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史时期民族形式建筑探索历程的整体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杨秉德
《新建筑》
2005年第1期48-51,共4页
从三个领域整体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史时期(1840-1949)民族形式建筑的探索历程:源自民间的无意识探索、西方建筑师在教会大学校舍建筑领域的探索,以及中国近代建筑史发展兴盛期的后期(1927-1937)第一代中国建筑师的探索。
关键词
中国近代
建筑
民族形式建筑
民间
建筑
西方
建筑
师
中国
建筑
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近代民族主义思潮解读民族形式建筑
被引量:
7
2
作者
刘亦师
《华中建筑》
2006年第1期5-8,共4页
20世纪前半叶,以大屋顶和传统装饰细部为主要特征的民族复兴样式成为中国主流的建筑样式。从清末民初、民国南京建设、日伪的“新京”建设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大建筑”,虽然各个时期的民族形式建筑背后的政治和社会背景大不相同,但是...
20世纪前半叶,以大屋顶和传统装饰细部为主要特征的民族复兴样式成为中国主流的建筑样式。从清末民初、民国南京建设、日伪的“新京”建设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大建筑”,虽然各个时期的民族形式建筑背后的政治和社会背景大不相同,但是若仔细剖析,仍能看出背后有一条民族主义思想的主线,不绝如缕贯穿其间。这种以传统文化为旗帜的民族主义,利用建筑为手段表达了近代民族性与国家观念。该文考察民族主义的反抗与建设的两个面相,及受之影响的民族形式建筑在近代中国的发生发展。这一现象也说明,中国近代建筑史应当从思想史的角度加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近代
民族
主义思潮
民族形式建筑
思想史
内在涵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国“黄金十年”南京的民族形式建筑述要
3
作者
陈晨
《天工》
2019年第9期156-157,共2页
从1927—1937年期间南京民族形式建筑高潮的时代背景、城建政策入手,分析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在受学院派建筑教育中的“西方古典美学原则同东方审美,西方现代建筑材料与中国样式,西方建筑结构标准同中国传统木构架”的影响下,因为调和中西...
从1927—1937年期间南京民族形式建筑高潮的时代背景、城建政策入手,分析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在受学院派建筑教育中的“西方古典美学原则同东方审美,西方现代建筑材料与中国样式,西方建筑结构标准同中国传统木构架”的影响下,因为调和中西古今的手法不同,而形成的三种最常见细分风格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黄金十年
南京
民族形式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史时期民族形式建筑探索历程的整体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杨秉德
机构
浙江大学建筑系
出处
《新建筑》
2005年第1期48-5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120801)
文摘
从三个领域整体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史时期(1840-1949)民族形式建筑的探索历程:源自民间的无意识探索、西方建筑师在教会大学校舍建筑领域的探索,以及中国近代建筑史发展兴盛期的后期(1927-1937)第一代中国建筑师的探索。
关键词
中国近代
建筑
民族形式建筑
民间
建筑
西方
建筑
师
中国
建筑
师
Keywords
modern architecture of China(1840 - 1949), the national style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civilian architecture, western architect, Chinese architect
分类号
TU-021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近代民族主义思潮解读民族形式建筑
被引量:
7
2
作者
刘亦师
机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及理论研究所
出处
《华中建筑》
2006年第1期5-8,共4页
文摘
20世纪前半叶,以大屋顶和传统装饰细部为主要特征的民族复兴样式成为中国主流的建筑样式。从清末民初、民国南京建设、日伪的“新京”建设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大建筑”,虽然各个时期的民族形式建筑背后的政治和社会背景大不相同,但是若仔细剖析,仍能看出背后有一条民族主义思想的主线,不绝如缕贯穿其间。这种以传统文化为旗帜的民族主义,利用建筑为手段表达了近代民族性与国家观念。该文考察民族主义的反抗与建设的两个面相,及受之影响的民族形式建筑在近代中国的发生发展。这一现象也说明,中国近代建筑史应当从思想史的角度加以分析。
关键词
中国
近代
民族
主义思潮
民族形式建筑
思想史
内在涵义
Keywords
China, Modern, Nationalism, Architecture in national style, Ideological history, Internal meaning
分类号
TU-092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国“黄金十年”南京的民族形式建筑述要
3
作者
陈晨
机构
金陵科技学院艺术学院
出处
《天工》
2019年第9期156-157,共2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近代南京民族形式建筑与新南京建设融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0490)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从1927—1937年期间南京民族形式建筑高潮的时代背景、城建政策入手,分析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在受学院派建筑教育中的“西方古典美学原则同东方审美,西方现代建筑材料与中国样式,西方建筑结构标准同中国传统木构架”的影响下,因为调和中西古今的手法不同,而形成的三种最常见细分风格类型。
关键词
民国
黄金十年
南京
民族形式建筑
分类号
TU-4 [建筑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史时期民族形式建筑探索历程的整体研究
杨秉德
《新建筑》
200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近代民族主义思潮解读民族形式建筑
刘亦师
《华中建筑》
200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民国“黄金十年”南京的民族形式建筑述要
陈晨
《天工》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