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视野下的西北少数民族史
1
作者 杨文炯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2014年第6期109-112,共4页
民族史学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我国民族史研究是中国历史研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分支学科的民族史研究不仅仅拓宽了中国历史研究的视野和领域,而且由于民族史的研究突破了长期占垄断地位的"华夏—王朝"为圆心的"... 民族史学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我国民族史研究是中国历史研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分支学科的民族史研究不仅仅拓宽了中国历史研究的视野和领域,而且由于民族史的研究突破了长期占垄断地位的"华夏—王朝"为圆心的"中心史观"的单一视点而相对确立了一个新的解读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立足点,从而极大地深化了对中国历史与多元一体社会的认识和理解。近日捧读新近出版的《西北少数民族史教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史研究 西北少数民族 中国历研究 多元一体 中国民族史 民族国家 中国 文化视域 北方民族 匈奴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一统与民族史撰述 被引量:5
2
作者 马卫东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3-55,47,共3页
著名史学家柳诒徵论及中国史学时说: 故其思想之广大,动以天下为言。……是以部落酋长不妨以千百计,而统治之者必归于一个中央政府。此其与他族史迹之型成,徒以一都、一市、一国、一族与其他市、府、国、族颉颃杂立,代兴争长,
关键词 民族史 大一统 中央政府 中国 柳诒徵 学家 部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师培与中国民族史研究——以《中国民族志》为中心 被引量:5
3
作者 曾黎梅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7期79-84,共6页
《中国民族志》出版于1904年,是一部系统研究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民族史著作,在书中,刘师培探讨了什么是"民族","民族"是怎样形成的,并以汉族作为全书的主线,把汉族与各民族之间所发生的关系作了全面的研究和概... 《中国民族志》出版于1904年,是一部系统研究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民族史著作,在书中,刘师培探讨了什么是"民族","民族"是怎样形成的,并以汉族作为全书的主线,把汉族与各民族之间所发生的关系作了全面的研究和概述,并提出了较早的民族史分期方法。因此,刘师培也就成为中国民族史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师培 中国民族史 《中国民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我国第一部《中华民族史》 被引量:1
4
作者 伍文义 《贵州文史丛刊》 2002年第3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中华民族史 中国 少数民族 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族史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发展与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
5
作者 何艳红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122-124,共3页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促进中国民族史研究的深入开展,由中国民族史学会和青岛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民族史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发展与创新"学术研讨会,2009年10月24日至26日在青岛大学国际学术交流...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促进中国民族史研究的深入开展,由中国民族史学会和青岛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民族史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发展与创新"学术研讨会,2009年10月24日至26日在青岛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12个民族的近百位代表出席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史 民族史研究 会员代表大会 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综述 学会 创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边疆民族历史与文化研讨会暨中国民族史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综述
6
作者 王万志 孙昊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中国民族史 文化研讨会 学术研讨会 边疆民族 民族 研讨会综述 学会 吉林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课程需要推陈出新——关于开设中国北方民族史课程的思考
7
作者 胡小鹏 田澍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1年第3期101-104,共4页
讲授中国北方民族史,首先要强调中国历史上民族问题的重要性,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少数民族在历史上的贡献主要有三点:首先是在疆域方面的贡献;其次是对中华民族形成的贡献;再次是对中国经济文化的贡献。教学内容宜分为以下几个专题:(1)... 讲授中国北方民族史,首先要强调中国历史上民族问题的重要性,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少数民族在历史上的贡献主要有三点:首先是在疆域方面的贡献;其次是对中华民族形成的贡献;再次是对中国经济文化的贡献。教学内容宜分为以下几个专题:(1)北方各民族的历史活动;(2)历史上的民族关系;(3)与北方民族有关的宗教文化;(4)民族经济活动;(5)民族文献。加强民族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民族史 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沉拾遗补缺撰新篇:《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库莫奚卷)》评介
8
作者 肖爱民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2期9-12,共4页
奚,为库莫奚的简称,在中国历史上活跃了近千年。由于资料匮乏,研究非常薄弱,王丽娟的专著《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库莫奚卷)》弥补了奚族历史研究中的缺憾。该书以典籍为基础,结合碑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利用了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对... 奚,为库莫奚的简称,在中国历史上活跃了近千年。由于资料匮乏,研究非常薄弱,王丽娟的专著《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库莫奚卷)》弥补了奚族历史研究中的缺憾。该书以典籍为基础,结合碑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利用了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对奚族的来源、政治军事、经济生活、文化习俗、与中原政权及各民族的关系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系统研究,推进了奚族历史的研究,是奚族史研究的重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 库莫奚 契丹 研究评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史学——民族史撰述中的历史文化认同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广伟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2期18-19,共2页
