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党媒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应对策略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金强 《新闻论坛》 2017年第3期60-61,共2页
民族关系是我国国家稳定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所要处理好的基本关系之一。贯彻好党的民族政策,就必须高度重视民族问题,与时俱进地分析并妥善解决民族问题。一、党媒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时的基本要求在涉及民族问题的报道中,一定要将坚... 民族关系是我国国家稳定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所要处理好的基本关系之一。贯彻好党的民族政策,就必须高度重视民族问题,与时俱进地分析并妥善解决民族问题。一、党媒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时的基本要求在涉及民族问题的报道中,一定要将坚持维护人民的利益为第一位,坚持维护法律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还应该保证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最高宗旨。民族问题在发生、发展、演变、干预、调试、解决的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民族关系 民族问题 民族关系问题 民族政策 社会公平 策略探析 法律尊严 民族宗教政策 宗教问题 民族自治地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关系的历史审视──评《隋唐民族关系探索》
2
作者 李衡眉 赵强 《北方论丛》 CSSCI 1995年第1期103-104,共2页
民族关系的历史审视──评《隋唐民族关系探索》李衡眉,赵强最近,烟台大学的崔明德先生的新作《隋唐民族关系探索》已由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994年8月)。在以往历史学界,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是一个既显要又遭冷寞的繁... 民族关系的历史审视──评《隋唐民族关系探索》李衡眉,赵强最近,烟台大学的崔明德先生的新作《隋唐民族关系探索》已由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994年8月)。在以往历史学界,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是一个既显要又遭冷寞的繁杂区域,很少有人驻足于此。直到本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关系 历史审视 少数民族家庭 隋唐时期 民族关系 安史乱军 安史之乱 评价标准 少数民族政权 中国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民族关系与巩固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被引量:1
3
作者 乌仁其其格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7年第1期21-24,共4页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政治前提和基本保证;而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巩固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本文概述内蒙古民族关系演变历程,分析自治区内各民族之间的相互...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政治前提和基本保证;而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巩固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本文概述内蒙古民族关系演变历程,分析自治区内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实际,提出发展和谐民族关系,巩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关系 内蒙古自治区内民族关系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民族关系与夷夏之辨 被引量:9
4
作者 汪高鑫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8-53,共6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错综复杂,其中魏与西晋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而南北朝的民族关系则是南方汉族政权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矛盾。表现在这一时期的夷夏之辨上,魏与西晋汉族思想家的夷夏观明显...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错综复杂,其中魏与西晋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而南北朝的民族关系则是南方汉族政权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矛盾。表现在这一时期的夷夏之辨上,魏与西晋汉族思想家的夷夏观明显偏激、落后,以蔑视少数民族、鼓吹"戎晋不杂"论的江统的《徙戎论》为代表;而南北朝时期则是南北方政权都以正统自居,斥对方为僭伪;而在这种相互争正统的政治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民族关系 夷夏之辨 《徙戎论》 历史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在中国民族关系史座谈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47
5
作者 白寿彝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6期1-12,共12页
民族关系史是一个重要问题,无论从理论上、从政治实践上来说,还是从历史研究工作上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这个问题,翁独健同志在五十年代就提出来了。从那时以来,这个会是第一次讨论这个问题。从民族史研究的发展来看,从整个史学界... 民族关系史是一个重要问题,无论从理论上、从政治实践上来说,还是从历史研究工作上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这个问题,翁独健同志在五十年代就提出来了。从那时以来,这个会是第一次讨论这个问题。从民族史研究的发展来看,从整个史学界的工作来看,这个会是很重要的。我们相信,在这个会以后,民族关系史的研究将不断向前发展。它将成为民族工作和当代史学史上一件重要的事情。这次会上,同志们拿出许多文章,其中有些文章写得很好。从发展的观点来看,这项研究工作一定能达到很好的水平。今天,我想谈谈关于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 汉族 少数民族 民族 民族英雄 匈奴 主体民族 部落 座谈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民族关系问题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戎 《理论视野》 CSSCI 2011年第3期44-45,共2页
从社会学学科的视角来思考和分析中国当前的民族关系问题必须从实际社会调查所获得的事实出发,实事求是。
关键词 中国 民族关系 实事求是 代际更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代渤海国故地民族关系变迁及其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德忠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31,共4页
