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民族主体性的阐释焦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的身份认同 |
李广昌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2
|
民族主体性的中国表达式——一个中国传统哲学范畴的现代体贴 |
李广昌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3
|
论我国近现代外语教育中语言文化意识的民族主体性 |
杨小刚
|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4
|
新世纪蒙古族题材电影的民族主体性表达 |
黄肖嘉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5
|
中国共产党与民族主体性意识的觉醒和重建 |
杨河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6
|
民族复兴视域下中华民族主体性的建构逻辑 |
张淑娟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3
|
|
7
|
文化建设与民族主体性 |
张岱年
|
《北京社会科学》
|
1987 |
6
|
|
8
|
银幕世界 中国梦想——“中国电影与民族主体性”国际研讨会综述 |
王斐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9
|
民族主体性的现代觉解 |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0
|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的逻辑 |
英明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11
|
全球化视域下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的三维辩证路径 |
陈平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构的三重意蕴 |
英明
田鹏颖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0
|
|
13
|
地方性知识的当代价值与民族教育主体性 |
陈雪英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4
|
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的必然性、可行性及需把握的重大问题 |
张淑娟
王硕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本质属性论析 |
冉津宇
张思军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6
|
内涵·生成·价值: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理论诠释 |
王作军
王洪标
|
《重庆社会科学》
|
2024 |
|
|
17
|
民族精神的拓展与传统文化的论争 |
方仁叶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1 |
0 |
|
18
|
从节事旅游论非遗保护:以彝族火把节为视角 |
杨丽琼
马平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10
|
|
19
|
回应中国哲学“合法性”质疑的三个问难 |
方克立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20
|
鲁迅的复仇、“鬼”与地下的正义 |
吕新雨
|
《现代中文学刊》
|
2011 |
3
|
|