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1999年以来印尼马鲁古地区民族分离运动探析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李一平
-
机构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
出处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1年第3期13-19,28,共8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05JA850004)
-
文摘
作为一个多元民族与多元宗教的岛屿国家,印度尼西亚民族分离运动问题十分突出。本文阐述1999年以来印尼马鲁古地区民族分离运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并试图探究其产生的原因。随着印尼地区自治的逐步实施以及全国地方直接选举的逐步实行,在民主化改革的背景之下,印度尼西亚的民族分离运动问题将面临一个新的前景。
-
关键词
马鲁古
基督教
伊斯兰教
民族分离运动
-
Keywords
Maluku, Christianity, Islam, Ethnic Separatist Movements
-
分类号
D734.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国际离散群体与民族分离运动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刘鹏
-
机构
云南财经大学
-
出处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49,共12页
-
基金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南亚安全格局对我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影响研究"(16ZDA091)
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印度洋地区的国际机制对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影响研究"(15CGJ0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国际离散群体与民族分离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很有限。本文在分析了民族意义上的国际离散群体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国际离散群体参与民族分离运动的动力和过程。国际离散群体参与民族分离的动力可以分为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而国际离散群体参与民族分离运动的主要方式是精英的社会动员和国际动员。从过程控制的角度减缓国际离散群体对民族分离运动的参与是切断这一动员链条的关键。从根本上来讲,阻缓两者互动的关键是培育和不断强化国家认同应该先于和高于族群认同这一理念,应坚定地推进多民族国家的民族融合;从理论上否定民族自决等同于民族分离或一族一国。开放性制度体系的设置有利于将多数民族精英纳入既有多民族国家的制度框架,从而减少民族精英转化为国际离散群体和参与民族分离的动力;同时,国际离散群体中的留学生和各类组织应该成为阻止国际离散群体参与民族分离运动的主要工作对象。
-
关键词
民族认同
社会动员
国际动员
民族分离运动
-
Keywords
ethnic identity
social mobilization
international mobilization
ethnic separatist movement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