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内生型路径初探 被引量:35
1
作者 李祥 刘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8-126,共9页
内生型路径对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转型升级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我们对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内生型路径涵义认识偏差,使得民族教育政策设计多游离于民族教育现实需求之外。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内生型路径的内涵包括发展目的、实践主体... 内生型路径对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转型升级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我们对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内生型路径涵义认识偏差,使得民族教育政策设计多游离于民族教育现实需求之外。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内生型路径的内涵包括发展目的、实践主体和基础、核心措施等三个方面,实际上是回应内生型路径为什么、靠什么、怎么做三个基本问题。当前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内生型路径的推进,受到经济基础薄弱、教育功能不足、思想观念滞后、制度供给缺失等问题制约。我们应立足于民族地区文化需要、经济基础、政治环境、制度载体等复杂性场域,对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内生型路径展开多维度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内生发展理论 内生型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研究70年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荟 鲁文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28,I0001,共11页
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的教育均衡则是当前我国民族教育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也是促进民族地区人民美好生活实现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已有相关研究的文献分析,发现当前民族地区教育均... 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的教育均衡则是当前我国民族教育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也是促进民族地区人民美好生活实现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已有相关研究的文献分析,发现当前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存在着理论多套用非民族地区的研究成果、将民族地区等同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缺失、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现状研究选取的多为个案等问题.鉴于此,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背景下,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应重视民族文化对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关注民族地区县域内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制定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构建民族地区差异化教育均衡理论.只有如此,才能有效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教育 新时代民族教育 教育公平 教育均衡发展 差异化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扶贫时期”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内涵转变与困境突破——基于教育公益慈善的视角 被引量:7
3
作者 袁同凯 吴军军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0-168,共9页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民族地区扶贫事业进入解决相对多维贫困,实现区域发展振兴的“后扶贫时期”。从解决“上学难”到实现“上好学”,从侧重实时效益到追求长效整体收益,从保障脱贫攻坚到引领区域振兴、...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民族地区扶贫事业进入解决相对多维贫困,实现区域发展振兴的“后扶贫时期”。从解决“上学难”到实现“上好学”,从侧重实时效益到追求长效整体收益,从保障脱贫攻坚到引领区域振兴、社会发展转型、扶贫需求变化等,共同推进了民族地区教育扶贫事业内涵价值的提升。同时,内涵价值的深化转变,为教育扶贫工作的开展又带来扶志、扶知、扶智方面的新难点与困境。“后扶贫时期”,教育公益慈善作为第三方力量,能够从构建教育扶贫共同体、打造地方文化新风貌、创新执行模式三方面,保障教育扶贫工作在民族地区新发展格局中落实、落地、落细,为深挖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内生动力,推动民族地区社会进步与发展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扶贫 “后扶贫时期” 民族地区教育 教育公益慈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日制远程教学有效促进边远、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成因与启示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杰夫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9-66,共8页
为加快边远、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寻找其有效发展途径,通过访谈、问卷调查、质性研究等方法,对我国开展的全日制远程教学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全日制远程教学通过卫星、网络等信息技术,将城市优秀教师智慧辐射到边远、民族地区,为该地区... 为加快边远、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寻找其有效发展途径,通过访谈、问卷调查、质性研究等方法,对我国开展的全日制远程教学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全日制远程教学通过卫星、网络等信息技术,将城市优秀教师智慧辐射到边远、民族地区,为该地区学生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开辟出新的天地,有效地解决了困扰我国多年的偏远地区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其成功经验带来许多启示,边远、民族地区教育要实现大的发展,关键在于敢于突破"梯度理论"束缚,树立学生自信,引入城市巨大发展动力,名校带领薄弱校发展。全日制远程教学已经探索出一条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边远、民族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远民族地区教育 远程教学 跨越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内涵发展定位的选择——基于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公平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向帮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66-70,共5页
以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现状为个案,对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公平发展现状进行由点及面的关注,指出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内涵发展定位路径应走"民特"之路。从"自上而下,方向引领;横向联动,主动呼应;自动自发,内涵发展;政策支持,... 以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现状为个案,对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公平发展现状进行由点及面的关注,指出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内涵发展定位路径应走"民特"之路。从"自上而下,方向引领;横向联动,主动呼应;自动自发,内涵发展;政策支持,互相扶助"四个方面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内涵发展"民特"计划初纲。在当下构建和谐社会、推进高等教育公平发展、西部大开发及破解城乡教育统筹难题的大背景下,该文有其特有的启示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教育 乌江流域 教育公平 民族特色 内涵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唯物辩证法正确认识和解决青海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苏晓明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9年第1期55-60,共6页
在青海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必然存在着许多重要关系,尤其是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如何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事关全省经济建设发展的大局。
关键词 青海民族地区教育 若干重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宁夏看妇女在民族地区教育中的角色 被引量:2
7
作者 杨静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0-26,共7页