唐朝中期以后北部边疆民族关系明显变化,契丹族利用了唐朝不能控制边疆的机会,从诸多民族中脱颖而出,成为势力最强大的民族。辽朝建国后,逐渐形成了以契丹为中心的多民族管辖和控制的政治体系。辽朝灭亡渤海国以后,对渤海国故地实行的... 唐朝中期以后北部边疆民族关系明显变化,契丹族利用了唐朝不能控制边疆的机会,从诸多民族中脱颖而出,成为势力最强大的民族。辽朝建国后,逐渐形成了以契丹为中心的多民族管辖和控制的政治体系。辽朝灭亡渤海国以后,对渤海国故地实行的统治政策,不仅导致了渤海故地的民族关系深刻变化,而且造成了东北边疆社会发展的严重停滞甚至倒退,断送了东北边疆渤海国统治下"海东盛国"的繁荣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关系 渤海国 国故 变迁 辽代 北部边疆 唐朝中期 统治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共生互补型城市民族关系的思考——兼论城市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的基本人文理念和实践目标诉求 被引量:2
8
作者 沈再新 程芳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1年第5期64-66,共3页
从社会共生论的视角,提出现代城市民族关系是一种"共生互补"的关系。作者认为构建共生互补型城市民族关系,要着眼于城市多元文化与多民族的生存场景,城市各价值主体应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把和谐共生作为现代城市的存在方式和... 从社会共生论的视角,提出现代城市民族关系是一种"共生互补"的关系。作者认为构建共生互补型城市民族关系,要着眼于城市多元文化与多民族的生存场景,城市各价值主体应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把和谐共生作为现代城市的存在方式和法则,自觉遵循互补共赢的原则,共享各族人民所创造的社会文明和社会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杂居民族 城市民族关系 和谐社会 共生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民族共生”角度认识当代中国民族发展和民族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时空 丁龙召 许星杰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53-58,共6页
在当前社会结构转型和利益格局重新调整时期,在我国树立什么样的民族观,向各民族群众灌输和倡导什么样的民族发展意识理念和价值取向,如何使各民族和谐共处是促进民族发展和处理好民族关系所必须思考和对待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当代中国,... 在当前社会结构转型和利益格局重新调整时期,在我国树立什么样的民族观,向各民族群众灌输和倡导什么样的民族发展意识理念和价值取向,如何使各民族和谐共处是促进民族发展和处理好民族关系所必须思考和对待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当代中国,要倡导和树立各民族共生理念,认清和解决各民族共生的各种利益诉求,从而实现各民族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 民族发展 民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 被引量:8
10
作者 田敏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10期75-77,共3页
本文分析了城市化发展对我国城市民族问题产生的影响,认为城市化发展既带来了一些新的城市民族问题,也促进了城市民族关系的良性发展,并且,为民族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关键词 城市化 民族问题 民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民族关系发展基本态势之浅见 被引量:6
11
作者 丁龙召 《阴山学刊》 2004年第5期119-122,共4页
我国今天平等、团结、互相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完善和改革开放逐步深化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但民族问题也将随之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民族关系在矛盾运动中表现出一种"... 我国今天平等、团结、互相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完善和改革开放逐步深化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但民族问题也将随之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民族关系在矛盾运动中表现出一种"耗散结构"系统的演化升级过程。我们应把握这一规律,积极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全面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关系 民族团结 耗散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武帝与民族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崔明德 王硕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63-73,共11页
西晋王朝的骤兴骤衰与晋武帝的民族关系思想密切相关。晋武帝在处理民族关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由“抚旧怀新”、“北威戎狄”及“因俗而治”所构成的比较完整的民族关系思想体系。晋武帝民族关系思想的形成既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又受... 西晋王朝的骤兴骤衰与晋武帝的民族关系思想密切相关。晋武帝在处理民族关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由“抚旧怀新”、“北威戎狄”及“因俗而治”所构成的比较完整的民族关系思想体系。晋武帝民族关系思想的形成既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又受“大一统”思想的影响,还在吸收前代经验教训基础上不断完善。晋武帝的民族关系思想具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以“抚”为主线,二是民族关系思想与政治思想的有机统一,三是理想目标与个人心理的极度矛盾。晋武帝的民族关系思想既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武帝 民族关系思想 来源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住格局对藏汉民族关系的影响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雷世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7期3023-3024,共2页
以成都市藏汉民族居住格局为研究视角,分析了成都市藏汉民族居住格局的形成原因,以及现有城市居住格局对成都市藏汉民族关系的影响。
