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1篇文章
< 1 2 1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凤虎 王美娟 张辉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4-39,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因子分析等方法,以"钻石模型"理论为基础,结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自身特点,初步明确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基本模型,构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选取的31个...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因子分析等方法,以"钻石模型"理论为基础,结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自身特点,初步明确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基本模型,构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选取的31个省市的各项数据的浓缩处理,提取出了4个公因子,根据各因子得分进行单独排序,得出了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竞争力在产业效益及创新规模因子中排名第4,在文化需求及创新能力因子、文化生产因子中分别排名24,在产业规模及消费因子中排名25。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增强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建议,进一步提升山东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在实现文化强省过程中的分量和比重,为山东省体育文化产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生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 因子分析 竟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创建——以龙舟活动为例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丽珠 薛可 郑秀琳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0-133,共4页
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流最为久远的文化现象之一。龙舟文化活动作为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竞赛、娱乐、娱神、禳灾、庆典为一体,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现象,同时各具地方和民族特色,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当今世界综... 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流最为久远的文化现象之一。龙舟文化活动作为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竞赛、娱乐、娱神、禳灾、庆典为一体,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现象,同时各具地方和民族特色,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而且包括文化实力的竞争。发展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创建具有浓郁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龙舟文化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通过龙舟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起一个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这对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资源 龙舟活动 文化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田祖国 钟海平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3,共3页
以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为例 ,概述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探讨了其各自发展的历史前景 ,阐述了两者互动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并提出它们互动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旅游产业 互动发展 体育文化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WTO与申奥成功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田祖国 钟海平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1-3,共3页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入世和申奥成功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面临的机遇,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市场的开发、资源的优化配置、消费的扩大、企业的跨国经营等进行研究探讨,提出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入世和申奥成功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面临的机遇,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市场的开发、资源的优化配置、消费的扩大、企业的跨国经营等进行研究探讨,提出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对策,为其健康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申奥 体育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 世界贸易组织 市场经济 体育产业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挑战、机遇与图景:时代语境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论绎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洪珅 胡帅 +1 位作者 陈家明 唐明欢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6,共12页
在文化强国战略的引领下,增强文化自信及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成为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有助于全面和深入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脉络与趋势。研究界定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 在文化强国战略的引领下,增强文化自信及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成为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有助于全面和深入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脉络与趋势。研究界定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概念,并确定其构成要素为族群、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功能和意义,着重分析其在时代语境下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图景。研究分别从族群层面、自然环境层面、社会环境层面和文化传统层面指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存在的问题,如文化认同代际递减、活动场所与氛围遭受冲击、制度安排与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仪式异化等。同时,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迎来了发展机遇:乡村文化振兴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重构和优化带来契机;文化产业崛起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提供资源转化空间;文化保护意识增强催生相关支持政策出台;新兴技术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注入创新和创造动力。