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血色湘西》的血色血性
1
作者 何吉 何春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78-79,共2页
《血色湘西》,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偏僻荒蛮的湘西地区开辟一条抗战物质运输线路的艰难历程。《血色湘西》的仇恨叙事和人物性情的展示,家族仇恨与民族仇恨的交织,呈现出红色经典剧中把人性与革命战争紧密结合起来的血色血性。
关键词 《血色湘西》 家族仇恨 民族仇恨 血性气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試論中国三至六世紀塢營組織的性質
2
作者 黃惠賢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60年第Z1期29-34,共6页
【正】 西晋末年,由宮廷政变扩大到宗室混战,即所謂“八王之乱”。搞得中原地区的人民无法生存,大批劳动人民流离轉徙。同时,西晋統治者、地方官僚和地主土豪对入迁境內各族人民的殘酷压迫和剝削,及处于权势日削的各族統治者,利用这种... 【正】 西晋末年,由宮廷政变扩大到宗室混战,即所謂“八王之乱”。搞得中原地区的人民无法生存,大批劳动人民流离轉徙。同时,西晋統治者、地方官僚和地主土豪对入迁境內各族人民的殘酷压迫和剝削,及处于权势日削的各族統治者,利用这种根于阶級压迫帶来的民族情緒,掀起反晉起事并挑起民族仇恨。带有被少数貴族挑起的民族仇恨的反晉战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地区 劳动人民 八王之乱 汉族 军事性 官僚地主 宗族 政变 民族仇恨 洛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词二首漫谈
3
作者 蒙绍仁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4期52-56,共5页
辛弃疾生在民族危难空前严重的南宋时代。宋朝在“靖康之难”以后,偏安江南。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以北的辽阔土地,都被金国占领了。南宋统治者不仅屡次屈膝求和,对金称臣,而且过着纸醉金迷、荒淫无耻的生活。那时,只有人民,尤其是沦陷... 辛弃疾生在民族危难空前严重的南宋时代。宋朝在“靖康之难”以后,偏安江南。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以北的辽阔土地,都被金国占领了。南宋统治者不仅屡次屈膝求和,对金称臣,而且过着纸醉金迷、荒淫无耻的生活。那时,只有人民,尤其是沦陷区的人民,满怀强烈的民族仇恨,念念不忘光复的事业,时刻进发出反抗斗争的炽烈火光。辛弃疾生长在沦陷区山东,自幼受到祖父辛赞的爱国复仇意识的教育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沦陷区 南宋 郁孤台 靖康之难 民族仇恨 造口 复仇意识 爱国主义思想 统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