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封建史学彻底摆脱"附经立说"的束缚,在学术领域形成一个独立、完整、多样化学科的重要时期。民族史是史学史重要内容,历史文化认同是民族史撰述的重要特征。本文试图从宏观角度简要概述这一问题,清理魏晋北... 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封建史学彻底摆脱"附经立说"的束缚,在学术领域形成一个独立、完整、多样化学科的重要时期。民族史是史学史重要内容,历史文化认同是民族史撰述的重要特征。本文试图从宏观角度简要概述这一问题,清理魏晋北朝的民族史撰述,以阐明其中所反映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历史演进和现代价值为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文化认同 民族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宗教版的中国北方草原民族史及其文化研究专著——读《中国北方草原地带宗教历史与文化》
10
作者 王国元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关于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的文化,由于划分的标准不同,相应地划分出了不同的文化种类。其种类可谓多种多样,不一而足。但不管人们怎样划分,“中华文化”毫无疑问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种类之一。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近些年来在学界,越来... 关于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的文化,由于划分的标准不同,相应地划分出了不同的文化种类。其种类可谓多种多样,不一而足。但不管人们怎样划分,“中华文化”毫无疑问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种类之一。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近些年来在学界,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于其组成部分,取得了一致的看法,认为它是南草原文化、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三种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的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相互融合,逐渐发展并成熟起来,根植在中华儿女的骨髓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宗教历 中国北方 研究专著 北方草原 民族史 原地 草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吕思勉的民族史研究
11
作者 葛稳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2-16,共5页
吕思勉先生是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民族学研究上,成果丰富。文章对吕思勉的民族史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疏理,介绍了吕思勉民族史研究的学术渊源,叙述了吕思勉民族史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理论。吕思勉的学术研究方法值得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 吕思勉 民族史 考据 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古学、人类学与中国民族史的书写
12
作者 丁存金 《蚌埠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01-106,共6页
以中国民族史研究历程中出现的梁启超、王桐龄、宋文炳、林惠祥、吕振羽、江应樑、王钟翰等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和对比民国时期和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诸多著作中考古学、人类学方法的使用情况,提出考古学和人类学一直存在于中国民族史研... 以中国民族史研究历程中出现的梁启超、王桐龄、宋文炳、林惠祥、吕振羽、江应樑、王钟翰等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和对比民国时期和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诸多著作中考古学、人类学方法的使用情况,提出考古学和人类学一直存在于中国民族史研究中。这也使得百余年中国民族史研究在方法上更加成熟,史前史和古代各民族源流的研究成果颇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 人类学 民族史研究 中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学与中国民族史探索
13
作者 孟彦兵 《今古文创》 2020年第41期43-44,共2页
在人类历史上,中华文明和其他一些古代的文化发展轨迹有很大不同,而在政治上,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历史也有很大不同。从秦汉开始,中华文明一直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并且,中华文化的五千年历史一直传承至今。本文针对历史学与中国民... 在人类历史上,中华文明和其他一些古代的文化发展轨迹有很大不同,而在政治上,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历史也有很大不同。从秦汉开始,中华文明一直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并且,中华文化的五千年历史一直传承至今。本文针对历史学与中国民族史进行了相关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民族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文学史书写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4
作者 马永强 管卫中 《西部文艺研究》 2025年第1期5-13,共9页
2004年出版的《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修订版更名为《中国西部新文学史》)被誉为中国第一部西部文学史,全面系统勾勒了20世纪西部文学的演进历程,全方位书写了西部各民族百年来的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表情。无论是“文化西部”的文学史论... 2004年出版的《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修订版更名为《中国西部新文学史》)被誉为中国第一部西部文学史,全面系统勾勒了20世纪西部文学的演进历程,全方位书写了西部各民族百年来的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表情。无论是“文化西部”的文学史论域的界定、民族大融合历史的钩沉,还是近代以来西部各民族作家的国家认同、人的解放与多民族的“混声合唱”,以及西部作家深耕历史和大地的书写,都始终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与多维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文学 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国家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谓“区域国别音乐研究”?——基于对民族音乐学学科史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书峰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6-16,共11页