据此,从人本化、生活化、多元化和社会化4个方面提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未来发展图景: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发展过程中,族群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将更加凸显,其文化选择和创造力将受到更多重视,族群发展将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发展协同共进;民族传统体育也将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族群生活中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并以生活化的形式实现活态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将会赢得更多尊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将以多元化的形式存在;社会化代理、个体文化适应和跨领域渗透也将进一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社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 族群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文化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传统体育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资本、堵点与破解——基于集体记忆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宣廷 吉灿忠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70,共8页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增强文化认同、凝聚团结力量、推动文明发展的内生动力。运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基于集体记忆理论视角,审视以传统体育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认为增强文化认同和...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增强文化认同、凝聚团结力量、推动文明发展的内生动力。运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基于集体记忆理论视角,审视以传统体育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认为增强文化认同和重塑集体记忆是以传统体育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逻辑起点与逻辑空间。传统体育文化集体记忆虽然通过增强主体动力、雕筑标识形象、创造精神食粮,厚积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厚重资本;但在构筑过程中,由于面临记忆主体骤减遗失、记忆内容模糊虚泛、记忆过程疏离松散等问题,导致文化认同生成的主体动力被削弱,文化认同塑造的客观维系受阻,以及文化认同形式的实施秩序遭到破坏。由此基于“谁来记忆”“记忆什么”及“如何记忆”的逻辑主线构建破解路径:以系统性保护激活记忆人群意愿,激发文化认同生成的主体动力;以符号化标识提质记忆内容载体,释放文化认同塑成的客体空间;以现代化叙事凝聚记忆手段合力,创设文化认同形成的交融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记忆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传统体育文化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产业化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曾帅 雷学会 龙行年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1,71,共8页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重新审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议题,推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十分紧要。研究综合运用体育学、文化学、产业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展开讨论,认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正面临消解之势,产业化是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高质...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重新审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议题,推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十分紧要。研究综合运用体育学、文化学、产业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展开讨论,认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正面临消解之势,产业化是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研究提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产业化发展路径,即保护与创新:推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升级;分类与整合:挖掘整理激发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产业化内在活力;科学与效益:完善评估指标体系保障生态与产业化间和谐发展;跨界与融合:兼收并蓄拓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产业化发展通道;交流与品牌:共建共享推动产业化发展成果人人参与人人享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 新发展理念 民族传统体育资源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动力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崔乐泉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实践,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独特文化行动。基于文化选择视角,从文化结构性动力与主体性动力2个层面,对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动力机...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实践,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独特文化行动。基于文化选择视角,从文化结构性动力与主体性动力2个层面,对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动力机制进行了解读。在结构性动力方面,无论是由民间游艺向民族民间体育的转向,还是由民族民间体育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向,其发展的主旨都凸显出各民族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所蕴含的对体育文化共性的认同;在主体性动力方面,非遗化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丰富了传统体育文化根系,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能力。专业化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通过对体育活动元素“规范化”的处理,推动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多元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了良好的有利条件与现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 文化选择 结构性动力 主体性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探赜
9
