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45
1
作者 倪依克 邵晓军 张自治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60,共5页
学科建设是民族传统体育长远发展的基本保证 ,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整体发展的核心与关键。返观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的艰难历程 ,其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与自身基础理论脆弱、学科建设迟缓有着直接关系。基于这一重要学术领域长期... 学科建设是民族传统体育长远发展的基本保证 ,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整体发展的核心与关键。返观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的艰难历程 ,其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与自身基础理论脆弱、学科建设迟缓有着直接关系。基于这一重要学术领域长期被忽视 ,在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中的结构性缺陷 ,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构建科学的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体系等理论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学 科建设 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多维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岗 刘琨 柯茜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73,共6页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又是一门交叉学科,其所交叉的学科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基于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现状,提出"民族传统体育学多维研究"的理论预设,追求将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置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学术平台上开展,在多...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又是一门交叉学科,其所交叉的学科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基于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现状,提出"民族传统体育学多维研究"的理论预设,追求将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置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学术平台上开展,在多学科的理论预设中,更加追求民族传统体育的本真性探究。因此提出: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应该坚守2个方面的创新:其一,坚持方法创新是构成民族传统体育再发现的基础和前提;其二,坚持学科融合是满足民族传统体育理论创新的需求和正途。最后总结指出,对于学科发展而言,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的拓展和丰富,还应该建立起长期的自觉意识,从相关学科借鉴方法、成果。突破传统的研究范式,揭示民族传统体育特有的本真性,唯有走跨学科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学 多维研究 方法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建设研究 被引量:52
3
作者 白晋湘 万义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18,共7页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历史贡献进行自觉、全面、系统的梳理,剖析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历史贡献进行自觉、全面、系统的梳理,剖析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在着力构建理论体系、继承修志传统、形成特色健身方式、深化经济效益、强化文化传承、树立文化自信等方面做出了历史贡献,但同时存在学科体系自洽性、学科建设制度性、学科评价标准化和学科管理复杂性等问题,需要通过共同参与和协商合作的方式加以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民族传统体育学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领域学者学术影响力的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文娟 孔垂辉 崔建强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9-123,136,共6页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是体育学重点研究领域。为全面、系统了解国内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现状,通过对文献计量学多项指标,即发文量、被引量、H指数、高被引频次论文和高被引频次论著的分析,展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的论文、论著、学者、期...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是体育学重点研究领域。为全面、系统了解国内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现状,通过对文献计量学多项指标,即发文量、被引量、H指数、高被引频次论文和高被引频次论著的分析,展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的论文、论著、学者、期刊、主题文献的影响力分布及重点研究领域。采用文献计量学引文分析法,对中国知网(CNKI)予以分析,揭示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现状,可为该学科的发展建设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学 发文量 被引量 H指数 高被引频次 引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交叉融合视角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知识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于善 张文婕 +3 位作者 张佳茹 郭甜 郭伟 许治平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9-77,共9页
在学科交叉融合视角下,使用文献资料法、帕累托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以2010—2021年民族传统体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织及主题知识的汲取为研究对象,对学科结构特征、亲缘学科的状况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知... 在学科交叉融合视角下,使用文献资料法、帕累托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以2010—2021年民族传统体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织及主题知识的汲取为研究对象,对学科结构特征、亲缘学科的状况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知识结构与主题输入特征进行探索,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的交融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1)民族传统体育学知识融合的学科结构较为稳定,传承与创新发展并存;(2)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研发展的自主性较强,较为成熟、稳定,知识结构来源较为集中,表现出与外源学科知识交叉不足,科研发展综合性有待提高的特征;(3)民族传统体育学知识来源分散在156个二级学科,显现出对15个亲缘学科知识输入的依赖性较强、29个近缘学科融合逐步深入、112个远缘学科融合空间宽泛但深度不足的特征。研究建议:民族传统体育学应在保持稳定传承的基础上,扩大与外源学科的知识交织,加强与亲缘学科及近缘学科的融合与深入,开拓并寻找与远缘学科的交融点创造新的发展方向,增加学科知识来源的维度,拓展其丰富性、综合性,构建更为开放、多元的学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交叉融合 民族传统体育学 知识结构 科融合 多元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疑与重释:田野调查在民族传统体育学中的应用——兼论当代民族传统体育学的转变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颢霖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0-35,72,共7页
采用社会网格分析软件、文献资料调研、内容分析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当代民族传统体育田野调查研究的现状,并针对现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质疑与重释。研究认为,田野调查的进入,使当代民族传统体育学发生了转变——学科属性的... 采用社会网格分析软件、文献资料调研、内容分析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当代民族传统体育田野调查研究的现状,并针对现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质疑与重释。研究认为,田野调查的进入,使当代民族传统体育学发生了转变——学科属性的转变、研究视角的转变、研究书写取向的转变以及时间取向的转变。上述转变的发生,归根到底在于人类学的涉入,尽管田野调查给学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这种以西方人类学为主导的研究模式,不利于学科自身定位或是彰显学科个性,应结合本土情况发展自己的研究模式;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民族传统体育学的这种发展势头是否能够继续深入地走下去,是需要学者的坚守,而不是制造一种"学术泡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学 田野调查 转变 质疑 重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方法之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吕景章 刘少英 吴桂兰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9-30,共2页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方法从方法论、具体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三方面作具体阐述,旨在为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的同行们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同时也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取得理论进展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学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提高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4
