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视野下的西北少数民族史 |
杨文炯
|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
2014 |
0 |
|
2
|
大一统与民族史撰述 |
马卫东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3
|
刘师培与中国民族史研究——以《中国民族志》为中心 |
曾黎梅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10 |
5
|
|
4
|
评我国第一部《中华民族史》 |
伍文义
|
《贵州文史丛刊》
|
2002 |
1
|
|
5
|
中国民族史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发展与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 |
何艳红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10 |
0 |
|
6
|
中国边疆民族历史与文化研讨会暨中国民族史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综述 |
王万志
孙昊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7
|
特色课程需要推陈出新——关于开设中国北方民族史课程的思考 |
胡小鹏
田澍
|
《当代教育与文化》
|
2011 |
0 |
|
8
|
钩沉拾遗补缺撰新篇:《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库莫奚卷)》评介 |
肖爱民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2 |
0 |
|
9
|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史学——民族史撰述中的历史文化认同 |
吴广伟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10 |
1
|
|
10
|
一部宗教版的中国北方草原民族史及其文化研究专著——读《中国北方草原地带宗教历史与文化》 |
王国元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1
|
论吕思勉的民族史研究 |
葛稳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0 |
|
12
|
考古学、人类学与中国民族史的书写 |
丁存金
|
《蚌埠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3
|
历史学与中国民族史探索 |
孟彦兵
|
《今古文创》
|
2020 |
0 |
|
14
|
西部文学史书写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马永强
管卫中
|
《西部文艺研究》
|
2025 |
0 |
|
15
|
何谓“区域国别音乐研究”?——基于对民族音乐学学科史的回顾与反思 |
赵书峰
|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
2024 |
2
|
|
16
|
跨国构型、国族想象与跨国民族电影史 |
李道新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8
|
|
17
|
论贡桑诺尔布的民族观及其历史作用 |
孟凡云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6 |
0 |
|
18
|
读常乃惪《中华民族小史》——基于中华民族“多元”思想的考察 |
段玉蓉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1
|
|
19
|
独特发饰书写的民族生活史——以贵州六枝特区梭戛民族乡长角苗为例 |
卫馨桐
|
《贵州文史丛刊》
|
2018 |
1
|
|
20
|
中国民族地区慈善史的研究:意义、现状与思路 |
张望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