作者 于肪苏 田轲 王楷钧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6,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与困境,并提出路径。价值:厚植文化认同根基,增强精神向心力;系牢精神交融纽带,彰显文化渗透力;激活民众多元身份,焕发社会聚合力;诠释文化标识形象,...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与困境,并提出路径。价值:厚植文化认同根基,增强精神向心力;系牢精神交融纽带,彰显文化渗透力;激活民众多元身份,焕发社会聚合力;诠释文化标识形象,展现精神感召力。困境:精神文化传播薄弱,文化认同生成根基不牢;数字技术运用滞后,情感交流互动效能不足;文化群体流失加速,共同价值生成力量削弱;符号标识形象模糊,文化传承发展活力较弱。路径:建立特色化阐释机制,塑造共同认知的深层文化认同;培植数字化沉浸空间,构建精神融通的情感交流场域;重塑多元化构筑身份,打造多重力量的共同价值集体;强化引领性特色标识,建设繁荣多元的文化发展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体育文化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共生理念下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乐泉 郭家欣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4,共8页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在中国国家缔造、历史书写、文化创造、民族精神培育方面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这一作用机制生成的基础,突出体现在各民族体育文化于相互吸纳、彼此交融等文化共生理念中呈现...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在中国国家缔造、历史书写、文化创造、民族精神培育方面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这一作用机制生成的基础,突出体现在各民族体育文化于相互吸纳、彼此交融等文化共生理念中呈现出的价值追求与文化观念。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共生的凝练及文化实践的提升,历经了由多元发展到共生凝聚、从共同进步到共有传承的不同历史进程,并最终指向于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传承中,民族传统体育既内蕴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存在实体的共同认知,亦生成了各民族之间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以及命运与共的共有情感。在中华体育文明共同价值伦理影响下,经过认知发展、情感生成以及价值指向三个层面的文化共生储备,逐步积淀为一种共生的东方体育文化模式。民族传统体育在各民族体育共有文化基因的基础上,通过共有体育文化认知的达成,为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归属、缔结共认价值观念夯实了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 文化共生 理论逻辑 情感归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感效”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11
作者 何柳 吴松诺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8-55,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基于“形感效”视域,探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内在逻辑:物质载体夯实共同体根基,身体实践深化共同体体验,三重效能提升共同体认同。实现路径:以“形”为基... 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基于“形感效”视域,探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内在逻辑:物质载体夯实共同体根基,身体实践深化共同体体验,三重效能提升共同体认同。实现路径:以“形”为基,加强载体建设与文化阐释;以“感”为核,创新身体实践与体验模式;以“效”为要,强化文化传承与铸牢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形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传承视域下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探索——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性研究》
12
作者 张丽君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民族认同、增强文化自信、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传统体育在年轻一代中的影响力逐渐减弱,亟需通过教育手段对其进行有效...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民族认同、增强文化自信、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传统体育在年轻一代中的影响力逐渐减弱,亟需通过教育手段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高校应主动承担起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职责。梁田所著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性研究》一书,从文化传承的视角出发,探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挑战,分析其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创新建议,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学 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传承 创新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融合
13
作者 申梦悦 马超然 《福建茶叶》 2025年第7期148-150,共3页
茶文化与传统体育文化的融合展现了两者共有的文化性和群体性特征,强调了传统美德和地方特色的重要性。两者在促进传统文化发扬传承、推进创新发展以及增益社会功能方面具有显著意义。通过精神层面的契合与实践活动的结合,茶文化的优雅... 茶文化与传统体育文化的融合展现了两者共有的文化性和群体性特征,强调了传统美德和地方特色的重要性。两者在促进传统文化发扬传承、推进创新发展以及增益社会功能方面具有显著意义。通过精神层面的契合与实践活动的结合,茶文化的优雅静谧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丰富多样相得益彰,不仅丰富了各自的文化内涵,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新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滋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有机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体育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思考 被引量:8
14
作者 伍艺昭 吕万刚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87,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民族体育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实践逻辑,并提出赋能进路。价值:助推乡村产业兴旺,彰显民族文化自信,促进社会共同富裕,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实践逻辑:以资源禀赋为重要依托,以政策导向为有效保...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民族体育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实践逻辑,并提出赋能进路。价值:助推乡村产业兴旺,彰显民族文化自信,促进社会共同富裕,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实践逻辑:以资源禀赋为重要依托,以政策导向为有效保障,以人民幸福为内核动力。赋能进路:强化创新引领,激活新动能;促进协调发展,优化新格局;坚持绿色生态,擦亮新底色;聚焦多维开放,增添新活力;践行共享理念,释放新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经济 民族体育文化产业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形有感有效: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3个着力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晋湘 王继帅 郑健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的三维实践路径,为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创新性思路与实践范式。研究融合体育学、历史学与民族学的跨学科视角,构建“载体构建—维度深化—实践创新”的递进... 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的三维实践路径,为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创新性思路与实践范式。