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的环境取向与地方性的生态认知 被引量:6
1
作者 管彦波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43-50,共8页
"民族生境"与"民族生态位"的提出借用了自然科学的概念,旨在从各民族生存的相对固定的小区域来考察民族与环境相互关系,探讨民族环境取向的两个基本向度——垂直空间向度与水平空间向度,进而分析各民族对生存资源... "民族生境"与"民族生态位"的提出借用了自然科学的概念,旨在从各民族生存的相对固定的小区域来考察民族与环境相互关系,探讨民族环境取向的两个基本向度——垂直空间向度与水平空间向度,进而分析各民族对生存资源的空间利用。在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条件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的部分是关于居住地周围小环境的认知,即地方性、区域性的环境认知。各民族社会传承有序的生态知识,是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出来的合理化常识,这些常识是我们进行区域性的经济开发和环境保护中可以依凭的第一手的资料,具有潜在的生态认识价值,应该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生境 民族生态位 民族环境取向 民族环境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民族教育的价值基础 被引量:2
2
作者 金志远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5-148,共4页
长期以来,人们重视民族教育是因为实施民族教育能够巩固边防、维护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或者说是为了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对民族教育价值进行如此定位,应该说是无可厚非的,但仅出于这一目的是不够的,尚需进一步挖掘和深化。民... 长期以来,人们重视民族教育是因为实施民族教育能够巩固边防、维护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或者说是为了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对民族教育价值进行如此定位,应该说是无可厚非的,但仅出于这一目的是不够的,尚需进一步挖掘和深化。民族教育是少数民族成员生存的需要;民族教育是少数民族成员发展的需要;民族教育是少数民族成员人性的需要;民族教育是少数民族成员人权的需要。因此,民族教育价值定位应当在国家取向与民族取向之间寻找平衡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视野 民族教育 合理性 国家取向 民族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