从宁夏看妇女在民族地区教育中的角色杨静中国民族地区的教育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了较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更为迅速,当代妇女特别是女教师,在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拟依据问卷和实地调查资料①,结合其他统计数据。探讨当代妇... 从宁夏看妇女在民族地区教育中的角色杨静中国民族地区的教育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了较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更为迅速,当代妇女特别是女教师,在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拟依据问卷和实地调查资料①,结合其他统计数据。探讨当代妇女在民族地区教育中的角色.以利于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教师 民族地区教育 社会角色 自我意识 角色意识 社会地位 教师角色 教育事业 政治活动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族地区教育政策发展取向及其新时代调适 被引量:2
8
作者 任雪峰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2-168,共7页
民族教育政策是实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由于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差异性,以及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民族教育政策总体上呈现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本取向的发展模式。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地... 民族教育政策是实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由于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差异性,以及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民族教育政策总体上呈现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本取向的发展模式。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必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任务,需要从政策设计与制度上对民族地区教育政策发展做出重新定位与调适。要改变以往以“解决问题”为取向的发展模式,转向以“协调关系”为取向的发展模式。为实现这一转向,需要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建立协同化发展机制,采取均衡化发展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教育 教育发展取向 政策调适 协调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电教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的发展实验报告
9
作者 运用电教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的发展总课题组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民族地区教育 经济的 种养技术 电教设备 职业技术教育 教育电视台 实验点 电教手段 实验报告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和科技的战略意义
10
作者 王文学 张瑞民 蒋克强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1-7,共7页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多个民族的统一的国家。各民族的发展和共同繁荣历来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后,这个问题显得更加重要。尤其是尽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和科技事业,对实现祖国四化...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多个民族的统一的国家。各民族的发展和共同繁荣历来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后,这个问题显得更加重要。尤其是尽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和科技事业,对实现祖国四化,有着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民族地区教育 加速发展 战略意义 先进科学技术 科技人才 共同繁荣 科技人员 比较发达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教育期刊编辑的知识构成
11
作者 朱晓荣 《新疆新闻界》 1998年第1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期刊编辑 民族地区教育 少数民族地区 知识构成 新疆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少数民族聚居区 教育专家 素质教育的实施 教育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信息化发展评估--以保靖、凤凰两县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胡超 陈妍 +1 位作者 吴砥 卢春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4-102,共9页
义务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国民信息素养的基础,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环节。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信息化发展评估研究对促进其信息化进程、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保靖、凤凰两县的学校为例,通过问... 义务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国民信息素养的基础,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环节。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信息化发展评估研究对促进其信息化进程、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保靖、凤凰两县的学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观察法,调研了两县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网络学习环境、教育技术能力、数字资源建设和教育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根据调研数据,本文从多个维度进行了差异性与相关性分析,整理出评价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关键性指标。本研究认为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因起步较晚、基础较弱、地理位置偏远等问题,仍处在"起步"、"应用"阶段。针对在教育均衡、队伍建设、经费保障和应用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提升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 发展状况 分析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大学生廉洁教育认知现状调查及对策 被引量:3
13
作者 董伟武 程银 金娇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9-154,共6页
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是党在民族地区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性工程,是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自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开展以来,总体而言,民族地区大学生对廉洁教育的认知有了很大提高,但仍有相当多的同学存在着对廉洁教育的... 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是党在民族地区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性工程,是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自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开展以来,总体而言,民族地区大学生对廉洁教育的认知有了很大提高,但仍有相当多的同学存在着对廉洁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目的和具体内容等认知不清,对廉洁教育信息知之甚少,对廉洁教育态度冷淡、评价消极等诸多问题。面对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需要在抓好"四个结合"和"一体两翼"教育战略的基础上,从加强廉洁观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构建长效机制等方面推动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大学生对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的认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大学生 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 认知现状 调查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高校教育扶贫机制与策略——评《民族教育扶贫理论及其内蒙古实践》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I0002-I0002,共1页
为了尽快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我国加大了对广大农村贫困人口和落后地区的教育扶贫力度。作为各个民族地区的高校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对本地区教育扶贫的力度。通过民族高校开展教育扶贫机制和策略理论研究,建设具有较高水平... 为了尽快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我国加大了对广大农村贫困人口和落后地区的教育扶贫力度。作为各个民族地区的高校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对本地区教育扶贫的力度。通过民族高校开展教育扶贫机制和策略理论研究,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民族教育扶贫理论。民族地区教育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生产力,是提高民族地区自身发展能力的最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贫困 扶贫机制 教育扶贫 民族地区教育 扶贫理论 民族地区高校 策略理论 相应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状况调查 被引量:5
