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历史地理和民族环境看幽燕地区在中华民族大融合中的重要地位 |
张荣秀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
1992 |
1
|
|
2
|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影响深远 |
朱大渭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3
|
民族大融合中的萨都剌 |
罗斯宁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
|
4
|
民族融合时期的优伶热以及中国古代文学向综合艺术的回归 |
李炳海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0 |
|
5
|
魏晋五凉时期河西民族融合中的羌化趋势 |
赵向群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8
|
|
6
|
两晋南北朝民族融合对体育发展的影响 |
谭华
|
《体育文化导刊》
|
1983 |
0 |
|
7
|
论中华民族发展的基本规律 |
萧君和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8
|
汉民族成为世界第一大民族浅析 |
杨荆楚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9
|
民族文化的交流与盛唐气象的产生刍议 |
庄鸿雁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1
|
|
10
|
寻找民族开放的足迹——评《中华开放史》 |
杨正光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1
|
试论中国古代爱国主义的特征 |
刘振华
卞敏
|
《学海》
|
1995 |
2
|
|
12
|
屈原三题 |
张金海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3
|
战争激发生成的河北人文精神 |
张川平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4
|
中国古代射柳活动综考 |
熊志冲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
1987 |
7
|
|
15
|
试论宋辽间的榷场贸易 |
陈宏茂
|
《经济经纬》
|
1985 |
8
|
|
16
|
魏晋南朝蛮、僚、俚族的北徙 |
张泽洪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5
|
|
17
|
《木兰辞》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
宋抵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
5
|
|
18
|
研究魏晋南北朝史要着眼于光明和进步 |
朱绍侯
|
《文史哲》
|
1987 |
3
|
|
19
|
《敕勒与柔然》评介 |
林幹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2
|
|
20
|
元代女真人杂剧《虎头牌》略论 |
李勤西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