8
作者 周伟良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7-322,共6页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生培养起始于1997年,它是在原来的武术硕士研究生培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其他学科相比,它的起步较晚,但在10多年的摸索发展中,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显现出了较好的发展前景,尤其对推进该学科的发展及人...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生培养起始于1997年,它是在原来的武术硕士研究生培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其他学科相比,它的起步较晚,但在10多年的摸索发展中,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显现出了较好的发展前景,尤其对推进该学科的发展及人才队伍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展现其成绩的同时,不少缺憾、弱点也清晰地暴露出来。为此,从"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理论制高点及学科特色""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和"注意博士生的励志教育及培养博士生的兴趣能力"3个方面,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学 博士生导师 博士研究生 培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然、应然、可然: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的多维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彭国强 刘中华 于均刚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9-315,共7页
在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为更好地推进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的深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的发展,运用文献资料研究、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以民族传统体育学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研究争鸣为基本切入点,在对民族传统体育... 在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为更好地推进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的深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的发展,运用文献资料研究、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以民族传统体育学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研究争鸣为基本切入点,在对民族传统体育学当前研究现状实然考察的基础之上,阐发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的应然反思,并进一步讨论其未来可然建构的思维理路,以乔凤杰教授所提出的“实然、应然、可然”三个维度构设起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的多维思考。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民族信仰与精神寄托,其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体育范畴,而应尝试突破概念界定的桎梏,活泼其内蕴的乐感精神,在研究过程中关照不同学者的身体研究经验;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阐发民族传统体育学应廓清研究边界、寻回研究主体,拒绝虚假繁荣、弥补理论空洞,扎根调查研究、唤醒工匠精神的应然反思;基于哲学辩证思维在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范围、内容以及方法深入剖析的前提下,提出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应朝向立足传统特色,锚定研究本体;贯彻整体思维,创新研究范式;自立学科之理、内向反诸求己的可然发展理路前进。希翼为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些许批判性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学 研究争鸣 实然 应然 可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学视野下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成长阐释 被引量:12
10
作者 侯胜川 高亮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8-97,共10页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成长一直伴随着“中西古今”的路径争议,探究争议的源头,梳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成长历程有助于学科的健康成长。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考察了“土洋体育之争”投射出的中西和古今问题;研究认为,正是“洋体育”确立了“...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成长一直伴随着“中西古今”的路径争议,探究争议的源头,梳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成长历程有助于学科的健康成长。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考察了“土洋体育之争”投射出的中西和古今问题;研究认为,正是“洋体育”确立了“土体育”武术的体育身份,也为武术的科学化、教育化、专业化、团体化创造了可能,武术的科学化也促进了传统武术与现代体育的融合;研究发现,民族传统体育学成立至今存在的问题依然没有超越土洋体育之争,就人类学视野而言,也正是土洋体育之争所体现的“中西古今”推动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成长;研究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核心议题:对人的研究,对生活方式的考察,对生命活动的考察,对历史文化现象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学 人类 他者 土洋体育之争 现代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问题、进展及学术体系路向 被引量:7
11
作者 侯胜川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3-638,共6页
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对象理应是我国本土的民族传统体育,由此,研究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当... 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对象理应是我国本土的民族传统体育,由此,研究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学科建设的进展和学术体系构建的方向。研究认为,当前现代生物学理论与方法主导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建设思路,导致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设置的体育项目形式,课程与相应教材缺乏本土理论内容,学术研究存在内卷等问题;但是,学科成立以来也产生了学术研究的本土化转向,人类学、历史学、传播学等方法论的引入等促进了学科研究进展,同时,武术表演专业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学科交叉的可能。建构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本土学术体系,需要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议题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学界需要深入田野,将民族、历史、概念史等领域和方法引入到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中,在此基础上,形成属于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术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学 术体系 田野 概念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带头人习云泰教授简介
