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音乐院校民族声乐教育的文化反思 被引量:2
1
作者 郇玖妹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9-146,共8页
近几十年,我国音乐院校民族声乐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文化根基的缺失。文章从儒家的"人性论"、道家的"道论"和佛教的"体用论"三个方面,论述了传统文化对于当前... 近几十年,我国音乐院校民族声乐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文化根基的缺失。文章从儒家的"人性论"、道家的"道论"和佛教的"体用论"三个方面,论述了传统文化对于当前音乐院校民族声乐教育改革的启发和指导意义。笔者认为,当前音乐院校民族声乐教育改革应植根于传统文化,树立起自己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进而吸收、改造包括西方声乐在内的多种教育模式来促进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院校 民族声乐教育 传统文化 人性论 道论 体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民族声乐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评《声乐教学艺术论》 被引量:1
2
作者 吴迪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I0007-I0008,共2页
在我国,民族声乐唱法的历史非常悠久,到现在为止,经过一代代的传承与不断创新,民族声乐的唱法已经走过了近百年。民族声乐是一种独特的歌唱艺术形式,它包含着非常专业的音乐性质。现在的民族声乐唱法与传统的民族声乐唱法既有相同... 在我国,民族声乐唱法的历史非常悠久,到现在为止,经过一代代的传承与不断创新,民族声乐的唱法已经走过了近百年。民族声乐是一种独特的歌唱艺术形式,它包含着非常专业的音乐性质。现在的民族声乐唱法与传统的民族声乐唱法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它自己所具有的独特的特征,它的演唱继承了传统民族声乐唱法的精华,又不断的引进了来自西方的声乐元素,让民族声乐更具多样化、国际化,创造了一种新的民族歌唱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声乐教育 教学艺术论 传统民族声乐 西部 歌唱形式 艺术形式 唱法 多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艺术产业与民族声乐教育研究
3
作者 陈丽艳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9-181,共3页
在全球化的大潮引领下取得了高速的发展的前提下,作为民族声乐生产力的最主要创造者的民族声乐教育,要放眼实际,对文化艺术的发展导向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并据此不断的完善和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更加高效,... 在全球化的大潮引领下取得了高速的发展的前提下,作为民族声乐生产力的最主要创造者的民族声乐教育,要放眼实际,对文化艺术的发展导向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并据此不断的完善和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更加高效,才能使民族声乐艺术在我国日益发展和成熟的文化艺术产业中更加具有竞争力,使民族声乐艺术继续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产业 民族声乐教育 定位 多媒体 传统 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文化比较视域下的高校民族声乐教育困境及其出路 被引量:8
4
作者 张东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6-150,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观念逐步地改变着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生活习惯,艺术的审美情趣更是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其中也包括我国现行高校的民族声乐教育理念。目前,我国高校的民族声乐教育面临多重困境,譬如单一的"重技轻艺"的教...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观念逐步地改变着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生活习惯,艺术的审美情趣更是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其中也包括我国现行高校的民族声乐教育理念。目前,我国高校的民族声乐教育面临多重困境,譬如单一的"重技轻艺"的教学理念和评价体系、单向的模仿式的训练、对科学的发声方法的苛求、对民族情感的压抑等难以突破的问题。这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下西学东渐和欧洲文化的输入不无关系。我国现行高校民族声乐教育以西洋发声方法为主、本土民族唱法为辅的"学堂乐歌"式的教学理念正是外国文化对我国民族声乐冲击的结果。随着西方流行音乐产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我国高校的民族声乐教育陷入与大众文化的话语权的争夺之中,且业已奠定的教学模式难以为继。一味强调以西方唱法来改造民族唱法,既造成高级民族声乐人才的流失,也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因此,在中西文化比较视域下梳理三次"西学东渐"对我国高校民族声乐教育的重大影响,并理性分析造成我国高校民族声乐教育困境背后的中西文化的异质性,才能占领高校民族声乐教育理论宣传的高地,恢复我国民族声乐的生态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民族声乐教育 中西文化 原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高校声乐教育中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 被引量:7
5
作者 尹萍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68,共2页
以文化思考审视高校民族声乐教育,有感于当今民族声乐教育民间传统音乐资源严重匮乏,本土文化的民族声乐教育数十年都以“西洋美声”打基础而失去原创力。唤醒文化生态意识,促进民间传统声乐资源尽快纳入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实践是本文的立... 以文化思考审视高校民族声乐教育,有感于当今民族声乐教育民间传统音乐资源严重匮乏,本土文化的民族声乐教育数十年都以“西洋美声”打基础而失去原创力。唤醒文化生态意识,促进民间传统声乐资源尽快纳入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实践是本文的立意:以“和而不同”、多元并存的民族声乐教育观“入世”;教师要积极寻根,实现自我突破;民间传统声乐资源的利用与整合需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声乐教育 民间传统 本土文化资源 文化生态意识 传统文化资源 声乐教育 高校 民族声乐 “和而不同” 传统声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音乐学视域中的金铁霖声乐教育学派 被引量:1
6
作者 范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2-193,共2页
金铁霖为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培养了众多人才,形成了一个集教学、表演、评价于一体的声乐教育学派。从民族音乐学和历史音乐学视角、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维度解读这一学派,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认知我国声乐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了解"... 金铁霖为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培养了众多人才,形成了一个集教学、表演、评价于一体的声乐教育学派。从民族音乐学和历史音乐学视角、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维度解读这一学派,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认知我国声乐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了解"金铁霖声乐学派"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创建多元、和谐的声乐艺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音乐学 金铁霖 民族声乐教育学派 历时性 共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