研究融合体育学、历史学与民族学的跨学科视角,构建“载体构建—维度深化—实践创新”的递进式分析框架,系统探究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认为通过文化记忆唤醒、文化形象塑造与文化标识重构三维路径,可以夯实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载体基础;从历史使命感传承、社会归属感深化与国家荣誉感培育三重维度,能够强化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联结机制;采用增强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效果、提高民族事务创新治理效能与拓展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实践效应3项举措,可以提升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有形有感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征程上民族传统体育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新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祖国 郭良如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2,共8页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增强文化认同和维系民族情感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探索了在新征程场域中,民族传统体育应如...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增强文化认同和维系民族情感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探索了在新征程场域中,民族传统体育应如何抓住新机遇和勇于面对新挑战,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研究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出台政策和数字信息技术为民族传统体育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新引擎、注入新动能、开创新赛道,并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时代新文化建设和数字中国建设为民族传统体育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出新使命、新目标、新要求。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新举措:践行民族传统体育的新发展理念,铸牢中华民族理想信念;提炼民族传统体育特有精神符号,凝聚中华民族价值共识;加快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转化,强化中华民族情感归属推进民族传统体育交往交流交融,升华中华民族认知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2
17
作者 傅斌 邓坤坤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5,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逻辑,并提出路径。价值: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归属感,提升民族软实力。逻辑:深化文化认同融通性,社会群体凝聚互动性,嵌入民...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逻辑,并提出路径。价值: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归属感,提升民族软实力。逻辑:深化文化认同融通性,社会群体凝聚互动性,嵌入民族文化独特性,构建全球文化共识性。路径: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全力深化文化认同融通性;推广民族传统体育,积极增强群体凝聚互动性;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灵活保留民族文化独特性;传播民族传统体育,稳步提升全球文化共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体育赋能民族互嵌式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欣 陈偲锦 陈莉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3,共10页
以嵌入性理论、共同体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为框架,探讨传统体育赋能民族互嵌式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学机制。通过“主体-空间-行动”的分析维度,揭示传统体育如何通过关系互嵌、认知互嵌、文化互嵌与结构互嵌,积极推动多民... 以嵌入性理论、共同体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为框架,探讨传统体育赋能民族互嵌式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学机制。通过“主体-空间-行动”的分析维度,揭示传统体育如何通过关系互嵌、认知互嵌、文化互嵌与结构互嵌,积极推动多民族社区从“物理共存”向“情感共生”的跃迁。研究发现,传统体育的实践形成“身体规训—符号共享—惯习调适”的动态循环:在主体层面,通过代际传承与跨族群协作重构文化资本;在空间层面,以物质设施、精神符号与社会网络的三维作用建构社区认同;在行动层面,借助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激活治理韧性。然而,民族互嵌式社区传统体育面临主体断裂、空间分异与制度悬置的三重困境,通过“身体赋权-空间融合-多元共治”的优化路径实现文化再生产与共同体形构。研究凸显传统体育作为“活态文化载体”的社会功能,赋能民族互嵌式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治理现代化提供可行的学理参照与实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体育 民族互嵌式社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探索 被引量:5
19
作者 相金星 郭振华 +1 位作者 赵玉颖 赵忠伟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1-57,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赋能乡村文化振兴进行研究。价值:丰富乡村文化要素的多样性,激发文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满足民众的多层次文化需求。困境:多样性文化要素的价值阐释不清;差异性区域文化资源发展不平衡;文...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赋能乡村文化振兴进行研究。价值:丰富乡村文化要素的多样性,激发文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满足民众的多层次文化需求。困境:多样性文化要素的价值阐释不清;差异性区域文化资源发展不平衡;文化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缺乏;新型数字技术应用的融合性不足。路径:深挖文化价值,发挥乡村要素协同优势;注重因地制宜,激发乡村文化内生动力;加强人才培养,打造文化实践专业团队;夯实数字技术,促进现代数字场景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民族传统体育 乡村文化振兴 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探赜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保龙 尹树来 +1 位作者 谭朝文 陈培友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1,共7页
运用文献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厘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内涵,阐释传播能力建设价值与困境,并提出建设策略。价值: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助力文化强国建设;推动国家形象塑造,提升国家... 运用文献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厘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内涵,阐释传播能力建设价值与困境,并提出建设策略。价值: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助力文化强国建设;推动国家形象塑造,提升国家形象亲和力。困境:传播主体协同不足,传播内容生产不优,传播渠道建设质量不高,受众分析不足,传播影响力不强。策略:以协同为基点构建传播共同体;以完善叙事体系为突破优化传播内容;以媒介资源整合为动力加强传播渠道建设;以信息平台建设为抓手深化受众分析;以提升“内力”为根本增强国际传播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国际传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