12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习云泰,国家荣誉裁判,中国武术最高段位——九段,师承著名武术家张文广教授和郑怀贤教授,曾出访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日本、德国、意大利、法国、瑞士等国家进行表演及学术交流。著有新中国第一本《中国武术史》、《中华搏击术——... 习云泰,国家荣誉裁判,中国武术最高段位——九段,师承著名武术家张文广教授和郑怀贤教授,曾出访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日本、德国、意大利、法国、瑞士等国家进行表演及学术交流。著有新中国第一本《中国武术史》、《中华搏击术——中国武术散手精粹》等专著。1988年获国家武术贡献奖、1995年被评选为中国当代“武术十大名教授”、2008年被世界文化研究院评为“世界著名武术教育家”,从1992年起,终身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学 科带头人 教授 中国武术 简介 捷克斯洛伐克 政府特殊津贴 世界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简介
13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我校最早建设且最为成熟的学科之一。以第三届中国武术协会主席郑怀贤教授为核心的老一辈武术家为本学科方向的开创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5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我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已经形成了以中华武术为核心...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我校最早建设且最为成熟的学科之一。以第三届中国武术协会主席郑怀贤教授为核心的老一辈武术家为本学科方向的开创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5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我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已经形成了以中华武术为核心,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体育为基础与支撑的学术研究领域与方向。在郑怀贤武学思想研究、峨眉武术研究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积淀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学 科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武术协会 民族民间体育 少数民族体育 科方向 中华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基础理论及学科发展论纲 被引量:16
14
作者 倪依克 胡小明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62,共4页
在体育学的二级学科中,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发展最为滞后,这与人们对其性质与体系的认识不足有关。回顾和剖析了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发展历程和现实存在的问题,阐述并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与特征、学科定位与目的、学科发... 在体育学的二级学科中,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发展最为滞后,这与人们对其性质与体系的认识不足有关。回顾和剖析了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发展历程和现实存在的问题,阐述并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与特征、学科定位与目的、学科发展的主要目标与措施,旨在使民族传统体育学获得生命力,推动学科整体建设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学 基础理论 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题与破解: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文化困境和对策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犇 熊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2-58,共7页
以新时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新疆的文化保护与发展》《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白皮书为指导,研究认为,对中华母体体育文化的认识有待提高、文化属性的缺位相对明显、不良宗教文化的附着存在较大可能以及游牧文化... 以新时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新疆的文化保护与发展》《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白皮书为指导,研究认为,对中华母体体育文化的认识有待提高、文化属性的缺位相对明显、不良宗教文化的附着存在较大可能以及游牧文化的离散成为常态,是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特殊性文化困境。上述文化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在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存在着机械性"华夷之辩"观念的浸入、对文化属性认知的不足、文化差异的过度强调、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迷失等四方面问题。破解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文化困境,需要从转变思想观念,给予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准确定位;加强多方引导,深化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性的认识;树立明确观念,客观认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文化差异;推进体育文旅,促进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产业的融合发展等四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学 新疆 少数民族 文化困境 民族文化 文化属性 文化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述史学在体育学研究中的实践与展望 被引量:10
16
作者 侯胜川 赵子建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7-94,共8页
与其他学科口述史研究的普及相比,体育学研究的口述史应用滞后近20年,体育学研究中的口述史规范尚未形成,研究对象尚未深入底层。对口述史学在体育学研究中的实践进行分析认为:体育学中的口述史学资料极丰富,在加强民间体育文化传承生... 与其他学科口述史研究的普及相比,体育学研究的口述史应用滞后近20年,体育学研究中的口述史规范尚未形成,研究对象尚未深入底层。对口述史学在体育学研究中的实践进行分析认为:体育学中的口述史学资料极丰富,在加强民间体育文化传承生命史研究的同时,应重视体育学口述资料的采集,引领体育学术研究范式的创新与研究方法的规范;体育学研究中的访谈录、回忆录不能称之为口述史学,但此类访谈录、回忆录式材料的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口述史学勃兴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史 体育 民间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学 体育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体育学院武术系简介
17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系部概况 武术系成立于2000年,是以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和硕士生培养为依托,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的专业系部。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在天津体育学院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58年学院创建初期,
关键词 天津体育 武术 民族传统体育学 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硕士生培养 科建设 本科教育 院创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体育学院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18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5,共1页
关键词 西安体育 硕士位授权科专业 应用心理 民族传统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建设简介
19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体育人文社会 云南师范大 科建设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 少数民族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学 简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人类学研究:概念、议题与展望 被引量:15
20
作者 戴国斌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0,共10页
在前期人类学化研究的探索之后,武术人类学研究现已成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的重要研究进路。新时期的武术人类学研究,既要在思考武术人类学定义、揣摩田野调查方法、推敲民族志文本基础上"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地扩展研究思路,也需... 在前期人类学化研究的探索之后,武术人类学研究现已成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的重要研究进路。新时期的武术人类学研究,既要在思考武术人类学定义、揣摩田野调查方法、推敲民族志文本基础上"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地扩展研究思路,也需聚焦武术"‘国之大事’的文化缘起、中国文化的土壤与背景、为人性的文化目的"核心议题,体现人类学研究对于文化自觉的研究价值,推进武术人类学研究的规范化、体系化与本土化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人类 民族传统体育学 田野调查 民族 文化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