15
作者 蓝洁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50-54,共5页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既要适应和服务民族地区发展方式的转变,又要遵循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在全国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下,对广西、新疆、西藏3个民族自治地区的15所中高职院校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发...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既要适应和服务民族地区发展方式的转变,又要遵循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在全国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下,对广西、新疆、西藏3个民族自治地区的15所中高职院校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发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努力跟进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体步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氛围良好。但是由于地域、对象、发展基础等客观差异,存在理念与实践的偏差、师生理解的差异、区域性与民族性特色缺乏等现象。有必要对模式构建与实践自觉、制度供给与学生需求、差距赶超与特色生成等问题进行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区域性 民族 实践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西部民族地区应该教育先行
16
作者 陈万松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8-25,共8页
位于我国西南西北的云、贵、川、藏、陕、甘、宁、青、新等西部九省区,拥有2亿多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3%)和5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5%),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对其开发利用,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 位于我国西南西北的云、贵、川、藏、陕、甘、宁、青、新等西部九省区,拥有2亿多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3%)和5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5%),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对其开发利用,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集区,在这里居住着50个以上的兄弟民族,占全国少数民族种类的90%以上。拥有人口近5千万,约占全国少数民族入口总数的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教育 西部民族地区 应该教育 教育开发 开发西部 省区 民院 入学率 专职教师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印发计划推动民族地区 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
17
《农村百事通》 2021年第10期21-21,共1页
近日,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要求,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民族地区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 近日,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要求,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民族地区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新时代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教育 教育普及 立德树人 四川省民族地区 智力支撑 人才保障 十年行动计划 普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时代内涵与模式构建 被引量:9
18
作者 吴陈兵 谭宇曦 罗波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2023年第3期93-105,共13页
实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目前持续追求的教育目标和行动战略。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主要存在教育主体发展面临严重挑战、教育资源配置相对缺乏公平等现实问题。为厘清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在教... 实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目前持续追求的教育目标和行动战略。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主要存在教育主体发展面临严重挑战、教育资源配置相对缺乏公平等现实问题。为厘清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在教育主体之维上应追求更专业、更全面、更有活力的发展,在教育资源之维上应实现更为优质、均衡、公平的配置,在教育环境之维上应谋求更民族、更本土、更关怀的氛围,在教育文化之维上应保持更开放、更多元、更自信的格局。推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强主体、强资源、强环境及强文化的“四位一体”高质量发展模式,并加强教育规范治理、构建帮扶机制,以及提升发展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 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公平 民族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背景下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中山 王东生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19,共2页
城市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城市化自有的特点。伴随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有一些问题。在加快的中国城市化的背景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必然会迎来发展的机遇,也必然会... 城市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城市化自有的特点。伴随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有一些问题。在加快的中国城市化的背景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必然会迎来发展的机遇,也必然会引发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大的发展,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也必然应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 机遇 回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域嵌入: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国家认同教育的路向选择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华华 王延隆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1期57-63,共7页
国家认同是基于众多民族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而产生的集体认同意识,展现了各民族对共同历史记忆、国家政治体系、中华文化一体性的认可,对维护民族团结、推进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边疆民族地区青年作为中国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 国家认同是基于众多民族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而产生的集体认同意识,展现了各民族对共同历史记忆、国家政治体系、中华文化一体性的认可,对维护民族团结、推进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边疆民族地区青年作为中国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有着与一般青年共有的国家认同感,也有着反映边疆民族地区文化环境、民族特性和地域特色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因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全球化的日益推进而使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在国家认同的表达上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差异与冲突。民族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构成了国家认同表达的中介形式,对民族、政治和文化场域的共同认同有利于促进边疆民族地区青年与国家这一政治共同体的高度嵌合。所以,以民族、政治、文化等实体要素构成的"场域集合"嵌入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国家认同教育,是推进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国家认同由自在走向自觉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嵌入 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国家认同教育 民族认同 政治认同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