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早期中国和声民族化创作实践的探索历程(1900—1940)
1
作者 霍凡超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46,167,共16页
自20世纪初西方和声理论引入中国以来,中国和声民族化风格的音乐创作逐渐成为音乐界着重关注的领域。一方面,我国的和声理论研究气候的形成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五声性调式和声手法的研究随着1928年赵元任《中国派和声的几个小试验》... 自20世纪初西方和声理论引入中国以来,中国和声民族化风格的音乐创作逐渐成为音乐界着重关注的领域。一方面,我国的和声理论研究气候的形成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五声性调式和声手法的研究随着1928年赵元任《中国派和声的几个小试验》一文揭开了历史帷幕。另一方面,以赵元任、萧友梅、齐尔品、贺绿汀等作曲家为代表,在创作中对和声民族化的探索也在不断深入。文章以此作为出发点,对20世纪前40年和声民族化创作实践的探索历程进行归纳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声民族 赵元任 萧友梅 齐尔品 贺绿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望华钢琴前奏曲《幽谷潺音》中民族化和声语言解读
2
作者 罗钢芹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8-100,共3页
《幽谷潺音》是储望华先生的钢琴作品《前奏曲六首》之一。文章以该作品中的民族化和声技法为研究对象,对作品中民族化和弦结构素材的运用,线性和声的进行方式,调性变换与移调变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以期揭示出作曲家在该... 《幽谷潺音》是储望华先生的钢琴作品《前奏曲六首》之一。文章以该作品中的民族化和声技法为研究对象,对作品中民族化和弦结构素材的运用,线性和声的进行方式,调性变换与移调变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以期揭示出作曲家在该曲创作中的民族化和声艺术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望华 幽谷潺音 民族和声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声共同课教学之构想 被引量:4
3
作者 朴英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0-191,共2页
本文从和声共同课教材与教学方式两个角度出发,旨在探讨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和声理论课的应用价值,使其更好的适应学生的需要以及当今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 功能和声 民族和声 流行音乐和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民族之精华 创华夏之神韵——作曲家黎英海的音乐创作与理论创新 被引量:8
4
作者 徐平力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17,共7页
黎英海——中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作为中国民族多声部音乐理论的缔造者也是践行者、一位划时代的领军人物,他对中国民族调式和声理论的研究,进行了富有开拓性的探索与实践,同时也创作了大量的民族音乐风格的作... 黎英海——中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作为中国民族多声部音乐理论的缔造者也是践行者、一位划时代的领军人物,他对中国民族调式和声理论的研究,进行了富有开拓性的探索与实践,同时也创作了大量的民族音乐风格的作品,为我国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拟从黎英海人生的四个阶段及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两方面入手,对其创作理念、技法、风格及思想内涵做一定程度的剖析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英海 音乐创作 民族调式和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创新 严谨治学——论桑桐对中国和声学发展的贡献
5
作者 陈美含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4-116,共3页
桑桐,原名朱镜清,我国著名作曲家、理论家、音乐教育家。1923年生于上海松江县,由于中学学习钢琴,受指导老师的影响,开始对创作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作为一位在音乐界奋斗了六十年的专家,桑桐先生对音乐事业的贡献可谓是功勋... 桑桐,原名朱镜清,我国著名作曲家、理论家、音乐教育家。1923年生于上海松江县,由于中学学习钢琴,受指导老师的影响,开始对创作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作为一位在音乐界奋斗了六十年的专家,桑桐先生对音乐事业的贡献可谓是功勋卓著。作为知名作曲家,在声、器乐作品上开创了中国民族化和声的尝试,留下了耳目一新、弥足珍贵的音乐作品:作为音乐理论家,在和声学研究领域里呕心沥血,出版了多部和声学理论著作及应用论文,填补了中国民族化和声理论教材的缺失;作为现代教育家,培养出多名国内高.等音乐专业、音乐师范院校的优秀骨干教师。桑桐先生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音乐事业上,他身上所具有的学术精神、生活作风都深深地感染着音乐界的每一代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和声 桑桐 探索创新 严谨治学 音乐教育家 民族和声 音乐理论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歌曲钢琴伴奏中的现代技法因素 被引量:29
6
作者 王文俐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8-54,69,共8页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中存在现代音乐的技法因素———新民族乐派“调式半音体系”、新古典主义音乐“二部写作技法”、表现主义音乐“自由无调性”的某些技法特征。这种现代技法因素体现出了中国作曲家对西方现代音乐的...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中存在现代音乐的技法因素———新民族乐派“调式半音体系”、新古典主义音乐“二部写作技法”、表现主义音乐“自由无调性”的某些技法特征。这种现代技法因素体现出了中国作曲家对西方现代音乐的借鉴,但又是以和声民族化为契机和归属的,呈现出和声民族化与和声创新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歌曲 钢琴伴奏 现代技法 和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记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教育家黄虎威教授的音乐人生 被引量:2
7
作者 魏晓兰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28,共7页
黄虎威——我国民族化音乐风格创作与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音乐创作不仅质量高、数量颇丰,而且在以和声学为核心的音乐理论研究中,为我国多声部音乐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从黄虎威教授的艺术经历、音乐创作、音乐理论研... 黄虎威——我国民族化音乐风格创作与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音乐创作不仅质量高、数量颇丰,而且在以和声学为核心的音乐理论研究中,为我国多声部音乐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从黄虎威教授的艺术经历、音乐创作、音乐理论研究及教学四个方面阐述了他精彩和硕果累累的音乐艺术人生,并对其创作理念、技法、音乐风格等相关方面进行一定程度的剖析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虎威 音乐创作 民族和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