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融合视域下“胸背”的发展演绎
1
作者 牛犁 曾玉琴 温少华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6-124,共9页
“胸背”原是身体的两处部位,在服装中指的是前胸后背处一块装饰图案的名称。本文以“胸背”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分类考据的方式梳理各类史料汇编,认为“胸背”来源可追溯至盛唐时期用于区分官员等级的“铭襟背衫”,铭袍背有鸟兽纹饰。... “胸背”原是身体的两处部位,在服装中指的是前胸后背处一块装饰图案的名称。本文以“胸背”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分类考据的方式梳理各类史料汇编,认为“胸背”来源可追溯至盛唐时期用于区分官员等级的“铭襟背衫”,铭袍背有鸟兽纹饰。其次通过图像和实物资料分析,从图案的装饰位置、纹样内容、构成形式角度切入,发现唐代武则天时期的袍服胸前鸟兽纹饰的构成形式为圆形或近似圆形,且唐代以后一直流行,元代胸背处还发展出方形的构成形式,与后世“文官禽、武官兽”补子的构成形式一脉相承。最后通过分析归纳发现,“胸背”在发展演绎过程中展示了民族间的脉络传承、审美表达及融合创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背 补子 民族融合 服装符号 民族传承脉络 服饰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