-21+8,8,共2页
植树风俗撷趣薛志成春风送暖,植树的季节又来到了,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植树风俗,说来倒是够趣的哩!新婚林为了使植树造林工作卓有成效,日本野南相木村政府定了一项特别的营造“新婚林”的制度。凡新婚夫妇都得种上五至六... 植树风俗撷趣薛志成春风送暖,植树的季节又来到了,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植树风俗,说来倒是够趣的哩!新婚林为了使植树造林工作卓有成效,日本野南相木村政府定了一项特别的营造“新婚林”的制度。凡新婚夫妇都得种上五至六棵树,树旁插下写有新郎、新娘的姓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 植树造林工作 消声器 建筑工程师 民族形成 幸福树 植物绿化 有毒气体 坦桑尼亚 仓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爱国传统,发扬爱国精神
18
作者 张金龙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14-17,共4页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个爱主义的光荣传统.我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广阔的国家之一,山川秀丽,资源丰富.勤劳的中华儿女“夜寝早起”、“不忘其功”、“为...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个爱主义的光荣传统.我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广阔的国家之一,山川秀丽,资源丰富.勤劳的中华儿女“夜寝早起”、“不忘其功”、“为而不倦”、“不惮劳苦”,不断地开发祖国建设祖国,以富有智慧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具有独特光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我国成为世界历史上文明最早发达的国家之一,并长期居于世界前列,对东方乃至世界的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数学上,东汉时问世的《九章算术》记载了各种三元一次方程和四元一次方程式的解法,比印度早四百多年,比欧州早一千三百多年.《九章算术》的某些解法传入印度,经阿拉伯传到欧州.“盈不足”在阿拉伯和欧州早期数学著作中,被称为“中国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章算术》 盈不足 三元一次方程 欧州 夜寝早起 山川秀丽 民族形成 台湾人民 社会主义道路 江苏省省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现代汉语模拟测验题答案
19
《汉语学习》 1980年第4期55-57,共3页
现将本刊第三期《高考现代汉语模拟测验题》的答案发表如下: 一、加标点符号 (1)恩格斯说:“从部落发展成了民族和国家”。这就告诉我们:民族和国家是大体上同时产生的。而国家则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如果说民... 现将本刊第三期《高考现代汉语模拟测验题》的答案发表如下: 一、加标点符号 (1)恩格斯说:“从部落发展成了民族和国家”。这就告诉我们:民族和国家是大体上同时产生的。而国家则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如果说民族形成于蒙昧高级阶段,那是不是说在阶级还没有条件产生的蒙昧高级阶段,就已经产生了国家了呢? (2)语言能力的薄弱,也会引起注意力的分散。因为他对于体会他人的话语和撰写的文章中包含的深刻含意,或者分析它们的逻辑关系,是索然无味的。他会对于七零八落的事物发生兴趣,但对于事物的发展过程,就不那么有兴致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验题 现代汉语 高考 高级阶段 加标点符号 汪清县 民族形成 “比” 延吉市 公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年话龙
20
作者 刘爱丽 《青海金融》 2000年第2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氏族图腾 龙图腾 真龙天子 部落联盟 中华民族精神 龙的传人 《说文》 中华民族形成 父系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