区域国别音乐研究主要以国别或国别中的区域音乐为切入点,借助于语言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人类学等交叉学科思维,将海外音乐置于全球史或“世界性社会”维度中,针对其蕴含的民族性格(心理)、文化功能、社会功能、政治功能、宗... 区域国别音乐研究主要以国别或国别中的区域音乐为切入点,借助于语言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人类学等交叉学科思维,将海外音乐置于全球史或“世界性社会”维度中,针对其蕴含的民族性格(心理)、文化功能、社会功能、政治功能、宗教功能等展开长期居住式的田野考察,为洞察海外社会、文化、政治、民俗、宗教等历史发展与当代变迁问题提供研究依据。从世界民族音乐到跨界(境)族群音乐研究再到区域国别音乐研究三者之间的学术生成语境与历史演进来看,似乎看到了“音乐政治学”研究的回归。比较音乐学、民族音乐学研究与区域国别音乐研究在研究理念、研究目的等方面有诸多共性与细微差异之处,其概念生成既是为了贴合国家主流意识的形态学术话语,整合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领域关于世界民族音乐、跨界族群音乐研究两者学术边界划分过细的问题,也是对比较音乐学、民族音乐学学科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的修正与反思。区域国别音乐研究不但可以有效助力中国“区域国别学”的研究进程与整体性研究,而且有助于从艺术学领域推进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整体性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民族音乐 跨界族群音乐研究 民族音乐学学科 区域国别音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构型、国族想象与跨国民族电影史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道新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1-109,共9页
作为一种特别依赖于体制与政策以及资本与技术的文化工业,电影与电影的历史叙述,都须要在跨国构型与国族想象的整合亦即跨国民族电影之中寻找阐释的方向。通过对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相关领域的理论辨析以及主要的世界电影史或国别电影史的... 作为一种特别依赖于体制与政策以及资本与技术的文化工业,电影与电影的历史叙述,都须要在跨国构型与国族想象的整合亦即跨国民族电影之中寻找阐释的方向。通过对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相关领域的理论辨析以及主要的世界电影史或国别电影史的文本比较,电影史的跨国构型本来就是电影史自身的规定性,但却遗憾地成为仅属欧美电影史尤其美国电影史的合法性延展。而包括欧美电影史尤其各民族国家电影史在内的国族想象,也已成为当下电影史构建的重要趋势。一种在民族国家框架里对跨国电影和民族电影予以经济和文化双重整合的跨国民族电影史,正在成为电影史话语的主导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民族国家 跨国电影 民族电影 跨国构型 国族想象 电影 跨国民族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贡桑诺尔布的民族观及其历史作用
17
作者 孟凡云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36-43,共8页
贡桑诺尔布是一位封建王公,但他却有着进步的民族观。这得益于他良好的生活环境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同时也受到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的影响。他的民族观内容如下:在对民族概念有较全面理解的基础上,主张民族平等、民族团结,蒙汉民... 贡桑诺尔布是一位封建王公,但他却有着进步的民族观。这得益于他良好的生活环境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同时也受到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的影响。他的民族观内容如下:在对民族概念有较全面理解的基础上,主张民族平等、民族团结,蒙汉民族联合共同进步;注重蒙古族本身的发展,在改革和学习中求发展进步;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等。这种进步的民族观在客观上起到了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作用。民族观指导下的实践──贡王的“独立”活动绝非是那种少数民族上层人物投靠帝国主义,出卖民族权益和分裂祖国的行为,而应重新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史 札萨克 民族 民族区域自治 辛亥革命 外蒙古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常乃惪《中华民族小史》——基于中华民族“多元”思想的考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段玉蓉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9期156-158,共3页
"中华民族"一词的广泛使用始于20世纪初,而人们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这种思想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费孝通先生所提出来的一个学术论断才进一步了解。常乃惪《中华民族小史》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中华民族的"... "中华民族"一词的广泛使用始于20世纪初,而人们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这种思想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费孝通先生所提出来的一个学术论断才进一步了解。常乃惪《中华民族小史》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中华民族的"多元"思想,但此书对中华民族的"多元"思想内容与费孝通侧重有所不同,故笔者想通过对常乃惪《中华民族小史》的"多元"思想出发,加强我们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乃惪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 多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特发饰书写的民族生活史——以贵州六枝特区梭戛民族乡长角苗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卫馨桐 《贵州文史丛刊》 2018年第3期76-79,共4页
长角苗是苗族支系中的少数族群,长期以来过着相对独立的生活,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特征与社会传统。长角苗发饰作为族群最鲜明的特征,不同于一般装饰性的简易发饰,与长角苗的社会特征、婚丧嫁娶、宗教信仰、历史传说等方面都有着或多或少... 长角苗是苗族支系中的少数族群,长期以来过着相对独立的生活,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特征与社会传统。长角苗发饰作为族群最鲜明的特征,不同于一般装饰性的简易发饰,与长角苗的社会特征、婚丧嫁娶、宗教信仰、历史传说等方面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通过对梭戛长角苗进行田野调查,分析长角苗发饰中的信息和特征,对探讨长角苗的民族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戛 长角苗 发饰 民族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族地区慈善史的研究:意义、现状与思路
20
作者 张望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6期80-84,共5页
中国慈善史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民族地区的慈善史研究,无论从研究的内容和主题,还是从研究的视野和方法而言都较薄弱。因而民族地区慈善史研究有着较大的深化和突破空间。由此,需要从资料的收集整理、运用社... 中国慈善史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民族地区的慈善史研究,无论从研究的内容和主题,还是从研究的视野和方法而言都较薄弱。因而民族地区慈善史研究有着较大的深化和突破空间。由此,需要从资料的收集整理、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于研究之中以及深化开拓慈善史研究新的问题等多个路径进行学术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慈善研究 研究意义 研究现状 研究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