关键词 居住格局 藏汉民族关系 成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开发背景下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庆华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42-44,共3页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民族地区获得了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与此同时,民族关系也受到了一定影响。西部很多地区都是像黔东南这样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西部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团结,而民族团结又取决于民族关系和谐。巩...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民族地区获得了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与此同时,民族关系也受到了一定影响。西部很多地区都是像黔东南这样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西部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团结,而民族团结又取决于民族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和谐的民族关系,有利于调动各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黔东南 民族关系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滇国主体民族及与周边民族关系考述 被引量:4
15
作者 白兴发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96-103,共8页
古滇国及滇文化的研究历来争议颇多。文章在梳理汉文史料、考古材料及彝文资料的基础上,对"滇"、滇国史事、古滇国族属及文化习俗等作了考证研究,认为古滇国民族来源复杂具有多种民族成分,其主体民族"滇人""劳... 古滇国及滇文化的研究历来争议颇多。文章在梳理汉文史料、考古材料及彝文资料的基础上,对"滇"、滇国史事、古滇国族属及文化习俗等作了考证研究,认为古滇国民族来源复杂具有多种民族成分,其主体民族"滇人""劳浸""靡莫""昆明""叟"等与彝族先民的文化渊源关系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国史事 民族族属 民族关系 文化习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及增进民族团结的策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开琼 《安顺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44-45,55,共3页
作为多民族国家最基本社会关系的民族关系,其发展以民族存在的时代社会环境诸要素为基础,受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指导和规范;准确把握影响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对深刻认识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科学、有效地协调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关系,增... 作为多民族国家最基本社会关系的民族关系,其发展以民族存在的时代社会环境诸要素为基础,受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指导和规范;准确把握影响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对深刻认识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科学、有效地协调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关系,增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关系 影响 因素 民族团结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源的边疆民族关系思想浅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伍成泉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70-74,共5页
魏源十分重视对边疆民族关系问题的经验总结,表现出鲜明的“多民族凝聚”倾向。他希望以君主、朝廷为中心,把各个兄弟民族凝聚在朝廷周围。魏源认为民族间矛盾的激发既有民族分裂分子野心膨胀的一面,也有清朝官吏腐败的一面,同时还夹杂... 魏源十分重视对边疆民族关系问题的经验总结,表现出鲜明的“多民族凝聚”倾向。他希望以君主、朝廷为中心,把各个兄弟民族凝聚在朝廷周围。魏源认为民族间矛盾的激发既有民族分裂分子野心膨胀的一面,也有清朝官吏腐败的一面,同时还夹杂着宗教因素的影响。因此,增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凝聚力不仅要对内修明政治、以张国势,对各族要恩威并用,贵在服心,还要审慎处理宗教问题等等,这些经验在今天看来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源 《圣武记》 边疆地区 民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族关系调控机制的完善 被引量:2
18
作者 商万里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51-54,65,共5页
民族关系调控机制是一个健全而庞大的民族工作网络系统,其构成要素包括:(1)调控主体;(2)调控体制,即调控主体的组织结构及职责分工;(3)调控制度;(4)调控客体;(5)原动力,即影响民族关系的潜在因素或不和谐因素。民族关系调控机制的完善... 民族关系调控机制是一个健全而庞大的民族工作网络系统,其构成要素包括:(1)调控主体;(2)调控体制,即调控主体的组织结构及职责分工;(3)调控制度;(4)调控客体;(5)原动力,即影响民族关系的潜在因素或不和谐因素。民族关系调控机制的完善主要是通过完善调控体制和制度,即:建设民族关系调控的体制、建立完备的民族关系调控的法律规范体系、贯彻和落实民族关系调控的政策规定以及建立和完善民族关系调控的工作制度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关系 调控机制 调控体制 调控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巾帼——论契丹女性对辽代民族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敏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1期5-7,共3页
游牧民族文化的特性使得契丹族女性拥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忧国忧民的思想,在辽与周边其他民族的民族关系上,契丹族女性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这一特质,为辽代民族关系的稳固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尽管我们不能把当时民族关系的发展完全归... 游牧民族文化的特性使得契丹族女性拥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忧国忧民的思想,在辽与周边其他民族的民族关系上,契丹族女性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这一特质,为辽代民族关系的稳固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尽管我们不能把当时民族关系的发展完全归功于契丹女性单方面的作用,但是她们所起到的作用却是直接的,其影响也是深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 契丹女性 民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娘子与明末蒙汉民族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晋玲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84-86,共3页
三娘子是明朝隆庆、万历年间一位杰出的蒙古族女政治家。作为蒙古可汗俺答、黄台吉、扯力克三代统治集团中的中心人物,她为维护和发展蒙汉友好关系,促进蒙古地区的社会进步及边疆与内地的进一步联系,维护祖国的统一,作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
关键词 明朝 蒙古 三娘子 民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