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世纪早期中国和声民族化创作实践的探索历程(1900—1940) |
霍凡超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储望华钢琴前奏曲《幽谷潺音》中民族化和声语言解读 |
罗钢芹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3
|
和声共同课教学之构想 |
朴英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4
|
集民族之精华 创华夏之神韵——作曲家黎英海的音乐创作与理论创新 |
徐平力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5
|
探索创新 严谨治学——论桑桐对中国和声学发展的贡献 |
陈美含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6
|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歌曲钢琴伴奏中的现代技法因素 |
王文俐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9
|
|
7
|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记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教育家黄虎威教授的音乐人生 |
魏晓兰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